基于出行链的通道交通方式选择模型研究
【摘要】:运输通道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争取更多的客运市场份额,运输通道内的各种旅客运输方式争相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形成了客运市场激烈竞争的局面。在这一局面下,为促进通道客运市场有序化竞争和运输资源的有效利用,科学预测通道交通方式客运分担率将成研究的重点。对于通道内用户而言,选择出行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某一出于生活或是生计的活动,活动决定了出行,活动链的形成导致了用户出行链的形成。因此,为了更加合理地预测客运分担率,应将活动链的相关理论引入该类问题的研究。阅读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在有关运输通道客运分担率的研究中,将活动链理论引入交通方式选择问题的研究目前相对较少。在此研究背景下,本文试图从活动链的角度出发研究通道客运分担率,构建基于出行链的通道交通方式选择模型。本文归纳论述与研究相关的理论概念,分析研究通道交通方式选择问题的最佳适用模型。非集计模型中的多项Logit模型在该类问题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此模型是建立在效用的随机项相互独立的假设基础之上,这一假设无法体现实际运输系统中各种客运方式相互影响、密切相关的关系,并且未考虑每一种交通方式自身也存在内部的客流竞争关系。因此,本文基于活动链的理论,建立基于出行链的运输通道多用户多准则交通方式选择三层NL(Nested Logit)模型,不仅分析了时间和费用对用户选择交通方式的影响,也从出行链的角度出发对出行链中其他因素对通道内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选择北京-西安运输通道为案例,对模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时间价值和用户自身特性对方式选择概率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出行链二阶行程对其的影响不显著但同样值得关注。模型将出行链的理论与NL模型相结合,使其更具用实际意义。
|
|
|
|
1 |
张铱莹;彭其渊;;论运输通道的聚散现象[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年02期 |
2 |
于洋;张凌;陈英武;;疆煤外运铁路运输通道布局方案研究[J];煤炭工程;2013年10期 |
3 |
王健伟;东北亚国际运输通道[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4 |
李素莹;博士学位论文《区域运输通道战略规划若干问题研究》通过答辩[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年02期 |
5 |
余巧凤;梁栋;;铁路运输通道现状分析与发展设想[J];铁道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
6 |
王晓惠
,张健;论运输通道[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
7 |
汪春华,王元庆,周伟;西江运输通道对产业带的促进作用[J];中国公路学报;2000年02期 |
8 |
吉西平,陈荫三,周伟;甘陕运输通道与西部(大西北)大开发[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
9 |
任化;中国-欧洲-北美国际运输通道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中国铁路;2003年01期 |
10 |
王元庆,贺竹磬;多方式协调发展的运输通道布局规划体系[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
11 |
赵航;何世伟;宋瑞;;区域运输通道网络设计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
12 |
费志荣;刘小明;;西部地区综合运输通道规划布局影响因素分析及定量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08期 |
13 |
吴伟;符卓;王晓;;运输通道客运量预测方法[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
14 |
荆新轩;付晓豫;施其洲;;京沪运输通道-经济带系统协调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年07期 |
15 |
赵媛;嵇昊威;;中非石油合作之石油运输通道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
16 |
周静;虞豪;;基于灰色加权关联度的区域运输通道规划方案优选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3年02期 |
17 |
许茂增,喻东,李顺勇,贾鲁平,黄昌顿;重庆外贸运输通道现状、问题与建议[J];物流技术;2005年01期 |
18 |
林青;为什么说英吉利海峡隧道是最安全的运输通道[J];铁道知识;1994年05期 |
19 |
李友好,刘晓佳,施其洲;基于网络的运输通道客运流量分配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5年02期 |
20 |
黄承锋;;论运输通道的时空结构及合理性[J];综合运输;2008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