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青苷在高温强光下对苹果叶片及果皮的保护机制
【摘要】:花青苷可以通过滤光和直接清除活性氧避免或减轻逆境对植物的伤害。高温强光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逆境。研究花青苷在高温强光胁迫下对植物组织的保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以王族(红色)和西府(绿色)海棠叶片为试验材料,用高温和不同光质的强光处理叶片,然后测定了叶片的快速叶绿素荧光、延迟荧光及820nm光反射诱导曲线的变化,研究了高温强光下花青苷对苹果叶片的保护机制。结论如下:无胁迫时,王族海棠叶片和西府海棠叶片的快速荧光、延迟荧光及820nm反射曲线基本没有差别,即两种叶片光合电子传递链的健康程度基本相同。高温强光胁迫对两种叶片的光合电子传递链造成了严重伤害。高温胁迫下,绿光对叶片光合电子传递的伤害程度轻于红光,且这种差异在含有花青苷的王族叶片上更明显。这表明高温强光胁迫时,花青苷可以通过吸收绿光以缓解叶片的受伤害程度。单独高温胁迫下,两种叶片均受到伤害,但王族较轻。增加强光(红光)胁迫后,两种叶片的受伤害程度增加,但受伤程度差异较单独高温胁迫下减小,表明在高温强光胁迫下苹果叶片花青苷可能没有直接参与活性氧的清除。
2.以‘金冠’苹果果皮为材料,研究强光下花青苷对苹果果皮的保护机制。结果表明:金冠果皮提取液有很强的清除过氧化氢的能力。与过氧化氢反应30分钟后,花青素-3-半乳糖苷的含量降低,且随着过氧化氢浓度的升高而加剧。然而,其他酚类的含量与过氧化氢反应后保持不变。强光下,外施过氧化氢提高了金冠果皮中酚类的合成,特别是花青苷。过氧化氢处理的苹果果皮的酚类提取液暗中静置30分钟后,花青素-3-半乳糖苷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其他酚类的降低量。根据以上结果,表明花青苷体外具有很强的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且其能力较其他酚类化合物更强,但在活体内,由于花青苷和过氧化氢可能位于不同组织部位,因此花青苷可能不清除活性氧。
|
|
|
|
1 |
王会良;何华平;龚林忠;王富荣;刘勇;诸小敏;;果树中花青苷合成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20期 |
2 |
齐建勋,郝艳宾,张玫,冷平;桃叶片中花青苷含量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关系[J];园艺学报;2002年03期 |
3 |
李跃;刘延吉;;果实花青苷代谢机制及调控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6期 |
4 |
潘牧;雷尊国;邓宽平;;彩色马铃薯花青苷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年08期 |
5 |
张春雨;王晶莹;郭庆勋;周连霞;贾承国;;越橘果实花青苷含量及其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
6 |
张茜;杨健;王龙;王苏珂;李秀根;张绍铃;;红皮梨着色与花青苷合成研究进展[J];果树学报;2012年04期 |
7 |
张茜;杨健;王龙;王苏珂;李秀根;张绍铃;;‘红太阳’梨花青苷与可溶性糖的相关性分析及外源糖的增色作用研究[J];果树学报;2013年02期 |
8 |
王惠聪,黄旭明,胡桂兵,黄辉白;荔枝果皮花青苷合成与相关酶的关系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4年12期 |
9 |
鞠志国;;轮纹病菌侵染与苹果花青苷的合成[J];莱阳农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
10 |
傅友;温度对苹果花青苷合成的影响[J];河北果树;1993年03期 |
11 |
胡桂兵,陈大成,李平,欧阳若,高飞飞,王卫华;荔枝果皮花青苷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J];福建果树;2000年01期 |
12 |
李兴国,于泽源;花青苷的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03年04期 |
13 |
冯立娟;苑兆和;尹燕雷;招雪晴;许鑫科;徐榕;李自峰;;槭属2品种叶变色期花青苷含量与相关酶活性的变化[J];林业科学;2009年08期 |
14 |
杨金艳;;苹果贮藏期果皮内花青苷的抗氧化性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
15 |
刘玉莲;车飞;郭延平;梁俊;赵政阳;;苹果着色期花青苷和糖组分含量变化及关联性[J];食品科学;2013年17期 |
16 |
崔彦,束怀瑞;红色苹果花青苷的组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17 |
刘金;魏景立;刘美艳;宋杨;冯守千;王传增;陈学森;;早熟苹果花青苷积累与其相关酶活性及乙烯生成之间的关系[J];园艺学报;2012年07期 |
18 |
高华君;王少敏;王江勇;;套袋对苹果果皮花青苷合成及着色的影响[J];果树学报;2006年05期 |
19 |
宋哲;李天忠;徐贵轩;;“富士”苹果着色期果皮花青苷与果实糖份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关系[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04期 |
20 |
王少敏,高华君,李勃;红富士苹果套袋后果皮中花青苷积累与酚类物质代谢的关系[J];落叶果树;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