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光照和添加有机物料对水稻根际土壤铁还原过程的作用效果

纪良  
【摘要】:水稻土淹水后,由于受热力学原理控制从而发生着一系列的化学及生物学反应,其中Fe(III)还原过程是厌氧环境下电子传递链末端最重要的过程。淹水水稻土中的异化铁还原过程是微生物介导的生物化学过程,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重金属的还原和沉淀、放射性物质的迁移转化和抑制甲烷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铁是土壤中氧化还原敏感金属,由于根系的存在,根际被认为是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区域。根际是水稻根系和土壤紧密接触的特殊土壤微区,由于水稻的根系泌氧作用,存在着许多兼氧和好氧微区;并且根系分泌物与根系泌氧能改变根际土壤环境的pH值、氧化还原状况。此外,在水稻不同的生长期,根系泌氧量与释放的根系分泌物也有所不同。因此在不同水稻生长时期,水稻根际土壤的铁还原能力及特点与非根际土壤会有所不同。本研究采用水稻根袋土培方法,采集我国不同植稻区水稻土,探究水稻根系泌氧条件下不同水稻土根际与非根际铁还原能力;通过控制水稻光照条件,研究光照周期对根际土壤中铁还原的影响;通过外源添加不同量生物有机肥,研究有机质厌氧发酵过程对Fe(III)还原及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合16S rDNA PCR的酶切分型技术,探究生物有机肥添加量对水稻根区与非根区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根系泌氧可提高根际土壤Fe(II)氧化能力,且随着水稻生物量增大而Fe(II)氧化作用逐渐增强。不同水稻土理化性质差异也使得根际铁还原能力的相差,表现为土壤Fe(II)逐渐被氧化,或Fe(III)还原受到抑制。非根际铁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现Fe(II)浓度上升、Fe(III)浓度下降的趋势。栽培体系中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脱氢酶活性逐渐上升,非根际土壤脱氢酶活性总体大于根际;脱氢酶活性的大小与土壤类型关系密切。三种水稻土淹水后非根际pH逐渐上升并趋近于中性;根际土壤pH总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而QL水稻土在水稻栽培36d后pH逐渐上升并趋近于非根际水平。土壤脱氢酶活性是影响铁还原能力的因素之一,且pH值可调控脱氢酶活性。脱氢酶活性与Fe(II)浓度显著正相关,与pH值极显著正相关。(2)持续光照条件下根际土壤中Fe(II)浓度明显下降,表明光照可促进水稻根系泌氧能力。暗光阶段根际土壤Fe(III)还原能力持续增加,Fe(II)浓度逐渐上升,在暗光12h周期可达到与非根际土壤相近的水平。根系泌氧能力随水稻生长期的延长逐渐提升,光照12h周期内根际土壤的铁氧化量呈上升趋势。非根际土壤中铁含量不受水稻光照周期调控,土壤Fe(II)浓度总体大于根际,Fe(III)浓度小于根际。(3)添加生物有机肥可促进非根际土壤Fe(III)的还原能力,并抑制根际Fe(II)的氧化,而随着水稻生长期延长差异明显减小。微生物利用生物有机肥为发酵底物可提升土壤中脱氢酶活性,且随生物有机肥添加量增大其活性逐渐提升。生物有机肥的使用可提升土壤pH值,根际pH值变化量较非根际更为显著,可明显改善水稻生长过程中根际土壤的酸性环境。(4)水稻根区微生物多样性明显大于非根区,使用生物有机肥可使土壤中细菌的多样性降低。随着生物有机肥使用量的增大,根区土壤细菌的多样性逐渐降低。但在非根区土壤中,1%施用量对细菌多样性的降低作用大于3%施用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何昊;唐白露;王华堂;;土壤中的草甘膦对枳苗生长及根际土壤有机酸、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J];中国南方果树;2022年02期
2 刘泽淼;王海燕;李洋;李雪;史雅婕;杨丽锦;杨霄;郑成淑;孙霞;;外源芍药内酯苷对芍药生长发育及根际土壤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22年05期
3 杨航;祁娟;刘文辉;刘艳君;宿敬龙;李明;;异龄老芒麦根际土壤中脂肪酸类物质检测及根际土壤的自毒效应研究[J];草地学报;2021年01期
4 罗扬;刘书影;周柳婷;白莹;陈军;林文雄;吴则焰;;连栽杉木根际土壤镰刀菌属真菌群落变化规律[J];生态学杂志;2020年09期
5 卢许波;赵阳;德吉央金;格桑卓玛;德吉;;拉萨扎叶巴沟瑞香狼毒根际土壤细菌的分离与鉴定[J];广东农业科学;2016年10期
6 田苗;房敏峰;黄建新;;根际土壤微生物变化对西洋参种植的影响[J];生物学杂志;2011年05期
7 陈微微;陈传奇;刘鹏;徐根娣;何芳;范铭;池慧;;荞麦和金荞麦根际土壤铝形态变化及对其生长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7年01期
8 左华清;王子顺;;柑桔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特性[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9 马义兵,鄢来斌,张福锁;根际土壤化学研究进展[J];土壤;1993年05期
10 崔亮;KRISTIINA Laanemets;刘冠求;TERJE T?htj?rv;MATI Koppel;万博;孟令文;;控施氮肥对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22年01期
11 玄志友;;草甘膦影响枳苗生长及根际土壤环境[J];中国果业信息;2022年05期
12 陈海生;刘守平;梁国钱;何道根;;3种西兰花种植方式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研究[J];核农学报;2021年06期
13 华羚淇;宁静;曾红;;苦参碱对番茄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J];塔里木大学学报;2021年03期
14 侯贻菊;吴晓悦;张喜;崔迎春;谢涛;;林木根际土壤研究进展[J];贵州林业科技;2019年04期
15 韩敏敏;李蜜;高程海;陈秋琪;陈春棣;钟振国;易湘茜;;海南西海岸4种真红树植物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20年02期
