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横脊叶蝉系统分类

杨玲环  
【摘要】: 本文是关于中国横脊叶蝉形态、分类、系统发育、地理分布和区系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论文。 文章详述了横脊叶蝉亚科分类的历史沿革、国内外研究概况、地理分布、经济意义、分 类特征及研究方法;形态学术语基本遵从张雅林(1990)和李子忠(1996);鉴定标本均为针 插叶蝉成虫态的雌雄标本,雄性外生殖器解剖采用常规方法,准备好的外生殖器标本在 TX820104体视显微镜下观察鉴定,OLYMPUS PM—10AD显微镜下绘图,外部形态特征在 Nikon AFX—Ⅱ体视显微镜下绘图。 区系分析方面,总结了中国横脊叶蝉亚科现有的1族、20属、128种的属级和种级区系 分布情况,发现中国20属、128种横脊叶蝉大部分分布于华中和华南。由于地理上的自然阻 隔,台湾、海南和西藏具有较多的特有种属,其中以台湾为首。 系统发育分析方面,叙述了支序分析的步骤。选用了44个分类特征,应用支序分析计算机 软件Hennig86首次研究了中国横脊叶蝉亚科20个属、长胸叶蝉族Signoretiini长胸叶蝉属 Signoretia及外群大叶蝉属 Cicadella共22个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并分析了所选特征的可靠性。 结果表明:1)长胸叶蝉属在所有的15个树上均位于树的根部而与该亚科其它属平行,不应属 于本亚科;2)横脊叶蝉亚科仅有1个族,即横脊叶蝉族。中国目前已知20个属,这些属可归 纳为三个组,即横脊叶蝉组、锥头叶蝉组和片脊叶蝉组。其中横脊叶蝉组包括横脊叶蝉属 Evacanthus Le Peletier & Serville、刺茎叶蝉属Spinopenus gen.n.、冠垠叶蝉属Boundarus Li et Wang、锥茎叶蝉属Subulatus gen.n.、长突叶蝉属Process Huang和斜脊叶蝉属Bundera Distant; 锥头叶蝉组包括狭顶叶蝉属Angustella Li et Wang、脊额叶蝉属Carinata Li et Wang、角突叶蝉 属Taperus Li et Wang、锥头叶蝉属Onukia Matsumura、凸冠叶蝉属Convexana Li、拟锥头叶蝉 属Onukiades Ishihara和锥顶叶蝉属0nukiana gen.n.;片脊叶蝉组包括楔叶蝉属Cunedda Distant、 片脊叶蝉属Pythamus Melichar、翘头叶蝉属Dussana Distant、皱背叶蝉属Striatanus Li et Wang、 突脉叶蝉属Riseveinus Li和弯头叶蝉属Vangama Distant。但从树上看不出副锥头叶蝉属 ukia Ishihara的归类情况,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该亚科全世界现已知1族、23属、156种,中国目前已知1族、20属、128种。本研究 总共鉴定、整理和记述了中国横脊叶蝉亚科17属73种,建立新属3个,发现新种26个。其 中白斑狭顶叶蝉Angustella albonotata、黑背狭顶叶蝉Angustella nigrinota、周氏脊额叶蝉 Carinata Choui、短突脊额叶蝉Carinata brachyfurcata、倒钩脊额叶蝉Carinata barbulata、双突 脊额叶蝉Carinatabifurca以及片突横脊叶蝉Evacanthus longianus等7种已于1999年及2000 年另文发表。本文只记述新属3个,新种19个,中国新记录种4个,新组合3个,确认新异 名2个。具体如下: 新属:锥顶叶蝉属Onukiana gen.n.、锥茎叶蝉属Subulatus gen.n.和刺茎叶蝉属Spinopenus gen.n.。 新种:黑尾狭顶叶蝉Angustella pichacauda、黄色狭顶叶蝉Angustella flavescana、黑面斜 脊叶蝉B。小。川g止——、锯齿锥茎叶蝉砌切切。ye。。c。。、三斑锥茎叶蝉肘bUbM 0加acubl。、角突横脊叶蝉砌aca汕。co。ut。、腹突横脊叶蝉 Eva。n爪。venmpN。、多刺 横脊叶蝉 Evacanth。multopinos。、短刺横脊叶蝉 Evac。th。shormpinos。、张氏横脊叶蝉 Evacan功。zhmp、斑点锥头叶蝉口huha dobmacu切、墨脱锥顶叶蝉 Onu灯口na motuona、波带 片脊叶蝉卸汕——一pro—加—一、单枝突脉叶蝉肋e—加——一枷 幼一、双丝突脉叶蝉 Rlseve加us ibeec。。、刚毛皱背叶蝉 Senat。setan。、桑植角突叶蝉 Toper。saot加us拈、 刺茎角突叫蝉 Tperus muhapinosus、版纳角突叶蝉 Tprl’s bannaensls,spp.n。 中国新记录种:工字锥头叶蝉 Onukta burmanica Baker、双突拟锥头叶蝉 Onl,Kzaass connexia (Distant、斑翅楔叶蝉 C。edda stw。a Li et Webb和白脉楔叶蝉 Cunedda albovenosa Li et Webb,几rec.: 新组合:双突刺茎叶蝉 Spinopenus Ogumae(Matsumura)、双突拟锥头叶蝉 Onuhas connexta(Distant)和黄氏斜脊叶蝉 B。