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小豆不同器官与根际土壤浸提液的自毒作用研究

李琴琴  
【摘要】:小豆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医食同源,深受人们喜爱。我国小豆栽培区域性强,主产区常常多年连作,是导致小豆产量和品质低而不稳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小豆不同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自毒作用,鉴定小豆不同浸提液中的主要自毒物质,研究营养胁迫下小豆自毒伤害的响应,为揭示小豆连作障碍的原因提供理论依据,对小豆生产和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试验以高产小豆品种“冀红9218”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和生物检测,研究小豆的根、茎、叶及根际土壤浸提液的自毒作用;鉴定自毒物质,并对主效自毒物质进行生物验证;通过砂培法,研究缺P、缺K胁迫下小豆叶片浸提液对其幼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MDA含量的自毒作用。主要结论如下: (1)小豆种子萌发和生长受自毒物质影响存在自毒物质释放部位差异,以叶片浸提液的自毒作用最为明显,表明小豆叶片是自毒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自毒作用抑制强度表现为:枯叶>鲜叶>土壤浸提液>根系>茎秆。 (2)不同浓度的小豆根、茎、叶和根际土壤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枯叶、鲜叶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幼苗叶片生长以及茎鲜重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强,而对苗高、根长、根鲜重的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根系和茎秆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影响表现出“低促高抑”的现象。 (3)利用GC-MS,在小豆叶、根系、根际土壤、茎秆浸提液中分别检测到55、43、40、33种化学物质。其中,在小豆不同浸提液中同时检测出且含量较高物质是邻苯二甲酸、肉桂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经生物验证均具有自毒作用,自毒作用强度顺序:邻苯二甲酸>肉桂酸>对羟基苯甲酸。 (4)营养胁迫加重了小豆的自毒作用。小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随着浸提液浓度升高而下降。小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分别在0.04和0.16g·ml~(-1)叶片浸提液处理下与对照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小豆根系MDA含量随着浸提液浓度增大而逐渐升高,表现出促进丙二醛的积累。在浓度0.16g·ml~(-1)浸提液处理的小豆MDA含量与对照相比达差异显著水平。与缺P相比,缺K条件下,叶片浸提液对幼苗的自毒作用强度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濮绍京,金文林,赵波,刘长安;发挥产学研相结合优势 推进红小豆产业化进程[J];中国农学通报;2003年03期
2 金文林,濮绍京,赵波,雷广军;红小豆“京农6号”新品种选育[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金文林,邢克宇,郝丽芳,李瑞媛,郭玉刚;我国北方小豆地方品种资源研究——VI小豆叶片茸毛性状的观察[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金文林,王媛,濮绍京,赵波;小豆花粉生活力的初步观察[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刘丽颖;臧兴旺;;小豆栽培应注意啥[J];农民致富之友;2009年08期
6 文自翔,金文林,濮绍京,赵波;遗传标记在小豆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谷传彦,马效洪,王秋玲;小豆品种资源的蛋白质含量及与生育特性的关系[J];杂粮作物;1998年01期
8 翟广华;;绿豆和小豆贮藏方法[J];保鲜与加工;2006年04期
9 濮绍京,石峰,金文林,赵波;7个小豆核心种质杂交亲和力的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周耀群;颜景波;;日本小豆新品种“襟裳”[J];杂粮作物;1983年02期
11 濮绍京,金文林,赵波,王占丽;我国北方小豆地方品种资源研究 Ⅷ .不同地区小豆地方品种群体农艺性状的表现[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2 杨俊品,刘莹;四川小豆地方品种产量性状的通径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13 金文林,陈学珍,喻少帆;~(60)Coγ射线对小豆种子辐射处理效应的研究[J];核农学报;2000年03期
14 陈良弼,魏淑红;小豆种质资源抗尾孢菌叶斑病鉴定研究[J];中国种业;1992年01期
15 金文林,陈学珍,甘璐,仉立民,郭玉刚,喻少帆,小川省吾,由田宏一,中世古公男;小豆杂交后代籽粒品质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16 王述民,谭富娟,胡家蓬;小豆种质资源同工酶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02年11期
17 田静,范宝杰;河北省小豆、绿豆生产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J];河北农业科学;2002年03期