16 李丹丹;杨军;杨武年;郭俊娒;杨俊兴;郑国砥;万小铭;陈同斌;;八宝景天–柑橘间作降低柑橘根际土壤镉含量以减少对镉的吸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学江;喻大昭;汪华;;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与土传病害响应洪水水淹后的变化规律初探[A];植物病理科技创新与绿色防控——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1年
2 王固浩;文钟灵;朱翔;汤程贻;庞延军;杨荣武;戚金亮;陆桂华;杨永华;;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对根际土壤原核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的比较分析[A];江苏省遗传学会2017年学术研讨会——“技术创新与遗传学发展”论文摘要集[C];2017年
3 王燕;孙涛;王训;王永敏;王定勇;;根际土壤中汞甲基化与去甲基化作用双同位素示踪研究[A];重庆市第二届生态环境技术大会暨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4 潘华奇;张淼;刘丽;王楠;胡江春;窦德强;王书锦;;牛蒡根际土壤致害菌Fusarium solani分离鉴定[A];微生物实用技术生态环境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龚玉莲;杨中艺;;两个蕹菜镉积累典型品种的根际土壤化学特征[A];“第四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赵华;谷岩;孔垂华;;水稻化感品种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A];中国第二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作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宋垚;高燕;蒋昌华;叶康;;不同分离培养基对检测牡丹根际土壤细菌种群多样性的影响[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8 候晓丽;;根际土壤实施钻孔通气法对改善城市街路绿化树生长势衰弱的实验研究[A];全国园林植保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常瑞恒;常泓;;生物替代对黄顶菊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及真菌多样性的影响[A];泛环渤海地区九省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杨永强;付庆灵;陈星宇;邢志强;朱俊;胡红青;;水稻根表和根际土壤铁膜对砷吸收的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摘要集[C];2018年
11 杨晓燕;金辉;李秀壮;辛爱一;许立红;秦波;;青藏高原紫花针茅根际土壤及根内真菌鉴定及产生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评估[A];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12 梁艳琼;吴伟怀;李锐;郑肖兰;郑金龙;习金根;贺春萍;易克贤;;热带作物根际土壤解磷微生物筛选鉴定及其生防效果评价[A];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13 叶波平;王治维;窦莹颖;祝兴伟;张少华;李明月;常敏;;红海榄根际土壤中的烟曲霉F3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4 牛红榜;刘万学;万方浩;刘波;;紫茎泽兰根际土壤中优势细菌的筛选鉴定及拮抗性能评价[A];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5 原红娟;谭志远;冯广达;谢小林;薛东;朱红惠;;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越南不同植被根际土壤中粘细菌的多样性[A];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6 张铭铄;韩明渠;王建宇;林榕姗;王冰;周波;;四川凉山州烟草根际土壤中功能微生物筛选[A];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7 孙艳梅;张楠楠;李宝珍;刘景辉;袁红莉;陈文新;;苜蓿与老芒麦间作及间作接种根瘤菌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8 向立刚;郭珍妮;汪汉成;蔡刘体;余知和;;健康与感染黑胫病烟株根际土壤与茎杆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A];多彩菌物 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9年
19 王娟;刘东平;丁方丽;李嫚;张忠良;史洪中;申顺善;;绿针假单胞菌HG28-5对辣椒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A];河南省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十次、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7年
20 王开玲;李飞腾;马瑞;王钰;徐颖;郝凌云;;香港米埔红树林植物根际土壤细菌的抗植物致病菌活性成分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平原;沙枣接种AM真菌和共生固氮放线菌对盐胁迫的响应[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2 虞璐;生物质炭对酸化土壤的改良效应及其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9年
3 李孟芝;三七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20年
4 杨倩;黄土高原保护性耕作下轮作系统根际土壤质量及其微生物机制[D];兰州大学;2013年
