脯氨酸对猪精液常温保存效果的研究
【摘要】:猪精液在常温保存中,伴随着能量的消耗,会有活性氧自由基累积,降低精液品质,影响精液保存效果。实践生产中,外源添加保护剂可以延长猪精液的保存时间,改善精液品质。本试验通过在猪精液常温保存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脯氨酸,使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荧光显微镜、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蛋白质免疫印迹等方法,探究脯氨酸对猪精液常温保存效果的影响和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猪精液常温保存过程中添加脯氨酸,可以改善猪精液的保存效果,且脯氨酸的最佳添加浓度为75 mmol/L。常温保存第五天,75 mmol/L处理组可以提高精子活率和运动精子所占百分比(P0.05),处理组精子质膜和顶体完整率、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表明脯氨酸对猪精液常温保存具有保护作用。2.在猪精液常温保存第五天,75 mmol/L处理组精子细胞内氧自由基(ROS)水平和脂质过氧化(LPO)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水平、精子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5 mmol/L处理组精子细胞凋亡程度低于对照组,表明脯氨酸可能通过自身的抗氧化能力在猪精液常温保存过程中发挥作用;同时,75 mmol/L处理组精液AT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及精子细胞中脯氨酸脱氢酶的存在,表明脯氨酸可能参与了精子细胞代谢,为猪精液常温保存过程提供了ATP。3.在猪精液中外源加入过氧化氢37℃孵育2 h,精子活率、运动精子所占百分比等CASA检测得的猪精子细胞动力学参数以及质膜和顶体完整率、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精子细胞LPO水平和ROS含量明显上(P0.05),75 mmol/L脯氨酸处理后,CASA检测得的猪精子细胞动力学参数明显提高(P0.05),处理组精子细胞质膜和顶体完整率、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PO水平和ROS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进一步说明脯氨酸可能通过自身的抗氧化能力对猪精子起到保护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脯氨酸可通过自身的抗氧化能力对猪精液的常温保存发挥保护作用,且最佳添加浓度为75 mmol/L;同时,脯氨酸也有可能参与了精子细胞的代谢,为细胞的存活提供ATP,延长精液保存时间,改善精液保存品质。
|
|
|
|
1 |
尼玛;晋美多吉;赖可;陈晓英;谭占坤;任子利;;羧甲基纤维素钠对4℃保存藏猪精液指标的影响[J];养猪;2017年04期 |
2 |
胡传活;许春荣;陆媚;韦干显;刘德玉;王英群;彭夏云;韦永强;;黄芪多糖对猪精液低温保存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15年01期 |
3 |
许春荣;陆媚;刘德玉;李铭;彭夏云;胡传活;;猪精液4℃低温保存技术的研究[J];畜牧与兽医;2015年05期 |
4 |
彭夏云;陆媚;许春荣;刘德玉;李铭;胡传活;;茶多酚对猪精液低温保存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07期 |
5 |
;英首相访华第一单:卖猪精液和种猪[J];猪业观察;2014年01期 |
6 |
江小云;;猪精液“六怕”[J];湖南农业;2013年01期 |
7 |
赵红梅;;获取优质猪精液的技术要点[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0年05期 |
8 |
王冬宝;猪精液不同方式保存活力观测[J];养殖技术顾问;2002年12期 |
9 |
冯炳志;;猪精液简易保存法[J];辽宁畜牧兽医;1987年05期 |
10 |
贺文杰;;猪精液常温保存不同释稀液比较试验[J];河南农业科学;1987年02期 |
11 |
S.G.Revell;许怀让;;长时间保存猪精液的展望[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1987年02期 |
12 |
张文升;;猪精液常温简易保存法[J];宁夏农林科技;1987年03期 |
13 |
贺文杰;猪精液常温保存不同稀释液保存效果的比较试验[J];中国畜牧杂志;1988年01期 |
14 |
彭毅,汤胜强,王志强,陈文章,陈红颂;猪精液常温保存试验及其应用[J];中国畜牧杂志;1988年06期 |
15 |
叶常竹,王玉珍,朴顺官,李淑坤,李泠,王全泰,张文,刘金,郑昌龙;猪精液冷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简报[J];黑龙江畜牧兽医;1988年06期 |
16 |
刘庆;安秀敏;胡海军;李兆喜;刘志昌;;猪精液冷冻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科技;1988年02期 |
17 |
顾根良;猪精液离心低温保存技术的探讨[J];中国畜牧杂志;1989年02期 |
18 |
贾莉;猪精液的细菌污染监测试验[J];中国畜牧杂志;1989年02期 |
19 |
黄全成;;猪精液冷冻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J];甘肃畜牧兽医;1989年06期 |
20 |
邓强强;吴志勇;蔡新园;张志宁;;猪精液冷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试验初报[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198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