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城郊乡村旅游空间组织与优化研究

张传时  
【摘要】:城郊乡村旅游是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推动农村就业非农化的先锋产业形式,是促进现代城乡文明交融和共同进化的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快速城市化中的用地竞争、从业人员及乡村城市化、社区发展与乡村性特色保持等矛盾,这些矛盾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城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城郊乡村旅游的产品体系与空间组织、城郊乡村旅游景区空间布局优化、城乡文化演进中基于“乡村性”的产品开发与空间组织策略与路径等问题,对研究城乡一体化中的城乡经济互动、城乡景观融合、城乡休闲产业链、乡村旅游景区的开发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导论,梳理、总结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动态。第二部分:第二章总结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四、五章从理论层面分析城郊乡村旅游的产品体系与空间组织、旅游景区空间布局优化、基于“乡村性”的产品开发与空间组织策略与路径。第三部分:探讨西安市城郊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第六章)、空间组织与优化方法、路径与策略(第七章)。第四部分:结论(第八章)。 主要结论:①从推进城乡融合的过程来看,在城郊旅游发展中的乡村旅游布局有两种主要形式:借助新农村建设与旅游产业聚集的力量,建设与发展城郊旅游小镇;因地制宜在城乡用地功能体系中开发乡村旅游。因地制宜在城乡用地功能体系中开发乡村旅游,将形成新的城乡休闲产业体系下“串珠放射”+“圈层环状”的城郊乡村旅游空间布局模式。按照城市化进行的影响程度与城乡居民休闲体系进行新的空间组织,在传统乡村旅游中分离出城郊都市型乡村旅游景区与产品,构建城郊都市型乡村旅游与乡村型乡村旅游两种类型体系,并进行相应的产品配置。②运用遗传算法和CA模型研究发现,城市空间扩展与乡村旅游开发具有区位选择的趋同性和竞争性,表明纳入城乡一体化的乡村旅游开发对城市和乡村发展的重要性。③基于“乡村性”的产品开发与空间组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地域文化传承与文化遗产保护来实现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旅游“乡村性”保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把城郊都市型乡村旅游社区建设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结合起来,使城郊都市型乡村旅游社区成为城市生活空间、城市社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实现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保持。④西安市乡村旅游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与发展基础,但主要存在城市休闲需求多元化与城郊乡村旅游产品结构的矛盾、城郊乡村旅游经营与利益分配模式的矛盾、乡村城市化下的城郊乡村旅游发展的矛盾、城市空间扩展下的城郊乡村旅游景区的发展困境、乡村社区发展与乡村特色矛盾等五方面问题。⑤从实现城郊乡村旅游的城郊农业功能、城郊休闲旅游功能、城郊生态功能、城郊的城乡建设与发展等功能出发,西安市城郊乡村旅游在都市型乡村旅游和乡村性乡村旅游两种基本类型的基础上,结合空间位置和产业类型划分为三个亚类、四个区域。乡村旅游产品的空间结构组织应该由“市场分析与线路耦合结构”理念和思路入手,旅游景区定位应由“线”带“点”、由“点”靠“线”体系构建原则、极化原则、组合现代舒适原则,对西安市乡村旅游产品进行空间重构和再组织。从长远来看,把城郊都市型乡村旅游社区纳入城市社区体系的规划和建设中,有利于城乡文化多元化、城乡地域空间公正、城乡社会融合,有利于实现城郊乡村旅游的地域文化传承和“乡村性”保持下的可持续发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传耿;;论跨国公司的空间组织模式[J];中国软科学;2003年12期
2 陈光耀;;交通引导下的海西沿海城市经济带空间组织[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张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4期
4 王宏;中国城市增长空间组织的三大模式[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11期
5 李瑞;郭影影;;伏牛山旅游发展空间组织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6 金凤君;楚波;;东北地区振兴的区域发展与空间组织战略[J];经济地理;2008年05期
7 张战仁;杜德斌;黄力韵;;国际研发投资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规律和关联分析[J];经济地理;2010年03期
8 陈轶;吕斌;朱力;刘如菲;赵刚;;石家庄都市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与空间组织[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9 师守祥;;县域经济网络空间组织合理化及发展促进[J];未来与发展;2000年01期
10 祝影,杜德斌;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组织研究[J];经济地理;2005年05期
11 郭黎霞;沈山;;淮海经济区空间组织优化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年01期
12 张毓峰;胡雯;;中国经济空间组织转换:内生需要与动力机制[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60期
13 刘向阳;杨青山;张鹏;;哈尔滨都市圈城市化发展与空间组织[J];经济地理;2008年01期
14 王军;;江苏省人口城市化与空间组织互动机制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5期
15 唐娟;马晓冬;徐珣;朱传耿;;淮海经济区内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组织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6 孟爱云;;区域旅游合作背景下吉林省旅游空间组织研究[J];旅游论坛;2010年01期