5 李奕林;不同水稻品种根际土壤硝化特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6 吴晓宗;烟草青枯病发病对植烟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D];郑州大学;2020年
7 赵柏霞;蔬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拮抗菌调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8 冯雷;减氮配施生物炭对棉花根际土壤环境及根系发育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
9 陆茜;杨树连栽对根际土壤环境演变的影响及其自毒效应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6年
10 应益昕;人参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11 韩晓阳;茶树根际土壤氨氮转化菌的分离、鉴定及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12 张浩;Hansschlegelia Zhihuaiae S113降解玉米根际土壤中除草剂苄嘧磺隆残留的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
13 莫平;锰矿、锑矿区构树根际土壤和不同部位放线菌多样性[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1年
14 Muhammad Shoaib Rana;长期施钼对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磷素转化特征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20年
15 张延旭;西部煤炭开采对土壤环境影响及微生物修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16 塔希尔(Malik Tahir Hayat);五氯酚在根际土壤中的积累、分布、消减行为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7 丁自立;抗耐镉、铬重金属菌株筛选及水稻根际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18 焦海华;大港油田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其根际微生物群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19 林茂兹;太子参连作障碍及其分子生态学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0 崔翠;渭北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核桃根际土壤及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丁令智;大兴安岭北部主要树种根际土壤碳氮形态及土壤酶活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2 张传进;磁处理对豌豆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9年
3 阮晓佳;不同林型等4种因素对林下参皂苷与氨基酸累积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9年
4 伏笑融;沙棘植物根际土壤中参与氮素循环的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
5 纪善博;Cd~(2+)、Pb~(2+)胁迫对三种国产桫椤生长生殖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6 陈倩;燃煤电厂周边农作物和根际土中汞的分布和富集特征[D];浙江大学;2019年
7 孙峰;芒草内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分析及其促生特性测定[D];南阳师范学院;2019年
8 樊祖清;不同调控措施对烟草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9年
9 林玥;保护性耕作对大豆田土壤养分及其根瘤菌群落多样性影响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10 林颖;水稻根际土壤铁还原微生物的丰度及多样性变化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11 柳旭;云南省三种入侵植物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12 纪良;光照和添加有机物料对水稻根际土壤铁还原过程的作用效果[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13 赵世超;四种荒漠珍稀植物根际土壤功能菌株的分离筛选及其促生作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14 陈倩倩;烟草根际土壤拮抗放线菌SA74菌株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9年
15 丁柳屹;γ-HCH对覆膜苜蓿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9年
16 杨杰;亚热带红壤不同施肥处理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硝化及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17 李欣玫;安西极旱荒漠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8年
18 李洋;克隆整合对异质光照下白夹竹根际土壤氮素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19 郭瞻宇;镉、锌耐性芥菜品种筛选及其耐受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20 姚华开;间种不同科属蔬菜对茄子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不要盲目给树木挂“吊瓶”[N];蚌埠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