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舌草总黄酮的提取及抗肿瘤作用研究
【摘要】:
通过对狗舌草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定性、定量及毒性试验,对狗舌草总黄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就其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
1.狗舌草总黄酮的提取利用冷浸法和热回流法从狗舌草粉中提取出总黄酮。狗舌草热回流浸膏的得率明显高于冷浸法,但其总黄酮得率却低于冷浸法。本试验采用冷浸法提取狗舌草中总黄酮。
2.狗舌草总黄酮定性试验结合滤纸显色反应和薄层色谱检测结果,推断狗舌草总黄酮中主要含有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醇类和异黄酮类等,结构可能主要含有无5-OH黄酮类、5-OH,4′-OH黄酮类、5-OH,4′-OH,3-OR黄酮醇类、4′-羟基黄酮醇或7,4′-二羟基黄酮醇等。
3.狗舌草总黄酮定量试验 以芦丁为标样,蒸馏水为空白参比对照,在波长510nm处进行比色测定狗舌草中总黄酮为5.711%,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
4.狗舌草总黄酮LD_(50)测定通过改良寇氏法,用腹腔注射给药测定狗舌草总黄酮对KM雌性小鼠的LD_(50)值为1392.52±94.62mg·kg~(-1),其毒性明显低于狗舌草60%乙醇提取物LD_(50)(791.22±170.17mg·kg~(-1))及狗舌草属植物中可能含有的生物碱单体LD_(50),属于低毒范围,因此可推断临床上狗舌草中毒主要由其中所含的双稠吡咯啶生物碱类物质引起,而与其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相关性不大。其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可能与狗舌草的抗癌活性有关。
5.狗舌草总黄酮对三种肿瘤细胞的作用 通过MTT比色法测定狗舌草总黄酮对L_(1210)、Hep-G_2和HCC细胞的抑制率(IR)。狗舌草总黄酮对三种肿瘤细胞的IR均随浓度升高而增高,说明其生长抑制率和浓度正相关。不同浓度狗舌草总黄酮对Hep-G_2的IR最小,为不敏感;100.0μg·ml~(-1)狗舌草总黄酮对HCC的IR为中度敏感,其余不同浓度均为不敏感;10.0μg·ml~(-1)和100.0μg·ml~(-1)狗舌草总黄酮对淋巴性白血病细胞L_(1210)的IR分别为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其中半数致死浓度IC_(50)为7.756μg·ml~(-1)。说明狗舌草总黄酮对L_(1210)有一定抑制作用,对肝癌细胞HCC及Hep-G_2作用不明显。
6.狗舌草总黄酮对L_(1210)细胞的体外作用研究 由细胞生长曲线和mPDT测定结果表明,当狗舌草总黄酮浓度为10.0μg·ml~(-1)时,L_(1210)细胞的生长缓慢,mPDT极显著增加(P<0.01)。当狗舌草总黄酮浓度为100.0μg·ml~(-1)时,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性,使L_(1210)细胞生长基本停滞。台盼蓝拒染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狗舌草总黄酮均可显著抑制L_(1210)细胞的活性,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活细胞率减少。其中10.0和100.0μg·ml~(-1)的狗舌草总黄酮可显著抑制L_(1210)细胞活性(P<0.01)。说明狗舌草总黄酮能够抑制L_(1210)细胞活性,且该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狗舌草总黄酮还可使细胞形态有变圆、聚集倾向,随着剂量的增加,L_(1210)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聚集现象加剧,有大量的细胞碎
ii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狗舌草总黄酮的提取及抗肿瘤作用研究
片出现。流式细胞术检测,10.0陀·ml一,狗舌草总黄酮(TF)引起s期L:2:0细胞数目显著
增加,引起S一GZ阻滞,出现S期的细胞不能正常向q期发展,从而阻断了细胞周期
的正常发展。狗舌草总黄酮(TF)可能具有促进DNA断裂,激活了肿瘤细胞chk活性,
加快已受损的肿瘤细胞的分裂速度,使损伤大量积累,导致细胞死亡的抗癌机理。
|
|
|
|
1 |
陈进军,王建华,薛登民;猪狗舌草中毒的病理学研究[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2 |
;国外科技[J];华东科技;1999年06期 |
3 |
R.D.White;刘鑫;;绵羊日粮中铜和钼对美狗舌草毒性的影响[J];国外兽医学.畜禽疾病;1986年04期 |
4 |
遇洁;应用安乃近、奴夫卡因和狗舌草碱混合液治疗三叉神经痛[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7年01期 |
5 |
原伟伟;徐菁;高鸿悦;白丽明;;狗舌草化学成分研究Ⅲ[J];高师理科学刊;2014年03期 |
6 |
司红丽,王建华,王跃虎;狗舌草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毒性试验[J];畜牧与兽医;2003年07期 |
7 |
稼正;;让羊群清理残留炸药[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年06期 |
8 |
王跃虎,司红丽,王建华;含双稠吡咯啶生物碱的植物及其对畜牧业的危害[J];饲料博览;2002年09期 |
9 |
邱燕燕;牛泱平;;狗舌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J];浙江化工;2009年10期 |
10 |
张楠淇;吴迪;陈金鸾;李平亚;;狗舌草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特产研究;2014年02期 |
11 |
朱广凯;;喂兔“可”与“不可”[J];农家科技;2007年12期 |
12 |
孔庆波,陈进军,王建华;狗舌草化学成分及其抗淋巴性白血病效果试验[J];中国农学通报;2004年04期 |
13 |
周顺玉;陈利军;马俊义;尹健;;狗舌草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
14 |
司红丽,王建娜,王跃虎,王建华;狗舌草黄酮类化合物对3种肿瘤细胞的药物敏感试验[J];药物生物技术;2003年04期 |
15 |
威利·奥尔;秦艺洢;;蝴蝶[J];译林;2012年05期 |
16 |
纪建东;;草食家畜双稠吡咯啶生物碱中毒的分析、诊断和防控[J];现代畜牧科技;2020年03期 |
17 |
魏泽;;植物中的“狗”[J];生命世界;2018年01期 |
18 |
白丽明;马玲;任桂兰;赵立杰;于海霞;;狗舌草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7年06期 |
19 |
陈进军,王建华;狗舌草提取物体内抗L1210白血病效果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