17 李快满;;兰白都市经济圈城市化发展与空间组织[J];甘肃农业;2010年12期
18 ;国际地理联合会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1997年学术年会在瑞典哥德堡举行[J];地理学报;1997年06期
19 张平宇;知识经济的地理特征[J];地理研究;1998年04期
20 杨玉胜;;浅谈空间组织设计对编制施工图预算的重要性[J];湖南交通科技;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平强;;东亚地方命名与空间组织的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刘卫东;甄峰;;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影响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马文廷;;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浅议[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4 周素红;;广州城市居住、工业和服务空间特征及其组织[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石崧;;苏州市域产业格局的形成与演变趋势分析——劳动空间分工的视角[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孙中伟;金凤君;;信息与通信技术对空间组织的影响及其空间效率的测算[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王军;;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人口城市化与空间组织互动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孔维强;王承云;;中国网游产业发展机制与空间组织[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刘娟;蔡娈卉;曹阳;董计成;曹成;张书伟;;如皋市旅游气候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公共气象服务政策体制机制和学科建设[C];2011年
10 刘承良;;武汉都市圈城镇体系空间分形与组织[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空间组织与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程胜龙;海岸带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谢守红;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形成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俊芳;中国城市社区空间组织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毓峰;城市区域空间组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刘天东;城际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薛莹;旅游流的区域内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汪明峰;网络空间的生产与消费[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亚欣;当代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王成金;我国物流企业的空间组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薇;四川医疗旅游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刘栓振;区域主导产业空间组织规划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3 凌竹;基于人口—空间组织的城市化水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4 周波;广西巴马养生旅游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5 陈氏玉莊;越南富国岛旅游营销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王成金;我国物流经济及空间组织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7 吕艳伟;基于体验经济的白酒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白小羽;传统山地园林景观秩序探析[D];重庆大学;2003年
9 耿程程;青岛潍坊日照城镇组群空间组织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10 樊可;超级市场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启富;树立“五个第一”理念促进我市旅游持续发展[N];广安日报;2009年
2 记者 张晓艳 实习生 舍莉萍;加强行业管理力度 促进旅游持续发展[N];新疆日报(汉);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玲;加大宣传力度 促红色旅游持续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0年
4 戴斌 宋子千;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六个方面应予重视[N];中国旅游报;2010年
5 刘宇艳 任叶 邵蕾 吴艳;备战亚沙会海阳旅游迎来时代机遇[N];中国旅游报;2011年
6 记者 乔佳妮 万虎;提高效率优化服务 推动出境旅游持续发展[N];陕西日报;2010年
7 记者 孙崇政;汉中旅游大有希望大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 要发挥优势打造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N];汉中日报;2011年
8 通讯员 莫斌 吴建军;交通运输部调研组考察桂林漓江旅游航道[N];中国水运报;2010年
9 记者 黄蓉 通讯员 吴建军;漓江旅游航道要注重可持续发展[N];桂林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杨西民;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发展[N];宝鸡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