dera tengChihwt n.co。h。 新异名:梵挣横脊叶蝉厂.血…吟删一*和白斑横脊叶蝉厂V口c*n晌—口乃——一Uhd*d以 Shen,1997,syn.几。 论文后面附有地理分布、系统发育、形态特征及种类特征图98幅。 新种模式标本分别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NWSUAF)、中国科学院动物所 (IZAS)、大津自然博物馆(TJNM)、中国农业大学(CAU)、中山大学(ZSU)、南开大学(NKU)、 贵州大学(6*U)、白水江自然保护区(88川R)和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SMNN)。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子忠;中国长胸叶蝉属一新种记述(同翅目:横脊叶蝉亚科)[J];昆虫分类学报;1995年S1期
2 李子忠;横脊叶蝉属一新种记述(同翅目:横脊叶蝉科)[J];昆虫学报;1985年04期
3 李子忠,汪廉敏;横脊叶蝉亚科五新种(同翅目:叶蝉科)[J];昆虫分类学报;1996年02期
4 李子忠,汪廉敏;中国横脊叶蝉亚科二新属三新种(同翅目:叶蝉科)[J];昆虫分类学报;1995年03期
5 陈巧云,姜家良,林浩,邹柏祥,唐振华;黑尾叶蝉对有机磷的抗性及增效机制的研究[J];昆虫学报;1978年04期
6 葛钟麟,张正明;大叶蝉科一新属二新种(同翅目:叶蝉总科)[J];动物学报;1991年04期
7 俞晓平,胡萃;稻田生态系统中飞虱、叶蝉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和相互关系[J];科技通报;1997年04期
8 张雅林,段亚妮;中国新记录属——多脉叶蝉属及二新种记述(半翅目:叶蝉科:角顶叶蝉亚科)(英文)[J];昆虫分类学报;2004年04期
9 田润刚,张雅林,袁锋;四十五种叶蝉的染色体研究(同翅目:叶蝉总科)[J];昆虫学报;2004年05期
10 陈人禔;几种常见叶蝉产卵瓣形态的观察[J];昆虫学报;1964年04期
11 张雅林,周尧;零叶蝉属四新种(同翅目:叶蝉科、小叶蝉亚科)[J];昆虫分类学报;1988年Z2期
12 ;叶蝉卵褐腰赤眼蜂生物学特性及保护的初步研究[J];昆虫知识;1975年01期
13 李子忠;;贵州凹大叶蝉属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1984年01期
14 李子忠;中国缺突叶蝉属三新种(同翅目:叶蝉科)[J];动物分类学报;1995年02期
15 张雅林,陈波,沈林;中国脊翅叶蝉属种类记述(同翅目:叶蝉科)[J];昆虫分类学报;1995年S1期
16 张志涛,陈伦裕;三种飞虱、叶蝉鸣声的采集和分析[J];科学通报;1987年20期
17 詹根祥,王建国,沈荣武;楝白小叶蝉生物学观察及防治[J];昆虫知识;1995年06期
18 王瑞珍,马秀珍;乌叶蝉属一新种──黄斑乌叶蝉(同翅目:叶蝉总科,扁叶蝉科)[J];昆虫学报;1995年01期
19 陈祥盛,李子忠;中国隐脉叶蝉亚科系统发育的支序分析(同翅目:叶蝉科)[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年02期
20 杨集昆;滇西害竹的一种新叶蝉 (同翅目:大叶蝉科)[J];昆虫分类学报;1984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雅林;戴武;;中国叶蝉分类研究概况[A];当代昆虫学研究——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叶火香;韩宝瑜;;茶园间作柑桔杨梅和吊瓜对叶蝉及蜘蛛时空特征影响[A];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0年
3 王春明;安井秀;吉村醇;苏昌潮;翟虎渠;万建民;;水稻叶蝉抗性基因回交转育和CAPS标记辅助选择[A];全国作物细胞工程与分子技术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丁保良;李汉民;;江苏南京早石炭世锥石类[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5)[C];1984年
5 周明镇;张玉萍;尤玉柱;;云南几种乳齿象类化石记述[A];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七辑)[C];1978年
