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 DNA疫苗的研究

张强哲  
【摘要】: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严重威胁世界各地的养禽业,常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H5、H7亚型引起的高致病力禽流感是养禽业的一种毁灭性疾病。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是禽流感病毒的重要的保护性抗原,是构建DNA疫苗的首选基因。本实验对禽流感HA DNA疫苗做了研究,主要包括H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表达、HA DNA疫苗的BALB/C小鼠免疫和攻毒保护实验、HA DNA疫苗的SPF鸡免疫和攻毒保护实验等三方面的内容。 1.禽流感病毒H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表达。HA基因是禽流感病毒重要的保护性抗原基因。为了研究HA基因疫苗,用PCR扩增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将其克隆到质粒pcDNA4/HisMax和pRc/CMV上得到真核表达质粒pC4H5和pCMVH5。采用Tfx~(TM)-20、Superfect转染试剂和电转染法转染Hela细胞,转染后的Hela细胞经Western Blotting和血凝试验检测HA蛋白及其活性。结果表明,Superfect转染和电转染均能正确表达HA蛋白并具有生物学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HA和HA裂解的HA1和HA2,与禽流感病毒的HA、HA1、HA2蛋白的分子量一致。从血凝试验结果看,Superfect和电转染表达的HA均具有血凝活性,而经Superfect转染的pC4H5的表达量是pCMVH5的8倍,表明pC4H5是一高效的真核表达质粒。 2.HADNA疫苗的小鼠免疫和攻毒保护实验。将构建好的真核表达质粒pC4H5和pCMVH5采用电击和肌肉注射免疫小鼠,电击条件为电压200V/cm,脉冲数8个(+4,-4),脉冲时间40ms,质粒用量为30μg/只。第3周以相同的条件加强免疫一次,第5周用戊巴比妥(50mg/kg)麻醉小鼠,以10~(5.8)ELD_(50)的H5亚型的禽流感病毒经滴鼻进行攻毒。在实验期间进行了小鼠抗HA的IgG抗体、淋巴增值实验。CTL实验、CD4~+和CD8~+分型、IFN-γ及IL-4细胞因子等免疫指标的检测。结果为,电击组小鼠在第2周产生抗体,肌肉注射组在第4、5周产生抗体,电击组优于肌肉注射组,淋巴增值实验和CTL实验表明,第4周机体的细胞免疫被激活,攻毒后细胞免疫进一步活化。CD_4~+/CD_8~+比率及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2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呈现逐步升高趋势,2种质粒免疫鼠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构建的DNA疫苗能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 攻毒后,对照组小鼠在攻毒后第9、10d死亡,并且自始至终均能分离到病毒。而电击组和肌肉注射组小鼠均能获得保护,但电击组在攻毒后第5、7、16d肺脏中均分离不到病毒。肌肉注射组在第5d均能分离到病毒,第7d部分小鼠能分离到病毒,第16d分离不到病毒。结果表明,电击免疫明显优于肌肉注射,说明电击免疫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免疫方法。 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 DNA疫苗的研究 3.HA DNA疫苗的sPF鸡免疫和攻毒保护实验。我们采用30林岁只和50林留只两个 剂量,经肌肉注射和电击法免疫SPF鸡,每周检测SPF鸡的HA抗体,二免后第二周用 1价ZELDS。的HS亚型禽流感病毒攻毒。结果为,电击法免疫sPF鸡在第2周产生抗体, 再次免疫后抗体水平明显升高,50卜留只的肌肉注射组在第4周产生微量抗体。 攻毒保护结果为,30林岁只和50“g/只两个剂量的电击免疫组对鸡的保护率分别为 83.3%和100%,而肌肉注射组不能保护攻毒剂量的HS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攻击。说明电 击免疫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免疫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袁建琴;高斌战;;一株H9(N2)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徐晔;王恒安;姚火春;邱列群;陈家华;;禽流感病毒A/Duck/Shanghai/02/99(H9)H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李永强;孟庆文;冉多良;于康震;陈化兰;李贺;吴东来;;表达带His-tag的禽流感病毒HA基因杆状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及重组病毒的鉴定[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陈化兰,于康震,田国斌,唐秀英,卢景良;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克隆及其DNA疫苗的免疫原性[J];中国兽医学报;1997年06期
5 吴美芹;杨宾宾;孙强强;单虎;李明义;;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构建[J];中国动物检疫;2009年03期
6 孙金福;禽流感病毒与疫苗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年02期
7 李贺;马保华;孟庆文;;表达H7亚型禽流感HA基因杆状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及重组病毒的鉴定[J];中国动物检疫;2009年04期
8 姜永萍;张洪波;李呈军;步志高;邓国华;于康震;陈化兰;;HA基因密码子及表达载体优化的H5亚型禽流感DNA疫苗免疫保护效果比较[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6年03期
9 潘志明;唐丽华;程宁宁;黄金林;胡青海;焦新安;刘秀梵;;携带禽流感病毒DNA疫苗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的免疫效力[J];中国兽医科学;2007年02期
10 曹有才;丁玉林;解希帝;张秀美;胡北侠;许传田;步志高;王凤龙;;表达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的拯救[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年05期
11 张玉稳;柴洪亮;张苗;王建琪;华育平;;一株野鸭源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克隆及分子进化分析[J];野生动物;2010年06期
12 周雪媚;霍惠玲;佘锐萍;李永清;冯国民;章振华;王宏俊;;表达禽流感HA基因的重组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构建[J];华北农学报;2007年04期
13 薛峰;彭宜;顾敏;徐利军;张评浒;刘秀梵;;两株家鸭禽流感病毒H3N1亚型分离株的致病性及其表面糖蛋白基因序列分析[J];中国兽医科学;2006年08期
14 袁建琴;高斌战;宋宝敏;;H9N2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在昆虫/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15 费东亮;金宁一;马鸣潇;夏志平;鲁会军;金扩世;;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中的表达及检测[J];中国兽医学报;2006年04期
