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贮藏期电学特性与生理特性间关系的研究
【摘要】:本试验以富士和秦冠苹果为试材,将果实用1-MCP或乙烯利处理后,分别置于(20±2)℃和(0±1)℃贮藏。利用日本日置3532-50型LCR电子测试仪和生理生化研究技术,在频率0.1~3980KHz和测试电压为1V条件下,同步测定了不同处理富士和秦冠电学特性和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并比较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筛选出标志果实品质生理指标的敏感电参数,为揭示苹果果实电学特性变化规律积累资料,为利用电特性进行果实无损检测提供一定依据。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20±2℃贮藏条件下,随着频率的增加和贮藏时间的延长,富士和秦冠样品Z值均逐渐减小;各样品的特征频率均为3980KHz。特征频率下,富士苹果的Z值与可滴定酸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可用电学参数Z建立回归方程反映富士ck可滴定酸的变化;用Rs建立回归方程反映秦冠1-MCP处理硬度的变化;通过ε′、Z来预测苹果色度b*的变化,从而进行果品的无损检测。
2.在0±1℃贮藏条件下,富士ck和秦冠ck的特征频率为0.1KHz,富士1-MCP处理的特征频率为39.8KHz。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X、a*和TSS呈下降趋势,b*和D呈上升趋势。富士1-MCP处理的X值与可溶性固形物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可用电学参数X建立回归方程反映生理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变化;可通过deg、D来预测苹果色度b*、a*的变化,从而进行冷藏果品的无损检测。
3.利用1-MCP或乙烯利处理能引起电学参数发生变化,但不改变果实电学参数的总体变化趋势。
4.通过对富士ck和富士1-MCP的对比分析,本研究还得出不同处理果实的特征频率不同。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Nelson等人(1993~1995)在0.2~20GHz的频率范围上对一些水果进行研究所得的结论,即不同种类的果实因其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份,因而其电学特性也具有各自不同的变化趋势,即使是同一种类中的不同样品在电学参数上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
|
|
|
1 |
刘志坚;从日本苹果品种变革情况看烟台苹果品种发展趋向[J];烟台果树;1997年02期 |
2 |
赵政阳,付润民,王福成;陕西苹果品种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西北园艺;1998年01期 |
3 |
史传铎;世界苹果品种现状和趋势[J];落叶果树;1992年S1期 |
4 |
赵强,黄英锋;陕西苹果品种及其更新换代[J];西北园艺;1998年04期 |
5 |
高尔谦,宋长冰,马恩明,杨秋香;短枝型苹果品种简介[J];宁夏农林科技;1997年01期 |
6 |
郁香荷;论青森县的苹果品种构成[J];北方果树;1996年04期 |
7 |
韩志强;世界主要苹果品种现状及发展趋势[J];河北果树;1992年02期 |
8 |
安贵阳,史联让,张林森,武春林,梁俊,张秀芹;苹果品种间叶营养元素含量差异的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1997年01期 |
9 |
李艳辉;董祯;;中间砧SH_(38)对不同苹果品种树体生长的影响[J];烟台果树;2008年03期 |
10 |
苹果育苗工厂化课题组;;苹果品种自根苗组织培养研究初报[J];北方果树;1981年03期 |
11 |
胡戊戌;苹果品种丹霞在河南偃师的引种表现[J];中国果树;2003年04期 |
12 |
山田三智穗;于绍夫;;日本苹果品种构成的现状与目标[J];烟台果树;1983年02期 |
13 |
王宇霖,过国南,张顺妮;从国际上苹果品种发展的趋势看我国苹果品种的发展[J];果树学报;1994年04期 |
14 |
安贵阳;GS系苹果品种(品系)引种观察[J];中国果树;2001年02期 |
15 |
徐兆波,张泽华,陈秀云,杜西正,刘永堂;苹果品种新世界在青岛引种试验[J];中国果树;2002年01期 |
16 |
;新引苹果品种鉴评及区域生产试验协作会在昌黎召开[J];中国果树;1985年01期 |
17 |
李元军,姜书峰;新世界苹果品种的生长结果特性[J];烟台果树;1994年04期 |
18 |
刘志坚;从日本苹果品种变革情况看烟台苹果发展趋向(二)[J];北京农业;1997年08期 |
19 |
李林光;;世界商品性最好的生食苹果[J];烟台果树;1992年02期 |
20 |
石荫坪;走出“重引轻育”误区 开创我国苹果品种工作新局面[J];落叶果树;199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