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不同灌水和施氮对河西绿洲春玉米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张鹏  
【摘要】:论文通过在河西绿洲灌区春玉米大田小区试验,设置8个不同生育期灌水处理:各个生育期都灌水(CK)、苗期不灌水(I1)、拔节期不灌水(I2)、抽雄期不灌水(I1)、灌浆成熟期不灌水(I4)、苗期+抽雄期不灌水(I13)、苗期+灌浆期不灌水(I14)、拔节期+灌浆期不灌水(I24)和4个氮肥水平:不施氮(ZN)、低氮(LN,60kg N/ha)、中氮(MN,120kg N/ha)和高氮(HN,180kg N/ha)。研究了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对春玉米生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根区土壤硝态氮迁移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灌水对株高(除苗期)和叶面积均影响显著,与全生育期都灌水(CK)比较,拔节期不灌水(I2)和拔节期+灌浆期不灌水(I24)对玉米株高的影响最大。两生育期不灌水处理对叶面积的影响大于单生育期不灌水处理。该阶段水分亏缺会对作物的生长造成显著的影响。 2.相同施氮水平下,与全生育期都灌水(CK)比较,苗期不灌水处理(I1)对产量影响最小,产量仅降低3.86%;但抽雄期不灌水(I3)和苗期、抽雄期不灌水(I13)处理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分别降低22.59%和26.41%。任何一个生育期不灌水均会降低春玉米籽粒产量,而抽雄期最为明显。 3.在河西绿洲灌区,限制玉米生长的主要养分是土壤氮素,研究表明,施氮对株高和叶面积都影响显著。单生育期不灌水处理下株高、叶面积和产量都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而两生育期不灌水处理下高氮的株高和叶面积反而小,产量与中氮影响基本一致。可能是在灌水不足情况下,过多的氮素供应反而不利于春玉米的生长。 4.试验研究表明,各灌水处理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均高于CK,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武威地区冬灌后春玉米在苗期不灌水,施氮量为180kg N/ha(即在HN水平下采用I1灌水处理)时既可保持丰产,也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5.春玉米根区各处理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在播后40d后在0~40cm土层累积量均较大,且因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大。拔节期(播后70d)所有处理基本都表现为60~80cm深度硝态氮累积量最低。单个生育期不灌水处理下根区土壤硝态氮的残留量表现为MN处理 HN处理 LN处理 ZN处理,两个个生育期不灌水处理下表现为HN处理MN处理ZN处理LN处理。 6.春玉米叶绿素含量在拔节后期或抽雄期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降低。整个生育期来看,叶绿素含量随施氮量增大而增大,而不灌水会降低叶绿素含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国平,孙政才;我国玉米最高亩产新纪录[J];农业新技术;1992年02期
2 戴高星;春玉米连作秋大豆可多收一茬[J];中国农技推广;1995年05期
3 王善杰;叶永梅;;春玉米播前的几项技术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年02期
4 赵玉庭,罗;春玉米后作秋大豆初步研究与展望[J];大豆通报;1994年04期
5 赵玉庭,罗晞;春玉米连作秋大豆的初步研究[J];耕作与栽培;1994年06期
6 杨国胜,徐东吉!419200;南方山区春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J];中国农技推广;2000年01期
7 叶长青;春红薯间作春玉米亩产吨粮栽培技术初报[J];湖北农业科学;1988年03期
8 陈海生;浙江省旱地春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分析[J];浙江气象;1996年03期
9 陈明;韩益民;;春玉米适时早播增产原因分析及预防粉种措施[J];辽宁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10 周天岭;王惠敏;;大蒜、春玉米、夏豆角、秋早熟甘蓝立体种植[J];农业知识;2004年25期
11 李旭辉;;渭北旱塬春玉米高产栽培试验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12 李可;其其格;李刚;李春艳;曹国军;;不同施钾水平春玉米对钾的吸收·积累与分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13 齐志敏,王贵政;旱沙地春玉米抗旱丰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1999年06期
14 杨建国;樊丽琴;邰日坤;王诗景;尚红莺;杜永霞;纪立东;刘新琴;;微咸水灌溉对土壤盐分和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0年06期
15 王树范;;海南生态环境对北方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南繁技术[J];种子世界;1987年02期
16 周天岭;王惠敏;;大蒜、春玉米、夏豆角、甘蓝——高效立体种植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03年02期
17 ;介绍两种旱粮高产间作套种方式[J];今日科技;1971年47期
18 何从辉;春玉米制种的技术措施[J];江西农业科技;1985年02期
19 姚炳龙,李炳生;对沿海旱作地区推广夏玉米问题的商榷[J];作物杂志;1989年04期
