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吴立人;1989、1990年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简报[J];植物保护;1991年03期 |
2 |
贾秋珍,金社林,曹世勤,金明安;2000-2001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J];甘肃农业科技;2003年01期 |
3 |
贾秋珍,金社林,李继平,曹世勤;1995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报告[J];甘肃农业科技;1996年09期 |
4 |
宋位中,刘守俭,金社林,王晓明,贾秋珍;小麦品种资源抗条锈性鉴定[J];西北农业学报;1992年02期 |
5 |
吴立人,杨华安,陶碧华,孟庆玉,谢水仙,宋位中,袁文焕,杨家秀,李艳芳;小麦条锈菌新小种流行预测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1年05期 |
6 |
万安民,张忠军,金社林,俞大昭,赵中华,石尚柏;湖北省西北部山区小麦条锈菌越夏研究简报[J];植物病理学报;2004年01期 |
7 |
李艳芳,赵廷元,郑培绩,郝秀忍;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与品种抗锈性的关系[J];山西农业科学;1980年09期 |
8 |
全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鉴定协作组;1984年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简报[J];植物保护;1985年02期 |
9 |
汪可宁,吴立人,孟庆玉,谢水仙,路端谊,袁文焕,于孝如,宋位中,刘守俭,王吉庆,杨家秀,黄光明,李艳芳,杨世诚;1975—1984年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专化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86年02期 |
10 |
朴春根;小麦条锈菌小种世系和抗白粉病基因Pm2的RAPD分析[J];植物病理学报;1997年02期 |
11 |
全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鉴定协作组;几个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致病特性[J];植物保护;1981年02期 |
12 |
杨家秀;黄光明;刘正德;;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动态研究简结[J];今日种业;1986年05期 |
13 |
园田;;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29号急骤上升[J];种子科技;1988年04期 |
14 |
魏国荣,康振生,黄丽丽,王瑶;小麦条锈菌被重寄生现象的电镜观察[J];西北农业学报;1996年01期 |
15 |
李艳芳;;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消长规律[J];山西农业科学;1984年Z1期 |
16 |
孟亚雄;仲军;马小乐;李葆春;赖勇;司二静;尚勋武;王化俊;;甘肃省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小种的RAPD分析及Su11-4小种SCAR标记建立[J];草业学报;2010年06期 |
17 |
王凤乐,吴立人,孟庆玉,赖世龙,谢水仙;小麦条锈菌毒性新菌系研究初报[J];植物保护;1992年06期 |
18 |
康振生,李振岐,商鸿生;小麦条锈菌夏孢子阶段核相状况的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94年01期 |
19 |
单卫星,陈受宜,惠东威,吴立人,李振岐;我国小麦条锈菌模式菌系的DNA指纹分析[J];科学通报;1996年15期 |
20 |
易亮;赵豫;;豫南小麦条锈病长·中·短期气象预报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