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铃薯国际贸易研究
【摘要】: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之一是粮价暴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高粮价增加了世界饥饿,粮食消费逐渐向廉价的块茎食物转移。马铃薯由于营养丰富,富含淀粉、维生素、糖、蛋白质等成分,其发热量高于所有的禾谷类作物而成为重要的粮食安全作物。2008年的国际马铃薯年活动特别强调,需将马铃薯纳入全球粮食系统,加强其在世界粮食安全和减轻贫困方面的重大作用。我国作为世界上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马铃薯的国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发展马铃薯产业对人多地少的中国尤为重要。
马铃薯产业链较长,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是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产业。我国马铃薯生产主要分布在北方一作区和西南混作区,其次为中原二作区和南方冬作区,马铃薯非常适宜于在冷凉、高山气候条件下生长,对于我国西部不适合其他谷物生长的区域来说,马铃薯成为当地人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粮食来源,作为西部地区的主要农业产业,该产业的发展对于当地经济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马铃薯产品的加工增值潜力较大,可以实现加工增值的十五至二十倍,加之不断拓宽的工业和生物能源用途,马铃薯对我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马铃薯产业正向提升质量、稳定规模和持续创新的繁荣发展阶段转变。
由于马铃薯国际贸易是延长马铃薯产业链、获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国马铃薯国际贸易为研究对象,在获取大量文献和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针对中国的马铃薯贸易进行综合研究。首先,总结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概况,通过分析马铃薯的起源与发展,着重强调马铃薯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地位,从而为中国马铃薯国际贸易研究奠定背景和基础。其次,针对我国马铃薯的供给与需求分析中国马铃薯市场,对未来时期的马铃薯供给量与需求量做出预测。再次,对我国马铃薯的国际贸易进行系统化分析,分别针对中国马铃薯出口贸易进行SWOT分析和进口贸易展开细化研究。随后分析了影响我国马铃薯贸易的各种因素,并对中国马铃薯国际贸易发展前景进行预测性分析。最后,在对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及国际贸易做出系统化分析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之后,提出促进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思路和促进马铃薯国际贸易的相关建议。
发展马铃薯国际贸易是促进主产区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中国的马铃薯国际贸易进行系统化分析研究后,得出的研究结果分别为:(1)明清时期马铃薯随传教士进入中国后便成为我国山区的主要农作物,马铃薯生产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部地区,该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是我国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增加农民收入是马铃薯主产区面临的主要问题。(2)马铃薯的生产与消费反映在经济领域表现为马铃薯的供给与需求,我国马铃薯国内供给以国内生产为主,其次主要依靠从国外市场上的进口,我国马铃薯的国内需求由国内消费需求和国外市场出口构成。利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得出,2015年、2020年、2025年我国马铃薯的国内供给量分别达到1809.96、2023.28、2236.60万吨,我国马铃薯国内消费需求量分别达到1803.48、2016.08、2228.68万吨。从长远来看,我国马铃薯供给量与需求量呈上升趋势,我国马铃薯供给可以满足不断扩大的消费需求。(3)我国马铃薯国际贸易结构呈现低端化特点,马铃薯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进口以加工品为主。相对而言,中国马铃薯出口产品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竞争力,主要表现在生产的绝对优势和价格比较优势,出口产品质量有较大提升空间,但优势主要源于资源禀赋。中国马铃薯对进口加工产品依赖较大,主要源于国内较低的加工能力和巨大的加工品需求。影响我国马铃薯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在于各国不同的农业政策、国外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部分国家的高关税。(4)通过分析我国国内马铃薯生产的X效率,利用DEA方法得出我国马铃薯国内生产性供给前景较好,除部分地区达到最优生产之外,大部分马铃薯生产区均有较大提升空间,我国马铃薯出口动力充足。由于国内马铃薯加工品需求量较大,部分马铃薯加工品进口呈现贸易赤字。(5)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马铃薯产业发展经验,提高马铃薯的产业化程度,在马铃薯主产区通过建立产业集群降低成本、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在国际贸易中,应注重新市场的开拓,充分利用国际规则等提高我国马铃薯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我国部分地区也可借鉴国内先进生产区马铃薯产业发展思路,在政府重要引导和行业协会大力支持下,注重技术研发,利用自身优势不断提高马铃薯产业的整体效益,为我国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
|
|
|
1 |
曾祥国;;黔西县马铃薯种植的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年13期 |
2 |
夏文慧;;浅谈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8期 |
3 |
高海燕;;科技兴农大舞台 谁唱主角?[J];中国经济快讯;2001年09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