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市农民集中居住研究
【摘要】:我国改革开发至今已经历了30多年的时间,经济和社会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导致了现阶段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对社会和自然资源进行了过度的使用,资源危机已经显现,而建设用地资源作为现阶段大部分地区主要经济发展支柱,其数量的严重短缺已经开始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在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安置公寓房集中居住和农村集中居住等新型农民集中居住模式已经产生,传统的农村居住形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吴江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经济较发达的县级市,也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故乡,是其深入开展小城镇理论研究的发源地和样本区。吴江市多年来一直被列为全国县域经济十强,其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和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均处于全国前列,目前总体已经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要求。吴江市目前已有80%的农户不再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脱离了土地农业,而预计在今后,仅需10%的农村劳动力即可满足本地农业生产的需要,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已经大量到二三产业实现了就业,大量农村人口已经转移到城市进行居住,这也在客观上产生了农民集中居住的动力。吴江市原有的农民居住模式是自然形成的零散分布的自然村庄居住,近年来,城镇安置公寓房集居和农村集中居住点集居两种模式正在吴江市大规模推广,本文以吴江市农民集中居住为研究的实际样本,从政府、集居农民、社会管理的多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对吴江市农民集中居住的发展概况做了简要阐述,对两种农民集中模式进行了说明,并分析了各自的执行政策及相关的配套政策。其次分别从政府、农民及社会管理三方面出发,分析了两种集中居住模式存在的利与弊。最后在对吴江市现行农民集中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提出解决不足之处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