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海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湿地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它被称为地球上最丰厚和生态稳定的景观之一。合理规划和设计湿地景观,能够调整湿地周围的气候,改善湿地的景观。本文以广东南海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相关湿地公园的文献资料被用作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通过多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广东南海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的现状场地、动植物资源、植物分布、以及场地的优劣势等进行现场调研。通过对国内外湿地公园案例及相关理论实践进行讨论和研究,将湿地公园各类文献资料作为理论基础,分析和探讨出湿地规划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本文希望通过对广东南海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进行规划,对未来湿地公园的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其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提供借鉴的价值。本文主要研究成果有:(1)了解湿地公园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的研究概况,提出自己的研究内容以及方法,进行湿地公园的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建成的湿地公园的案例分析,对比国内湿地公园设计的差异,总结我国湿地公园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分析发掘改进的方法,提出改进意见,为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2)研究对湿地公园的区域条件、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做了详细的调查说明。在布局方面,结合公园独特的环岛形态以及自身的条件,对湿地公园的建设进行总体的构思,提出建设的总体布局,划分了五大功能区,分别是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宣教展示区、管理服务区;(3)研究根据前期的功能分区划分,分区对植物进行了规划设计,营建“河流水面-沉水植被-挺水植被-湿生草地”的植被序列。挺水植物主要种植水葱、水莎草、梭鱼草、茳芏、野慈姑、菖蒲、香蒲、水龙、芡实、芦苇、再力花等;浮水植物主要种植雨久花、满江红、水鳖、浮萍、槐叶萍;沉水植物主要种植微齿眼子菜、黑藻、金鱼藻、穗状狐尾藻和轮叶狐尾藻等。(4)本研究对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与恢复进行了规划,对湿地水岸、水质、水量、栖息地进行了详细的保护规划;对湿地水体、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湿地景观进行了详细的恢复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