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β-防御素BNBD1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抑菌活性测定
【摘要】:牛中性粒细胞β-防御素(bovine neutrophilβ-defensins,BNBDs),共13种,即BNBD1-13,其中天然的BNBD11具有抗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本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经过密码子修饰的抗菌肽基因BNBD11,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分离、纯化以及抑菌活性测定。具体包括以下三部分:
1. BNBD11基因的优化合成及表达载体的构建。根据天然抗菌肽BNBD11的氨基酸序列,参照大肠杆菌的偏爱密码子,设计BNBD11的基因,并添加甲酸切割位点,采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得到优化的抗菌肽基因。然后将目的片段用KpnⅠ和HindⅢ这2个酶切位点定向连接在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转化到E. coli DH5α,PCR结果表明在135 bp处出现预期条带,测序结果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证明表达载体pET32a-BNBD11构建成功。
2.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纯化。重组表达载体pET32a-BNBD11在E. coli BL21(DE3)中成功表达出21 ku的融合蛋白Trx-BNBD11。经过表达条件优化,融合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高效表达。采用Ni Sepharose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融合蛋白透析除盐后用50%甲酸进行切割,50℃反应24 h可使融合蛋白基本被切割。
3. BNBD11的纯化及抑菌活性测定。Trx-BNBD11经甲酸切割后的混合物再用RP-HPLC纯化,微量稀释法筛选有抑菌活性的组分,Tricine-SDS-PAGE鉴定结果表明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BNBD11。采用微量稀释法对纯化后的样品进行了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表明重组BNBD11对大肠杆菌ATCC25922有较强抑菌效果,其MIC为20μg/mL,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的抑菌效果不明显。
本研究构建了遗传密码优化的BNBD11基因表达的工程菌,并获得高纯度的重组BNBD11,并对重组BNBD11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为进一步研究BNBD11奠定了基础。
|
|
|
|
1 |
张辉华,曹永长,毕英佐;鸡β-防御素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4年03期 |
2 |
吴金梅,王艳玲,陈丽颖;禽类抗菌肽的研究进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5年05期 |
3 |
鲍星;蔡俊鹏;;蛭弧菌消除鲜切香芹大肠杆菌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
4 |
罗见龙;;遗传工程学[J];甘肃农业科技;1978年01期 |
5 |
王尔中;质粒DNA对大肠杆菌转化条件的探讨[J];动物学报;1980年01期 |
6 |
雷凡东;;用番石榴叶治疗仔猪下痢[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1985年03期 |
7 |
;基因工程[J];生物技术通报;1986年09期 |
8 |
;基因工程[J];生物技术通报;1987年06期 |
9 |
杨正时;黄念君;;侵袭性大肠杆菌实验性豚鼠角膜感染与免疫[J];微生物学报;1987年03期 |
10 |
;农业其它[J];生物技术通报;1989年01期 |
11 |
;基因工程[J];生物技术通报;1989年04期 |
12 |
;基因工程[J];生物技术通报;1989年08期 |
13 |
;激素和活性多肽[J];生物技术通报;1989年12期 |
14 |
;医药其他[J];生物技术通报;1990年08期 |
15 |
;化工上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1990年12期 |
16 |
;基因工程[J];生物技术通报;1991年04期 |
17 |
孙昌荣,贾舒君,侯贵盛,黄书民,赵国力,苟仕金;大肠杆菌抗体在重组α干扰素纯化中的应用[J];中国兽医学报;1992年02期 |
18 |
白润江;任娅;马端端;;十种中药的抑菌作用[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1992年03期 |
19 |
李自力;;烟酸氟哌酸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J];广西畜牧兽医;1992年02期 |
20 |
陈永林,王栋,吴纪经,云昌佑,尚玉华;山羊沙雷氏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症[J];中国兽医杂志;1993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