6 章松柏;吴祖建;段永平;王盛;林奇英;谢联辉;;水稻矮缩病毒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初报[A];第三次全国植物病毒和病毒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欧晓红;易传辉;;拟裸蝗属昆虫的系统发育及地理分布格局初探[A];当代昆虫学研究——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何振昌;丁秀云;赵颖;;沈阳发现重要天敌昆虫——稻佗头蝇(双翅目:头蝇科)[A];2004年辽宁农业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凌鹏;邹志文;余丽萍;王文明;夏斌;;肉食螨亚科属间系统发育的支序分析[A];第五届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尹長民;王洪全;雷慧質;;长沙地区高地预测灯下主要稻虫初步分析[A];中国昆虫学会1962年学术讨论会会刊[C];196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玲环;中国横脊叶蝉系统分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2 黄敏;中国小叶蝉族分类研究(同翅目:叶蝉科:小叶蝉亚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3 尚素琴;亚太地区缘脊叶蝉系统分类研究(同翅目:叶蝉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4 魏琮;世界秀头叶蝉亚科系统学研究(半翅目:头喙亚目:叶蝉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5 孙强;中国乌叶蝉亚科系统分类研究(半翅目:叶蝉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6 袁忠林;叶蝉科生物地理学研究(半翅目:头喙亚目)[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7 王春明;水稻RFLP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8 秦道正;中国小绿叶蝉族分类研究(同翅目:叶蝉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9 李正跃;云南烟田生态系统媒介害虫的生物学及其传毒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濮小英;球孢白僵菌孢子悬乳剂与亚致死浓度吡虫啉对几种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室内与田间协同防效评价[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武;中国圆冠叶蝉族分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2 江佳富;中国叶蝉亚科系统分类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2年
3 贺志强;中国铲头叶蝉亚科分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4 章松柏;水稻矮缩病毒的检测及部分基因的比较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5 王俊;河南省叶蝉分类与区系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4年
6 陈义群;两种拟隐脉叶蝉及其天敌的初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
7 刘振江;中国广头叶蝉亚科分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8 刘艳玲;中国叩甲科雄性外生殖器及系统发育和区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9 胡玉琴;中国蝗总科斑翅蝗科属级支序分析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10 姜吉刚;中国扁蜂科系统分类及生物地理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峻发;吐市下猛药消灭葡萄斑叶蝉[N];吐鲁番报(汉);2008年
2 付凡军 才买提;防治葡萄斑叶蝉 杀灭幼虫是关键[N];新疆科技报(汉);2009年
3 记者 杨峻发 通讯员 杨媚;葡萄斑叶蝉防治初战告捷[N];吐鲁番报(汉);2008年
4 通讯员 沈杰;吐鲁番市14.5万亩结果葡萄喜获丰收[N];人民政协报;2006年
5 记者 朱士燕;吐市发布葡萄斑叶蝉防治警报[N];吐鲁番报(汉);2007年
6 陈贵善;水稻黄矮病防治法[N];福建科技报;2006年
7 周扬;茶树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N];河南科技报;2007年
8 记者 杨峻发;吐鲁番市葡农乐着说“防效”[N];吐鲁番报(汉);2007年
9 永年县农业局植保站 杜自海 张建英 永年县农业局新能源处 姜广周;露地番茄常见病虫害与防治[N];河北科技报;2006年
10 记者 李蓓;轮作倒茬预防玉米三点斑叶蝉[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