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种质资源表型精准鉴定
【摘要】:本文研究全国甘蓝型油菜代表性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品种评价、材料改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选取生产中推广面积较大的主栽品种及少量新育成品种62份,用甘蓝型油菜品种鉴定技术规程NY/T2468-2013选定的47对SSR标记进行基因分型;分别按照品种来源和适宜种植区域比较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另外研究甘蓝型油菜大量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表型间的关系,为黄淮区油菜育种提供优异种质;对827份种质资源进行表型精准鉴定,分析17个表型的变异、分布及遗传多样性,利用相关、R型因子聚类、主成分、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表型间的关系,遴选与产量关系密切的核心表型,利用这些表型选择优异种质。主要结果如下:(一)62份油菜品种中四大冬油菜区来源的样品遗传多样性都为中度丰富,由高到低依次为长江中游区、黄淮区、长江上游、下游区样品;通过等位变异分析找出了各区的特缺等位变异,黄淮区为4个,找到携带该特缺等位变异的品种;聚类分析表明长江上游和下游区样品、黄淮区和长江中游区样品亲缘关系较近,黄淮区与长江下游区样品亲缘关系最远。各适宜种植区域样品的遗传多样性都为中度丰富,由高到低依次为广适品种、长江中游区、黄淮区、上游区、下游区、春油菜区;通过等位变异分析找出各适种区样品的特缺等位变异,黄淮区为2个,找到携带此特缺等位变异的品种;广适品种有10个高频率等位变异在黄淮区样品中频率很低,在其中找出携带此等位变异的品种;系统聚类将广适品种和长江中游区样品聚为一类,黄淮区样品与广适品种的亲缘关系位于长江中、上、下游区之后,亲缘关系较远。(二)827份种质资源各表型变异范围广;株高和小区产量的频次分布为正态分布,其它表型近似正态分布;Simpson、Shannon、Pielou均匀度和Brillouin多样性指数表明各表型的遗传多样性高度丰富。偏相关分析表明小区产量与株高、千粒重、单株籽粒产量之间有显著净相关。R型聚类表明初花期、终花期、成熟期、生育日数之间关系较近;株高、主轴有效长度、主轴有效角果数、有效分枝高度之间关系较近;单株籽粒、生物产量之间关系较近;其它表型之间关系较远。6个主成分可解释74.5%的方差贡献,第一主成分中株高、有效分枝高度、初花期、生育日数、主轴有效长度、成熟期、终花期7个表型载荷较大。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与小区产量关联度高的表型为单株籽粒产量、株高、单株生物产量、主轴有效角果数、有效分枝高度、收获指数,与简单相关结果基本一致。选出多份适宜黄淮区利用的综合性状好及表型特异的种质。
|
|
|
|
1 |
陈锋;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松;;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
2 |
伍宁丰,李汝刚,伍晓明,朱莉,范云六,钱秀珍;中国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子标记[J];生物多样性;1997年04期 |
3 |
丁厚栋;张尧锋;余华胜;林宝刚;张冬青;;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聚类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9年S1期 |
4 |
林宝刚;丁厚栋;张尧锋;余华胜;张冬青;;国外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J];中国种业;2010年04期 |
5 |
雷伟侠;范志雄;阮怀明;;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性状相关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9年02期 |
6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年第11卷总目次[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年06期 |
7 |
吴景栋;刘生财;杨盛春;魏英辉;赖钟雄;罗银华;饶学雄;张锐;吴高杰;;30份莲种质资源的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J];长江蔬菜;2011年16期 |
8 |
刘玉洋;卢江杰;王慧中;王志安;陈建钢;闵会;;浙麦冬主产区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J];浙江农业科学;2017年12期 |
9 |
孟金陵,田志宏,傅廷栋,钱秀珍;用RFLP标记分析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J];遗传学报;1996年04期 |
10 |
邹奕;吴则东;兴旺;邳植;崔平;;甜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中国糖料;2018年05期 |
11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8年第19卷总目次[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8年06期 |
12 |
娄丽娜;王辉;王成;苏小俊;;腌制萝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J];江苏农业学报;2013年06期 |
13 |
马琳;刘海珍;陆徐忠;倪金龙;张小娟;杨剑波;;130份甘蓝型油菜种质分子身份证的构建[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3年03期 |
14 |
金文林,郭蓓,文自翔,李囡,濮绍京,赵波;野生小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4年02期 |
15 |
李施蒙;;西藏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J];西藏农业科技;201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