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山区农户贫困脆弱性测度研究
【摘要】: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其实际效果正在逐步减弱,既定的扶贫政策已不能满足当今及以后的减贫需要,突出表现在返贫、脱贫率的交替变动使得贫困发生率难以显著降低。经济学家意识到,家庭的福利不仅取决于当期的收入和消费,也取决于未来可能的风险。贫困脆弱性的概念应运而生,其具有前瞻性、风险性和关注微观层面的优越性,迅速成为贫困研究的热点。中国山区生活着将近一半的农民,生活水平较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下,其收入和消费状况呈现新的特征,也引起贫困发生新的变化,因而有必要研究外出务工形势下的农户贫困脆弱性问题。此外,以往的相关研究多是侧重于纯粹的测度分析,未展开影响因素整体研究,文章则通过对豫西山区农户贫困脆弱性分类探讨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和相关研究动态,在此基础上阐明贫困脆弱性发生机理,并明确了本文的评价方法以及分析范式。然后,运用调研数据分析了豫西山区农户生计现状,通过贫困指数和生计脆弱性对研究区域农户生计做了系统概括。再次,建立农户未来消费均值与消费方差模型,基于VEP模型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度量贫困脆弱性,进行了总体和分类讨论,并结合分位数回归方法剖析贫困脆弱性影响因素在各脆弱性层次作用异同。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和研究展望,提出降低贫困脆弱性的具体建议。
通过研究,得到的一般性结论有:(1)豫西山区农民相对比较贫困,生计脆弱性高,且这种状况地区差异显著,东西部问题突出,需重点扶持。(2)外出务工能够能够影响贫困脆弱性,是通过作用于消费均值和消费方差实现的,其能够显著影响农户未来消费均值,但是只有低外出务工水平农户才能通过外出务工降低未来消费波动。(3)研究区域农户贫困脆弱性程度整体较低,受地域因素影响较为明显,东部地区脆弱度最高,中部最低;贫困脆弱性地区间分化较为严重,农民家庭个体之间也差别较大。(4)贫困脆弱性与农户耕地面积、家庭劳动力数量、社区因素和家庭当期消费对数呈负向关系,社会关系变量降低贫困脆弱性的作用仅对中低脆弱性家庭影响显著,家庭遭受疾病冲击和户主年龄与贫困脆弱性呈现正向关系。(5)整体意义上贫困脆弱性分类剖析结果表明,高脆弱性农户对风险因子和强化因子比较敏感,而中低脆弱性农户则主要受到风险因子和稳定因子的影响,以此为前提能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指导减贫实践。(6)应当从家庭和政府层面采取措施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
|
|
|
|
1 |
黄匡时;;脆弱性分析与脆弱人口的社会保护[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
2 |
赵蕊;孙振华;李新明;;脆弱性描述语言浅析[A];第一届全国Web信息系统及其应用会议(WISA2004)论文集[C];2004年 |
3 |
于瑛英;胡敏;;城市脆弱性以及对策分析(英文)[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C];2013年 |
4 |
李波;伊瑞海;卢昱;;空间信息网络拓扑结构脆弱性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A];2006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一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
5 |
张国培;庄天慧;张海霞;;自然灾害对农户贫困脆弱性影响实证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
6 |
海然;;云计算风险分析[A];第27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
7 |
李求进;;化工园区区域脆弱性研究概述[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
8 |
王智刚;刘越屿;;雷击时易燃易爆行业的脆弱性分析和风险分析[A];武汉区域气象中心城市群发展气象服务工作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
9 |
邢丹;李艺;;LKM机制脆弱性分析[A];全国第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
10 |
方妮;郭超;杨健;;PPS脆弱性分析及软件设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