20 郑根莲;;丽水地区发展春玉米生产的适应性分析[J];浙江气象;199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明;;覆盖措施下非充分灌溉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研究[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2 张玉芹;杨恒山;高聚林;张瑞富;王志刚;徐寿军;范秀艳;杨升辉;;超高产春玉米冠层结构及生理特性的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志刚;高聚林;孙继颖;武向良;苏志军;;密度对超高产春玉米花后不同层位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李蓓;李久生;;滴灌带埋深对春玉米同化物累积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5 樊向阳;齐学斌;高胜国;赵辉;王景雷;;不同覆盖条件下春玉米农田耗水特征及提高水分利用率研究[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6 唐红艳;牛宝亮;;基于GIS技术的内蒙古兴安盟春玉米种植气候区划[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卜玉山;邵海林;王建程;苗果园;;秸秆与地膜覆盖春玉米和春小麦耕层土壤碳氮动态[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胡继超;胡凝;江晓东;陈万隆;姚克敏;贾士荣;;转基因玉米的基因飘流模型及东北春玉米区安全风险评估[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9 陈长青;钱春荣;邓艾兴;张卫建;;东北农业气候资源与春玉米生产潜力的时空演变及作物生产应对策略[A];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张胜;王贵平;贾振业;高炳德;;内蒙古旱地覆膜玉米综合配套技术分析[A];内蒙古旱地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芹;超高产春玉米根冠特性及钾素养分调控效应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2 何奇瑾;我国玉米种植分布与气候关系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2年
3 何奇瑾;我国玉米种植分布与气候关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4 刘运通;华北春玉米土壤N_2O减排措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5 曹国军;超高产春玉米氮磷营养特性及养分调控技术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6 蔡太义;渭北旱原不同量秸秆覆盖对农田环境及春玉米生理生态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赵宏伟;不同氮素营养水平下春玉米碳氮代谢机理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8 陈传永;东北春玉米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特点及产量性能定量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张振平;东北南部春玉米高产群体田间结构配置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10 宁堂原;春夏玉米套作氮素竞争利用及对产量品质的影响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鹏;不同灌水和施氮对河西绿洲春玉米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冯磊磊;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对河西地区春玉米生长和水氮迁移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占军;东北春玉米氮磷增效施肥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叶君;春玉米超高产高效的氮肥调控生理机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5 孙平阳;保护性耕作对旱作农田土壤水肥调控效应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裴志超;春玉米密植高产群体茎杆质量的化学调控机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高英波;不同栽培模式下超高产春玉米根冠衰老特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8 杜东东;黑土区春玉米氮磷钾推荐施肥及营养诊断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9 赵如浪;黄土高原春玉米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环境与生物学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兰宏亮;东北春玉米密度对根系质量的影响与化学调控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春玉米合理施肥若干问题(二)[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2 省气象科研所 陆魁东 省农业厅粮油处 吴玉林;适时播种春玉米 高产稳产有保证[N];湖南科技报;2006年
3 玉田县农村经济局 李荣胜 王文敏;播种春玉米 严把五道关[N];河北科技报;2006年
4 定兴县农业技术中心 崔洪生;种植“春玉米”收入高[N];河北科技报;2007年
5 ;春玉米双膜覆盖栽培技术[N];济宁日报;2006年
6 张润辛 刘小峰;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N];陕西科技报;2006年
7 记者 张兆军通讯员 郑原驰 王柏涛;吉林春玉米雨养百亩吨良田[N];科技日报;2008年
8 胡玖梅 张海荣;延庆春玉米播种不再扬沙[N];北京日报;2005年
9 金英子 记者 宋丽华 王英 李季玲;长春玉米工业区项目启动[N];吉林日报;2005年
10 吉林省粮食局信息中心 梅立红;玉米购销仍停滞 后期走势需关注[N];河北科技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