18 濮绍京,金文林,赵波,王占丽;我国北方小豆地方品种资源研究 Ⅶ 北京生态条件下农艺性状的遗传表现及相关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9 金文林,乔昕炜,文自翔,濮绍京,赵波;小豆F_2世代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变异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0 崔秀辉;;风砂干旱区小豆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简报[J];耕作与栽培;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慧;冯佰利;高小丽;张盼盼;高金锋;王鹏科;柴岩;;模拟连作条件对小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新;易金鑫;张红梅;顾和平;;小豆F_2世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佟星;吴宝美;赵波;叶剑;刘红霞;曾潮武;濮绍京;万平;;小豆突变体库构建及突变体筛选[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4 金文林;陶宛鑫;濮绍京;赵波;;野生小豆种质资源植株形态的遗传多样性分析[A];中国作物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冬梅;林文雄;柯文辉;张重义;吴文祥;;烟草连作障碍的分子机理研究[A];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谷宇;陈日远;刘厚诚;孙光闻;;菜心自毒作用及自毒物质分离鉴定的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李改玲;林文雄;齐晓辉;熊君;张重义;王海斌;;连作障碍的自毒作用研究[A];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喻景权;;蔬菜生产中的化学他感作用问题及其研究[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9 杨广超;张春兰;吕卫光;;西甜瓜自毒作用的研究(摘要)[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10 赵媛;郑永权;董丰收;姚建仁;;小麦异株克生效应研究进展[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佘跃辉;小豆种质资源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2 吴凤芝;外源酚酸对黄瓜自毒作用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3 曹光球;杉木自毒作用及其与主要混交树种化感作用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4 杨梅;邻羟基苯甲酸胁迫对不同杉木无性系化感效应及差异蛋白质组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5 刘建国;新疆棉花长期连作的土壤环境效应及其化感作用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6 张新慧;当归连作障碍机制及其生物修复措施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7 白茹;苹果连作障碍中自毒作用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叶素芬;黄瓜根系自毒物质对其根系病害的助长作用及其缓解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丁桔;黄瓜自毒物质和枯萎病的致害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张韵;黄瓜自毒物质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及缓解机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琴琴;小豆不同器官与根际土壤浸提液的自毒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2 郭洋;不同氮处理对小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3 宋慧;不同小豆品种植株衰老生理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振兴;中国北方小豆核心种质及传统出口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5 马淑蓉;密度对不同小豆品种生理特性及农田小气候特征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6 赵翠媛;播期对小豆成花过程中生育特性及产量影响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曾潮武;小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及DNA指纹图谱构建[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8 佟星;小豆理化诱变突变体库构建和铁吸收突变体筛选[D];北京农学院;2010年
9 刘红霞;小豆再生体系建立及铁吸收基因转化条件初步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10 郭丽果;多效唑和己杨酸酯对小豆生长发育影响的比较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范建 实习生 陈潇;割舍不断的小豆情[N];科技日报;2009年
2 杨宏英;“小人物”人生也精彩[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3 李远峰;淮南:把小豆腐做成大气侯[N];中国信息报;2002年
4 新华社记者 赵宝锟;农民当会员 小豆闯市场[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5 记者 陈炜 通讯员 江伦尧 朱礼勇 程亦雷;灌云小豆丹做成大产业[N];连云港日报;2010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汪敏;小豆干闯出一片新天地[N];中国贸易报;2010年
7 吕志和;种植红小豆大有前途[N];山西科技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孙卫卫 葛红兵 梅子涵 京平 孙江南 整理;儿童文学出版 快乐着,年轻着[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沈仕卫;一个城市的阅读奇迹[N];贵州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向杰;这个“不会死人”的小厂为何停不下来?[N];科技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