16 黎玉梅;邓国华;冉多良;熊蕊;陈化兰;;H5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克隆及表达[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年04期
17 袁建琴;高斌战;;一株H9N2型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的序列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18 成进;沙依兰古丽;崔尚金;李曦;巴特力;汪萍;符子华;巴格德力;;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新疆株H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中国兽医杂志;2008年03期
19 郑立运;王庆端;方先珍;江金花;;H_5禽流感病毒HA1基因原核表达及初步纯化[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0 牛学锋;罗琴芳;郭霄峰;;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细胞适应株细胞致病性和HA、NA基因序列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金美;童光志;王云峰;仇华吉;;抗禽流感病毒多表位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唐丽华;潘志明;程宁宁;张晓明;黄金林;胡青海;焦新安;;运送禽流感病毒DNA疫苗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的实验室免疫效力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姜永萍;张洪波;张平静;王全英;于康震;田国斌;陈化兰;;H7亚型禽流感DNA疫苗免疫保护效力研究[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郭霄峰;廖明;辛朝安;;禽流感病毒H_9N_2亚型HA基因5’端和3’端序列的测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会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张洪军;;禽流感后养禽业如何走出低谷[A];“科技进步推进畜牧业现代化”科技论文集[C];2011年
6 杨爱梅;陈福勇;;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克隆和测序[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会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单芬;郑煦灿;韦良孟;徐成刚;罗开健;任涛;辛朝安;焦培荣;廖明;;一株H5N2亚型鹦鹉源禽流感病毒分子进化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艳华;佟恒敏;于康震;;抗禽流感病毒中草药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高雪丽;;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的研究进展[A];2008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十一届肿瘤和第十二届免疫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何义林;叶冬青;;禽流感病毒对人类感染机制的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英;口蹄疫多表位DNA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2 张静;轮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脂质体DNA疫苗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3 王涛;嗜肺军团菌mip基因DNA疫苗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宋立强;异种同源钙激活Cl~-通道DNA疫苗对小鼠哮喘模型的防治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5 时阳;MAGE-1与IL-18共表达DNA疫苗的构建及体内外功能验证[D];吉林大学;2004年
6 郭瀛军;猪带绦虫囊虫病DNA疫苗的中试及免疫效力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7 张梦寒;汉城病毒M片段和汉滩病毒部分S片段核酸疫苗pEGFP-M-S的构建及基因免疫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8 焦解歌;猪Endoglin DNA疫苗诱导抗肿瘤血管生成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9 侯小强;促炎细胞因子及p53蛋白在哺乳动物禽流感致病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张文韬;基于量子点的禽流感病毒检测新方法探索[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强哲;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 DNA疫苗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2 张小荣;以减毒沙门氏菌运送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DNA疫苗及其免疫生物学特性[D];扬州大学;2003年
3 焦凤超;减毒沙门氏菌运送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口服DNA疫苗的免疫效力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4 邬成业;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河南分离株NP基因的原核表达及T细胞表位筛选[D];郑州大学;2010年
5 赵会连;不同处理和不同保存时间对重组(H5N1亚型,Re-5株)禽流感病毒效力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6 刘红彦;H9N2 AIV的NS1基因原核与真核表达及NS1蛋白对几种细胞凋亡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孙宇;禽流感病毒血凝素的分离纯化以及快速评估其宿主特异性方法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王建琪;禽流感野鸭源分离株H2N2亚型和H3N8亚型基因特征及遗传进化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左青山;共表达禽流感病毒HA5和HA9基因重组禽痘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10 林彬彬;禽流感病毒H9亚型福建分离株的全基因组测定及遗传演化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均珠;贵阳制定三项措施防范“人禽流感”[N];贵阳日报;2005年
2 新华社记者  卢苏燕;人类如何赢得与禽流感的赛跑[N];光明日报;2006年
3 颜亮;新年禽流感在全球卷土重来[N];经济参考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叶芳 通讯员 邹钦;多休息勤洗手 远离禽流感[N];广东科技报;2008年
5 黄显斌;对付禽流感:三十六计“走”为上[N];大众科技报;2005年
6 朱玉;禽流感还要“飞”多远?[N];科技日报;2005年
7 见习记者 杨茜;我市防控禽流感进入[N];嘉兴日报;2005年
8 张孟军;禽流感病毒H5N1正在突变[N];科技日报;2004年
9 李学梅;此次流感病毒并未发生大变异[N];北京日报;2007年
10 肖玮;首款抗禽流感中药面临难产[N];北京商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