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舌草提取物对L1210细胞的作用及其毒性研究
【摘要】:
白血病是由于白血病病毒、机体免疫缺陷、遗传因素及特殊化学毒物启动原癌基因等病因
综合作用于机体,引起分化过程中的白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而发生的一种危害人类和动物的恶性
肿瘤。在治疗白血病过程中,容易产生药物毒副作用和多药耐受性,因而抗白血病药物尤其是
植物性抗白血病药物的筛选成为肿瘤药理学和毒理学的重要任务。从多角度系统地研究狗舌草
(Tephroseris kirilowii Turcz.Holub.)有效部位及其抗淋巴性白血病效果和毒性,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利用淋巴性白血病L1210细胞,建立体内外试验模型,以抗癌药物环磷酰胺为阳性
药物对照,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同时设立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和狗舌草的生物碱成分之一
单猪屎豆碱分别作为参照,在狗舌草的不同提取物中,筛选出抑制L1210细胞的有效部位,对
该有效部位抗淋巴性白血病效果及其LD_(50)、长期毒性、蓄积性、致突变性和致畸胎性等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
狗舌草于1999年8月采自陕西省陇县关山牧场,经中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鉴定,阴干,粉
碎,贮存于干燥阴凉处备用。用植物化学成分分项预试法和圆形滤纸层析法检查发现,狗舌草60%
乙醇提取物主要含有醇溶性生物碱、水醇兼溶性生物碱及黄酮类化合物。L1210荷瘤DBA/2小
鼠生命延长率测定、腹围测定、白细胞象和骨髓象检查等试验发现,该提取物能延长L1210细
胞荷瘤鼠的生存时间(p<0.01),使荷瘤鼠腹围增加减慢(p<0.01),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幼淋巴细
胞和淋巴细胞比例以及骨髓中淋巴母细胞、幼淋巴细胞及淋巴细胞比例下降(p<0.01,p<0.05),
证明狗舌草60%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体内抗淋巴性白血病效果。
通过L1210细胞的复苏、传代和冻存及其用药前后生长曲线测定和L1210细胞染料排斥试
验,发现L1210细胞在体内和体外均容易培养、传代,狗舌草60%乙醇提取物能够使L1210细
胞倍增时间增加(p<0.01),增殖减缓(p<0.01),台盼蓝拒染率降低(p<0.01)。证明狗舌草60%乙醇
提取物能够明显降低L1210细胞的增殖速度和细胞活力。
在狗舌草60%乙醇提取物诱导L1210细胞分化试验中,进行了体外L1210细胞形态学观察
和小鼠L1210细胞体内诱导分化试验,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进一步发现该提取物在体内和体
外均能够抑制L1210细胞增殖并向淋巴细胞方向分化,其机制是该提取物使L1210细胞周期动
力学发生明显变化,妨碍了DNA的代谢,细胞群主体分布于DNA合成静止的G1/G0期,延缓
了细胞分裂周期进程,进而改变L1210细胞的分化方向并使之分化为淋巴细胞。
在狗舌草60%乙醇提取物诱导L1210细胞凋亡试验中,进行了体外L1210细胞凋亡形态学
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诱发L1210细胞凋亡效应等试验,发现该提取物具有明显诱导L1210
细胞凋亡的作用。通过细胞形态观察和比较,发现L1210细胞凋亡的发生与文献报道不完全相
同,其过程为:在药物的作用下,L1210细胞首先沿细胞膜表层形成若干个小泡,并逐渐增大,
当其中某一个或几个小泡出现小孔,则细胞浆随小孔溢出,同时细胞开始皱缩。待细胞浆基本
流尽以后,小孔关闭,核染色质断裂,沿核膜边集,并最终断裂、聚集成为数个颗粒、团块,
n 中文摘要
核膜皱缩、崩解后,包裹染色体片段弥散于稀薄的胞浆中。完整但失去细胞浆支持的细胞膜,
裹着基本未受损伤的细胞器,紧贴细胞核,构成凋亡小体。采用 Annexin V-FITC/PI双染法进
行流式细胞术分析L1210细胞凋亡,发现Armexin V-FITC+/PI-细胞增加,说明该提取物能够引
起L1210细胞发生早期凋亡。诱导L1210细胞凋亡是狗舌草60o/o乙醇提取物抗淋巴性白血病的
主要机制之一。
利用雌性BALBlc-C小鼠,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途径,利用改良寇氏法测得狗舌草60%乙
醇提取物的LD。为791.22士170.17wi,95%可信限为639.15~979.49mg/kg。
在狗舌草60%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的长期毒性试验中,临床观察发现狗舌草60%乙醇提取物”
各组小鼠均无死亡,临床表现正常。至试验末期,狗舌草60%乙醇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平均体
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各组小鼠剖杀检查未见眼观变化,肝脏、心脏、
肾脏和肺脏等病理组织学变化均为阴性。
蓄积试验表明狗舌草60%乙醇提取物无蓄积毒性。采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检验法
进行致突变试验发现,狗舌草60%乙醇提取物组与阴性对照组微核率无差异显著性(p>0.05)。
致畸胎性试验发现狗舌草60%乙醇提取物未导致可辨的外观畸形,对供试BALB/c.C小鼠
的生殖机能也无不良影响(p>(.05)。
|
|
|
|
1 |
司红丽,王建华,王跃虎;狗舌草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毒性试验[J];畜牧与兽医;2003年07期 |
2 |
陈进军,王建华,聂芳红;狗舌草中PAs对大鼠毒性的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1999年02期 |
3 |
孔庆波,陈进军,王建华;狗舌草化学成分及其抗淋巴性白血病效果试验[J];中国农学通报;2004年04期 |
4 |
陈进军,王建华;早花期和盛花期狗舌草中双稠吡咯啶生物碱对大白鼠的毒性试验[J];中国兽医科技;1998年10期 |
5 |
陈进军,孔庆波,王建华,冯平,弥胜利,史志诚;狗舌草抗淋巴性白血病有效部位的急性毒性[J];动物医学进展;2004年02期 |
6 |
陈进军,王建华,薛登民;猪狗舌草中毒的病理学研究[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7 |
王建华,王跃虎,司红丽;狗舌草生物碱成分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8 |
陈进军,王建华;狗舌草中毒猪血液中吡咯代谢物的测定[J];畜牧兽医学报;2002年01期 |
9 |
R.D.White;刘鑫;;绵羊日粮中铜和钼对美狗舌草毒性的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1986年04期 |
10 |
周顺玉;陈利军;马俊义;尹健;;狗舌草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
11 |
陈进军,王建华;狗舌草提取物体内抗L1210白血病效果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08期 |
12 |
陈进军,王建华,史志诚;狗舌草提取物对L1210细胞的体外作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3年06期 |
13 |
聂芳红;陈进军;王建华;史志诚;;狗舌草提取物的长期和蓄积毒性及特殊毒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14 |
叶剑秋;;小庭园植物推荐 倒提壶[J];园林;2008年02期 |
15 |
;不宜喂兔的草料有哪些[J];甘肃畜牧兽医;1990年03期 |
16 |
张义君;;害人的杂草[J];生命世界;1980年05期 |
17 |
;兔子不能吃的菜与草[J];林业与社会;2000年05期 |
18 |
周学斌;李宽阁;申龙范;高翊;;怎样给兔选择饲料[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7年11期 |
19 |
朱广凯;;喂兔“可”与“不可”[J];农家科技;2007年12期 |
20 |
稼正;;让羊群清理残留炸药[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