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玲;马铃薯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2 |
胡家金;彭昕琴;刘代;邹剑锋;熊兴耀;;马铃薯愈伤组织低温保存的生理变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
3 |
李娟,程智慧,张国裕;马铃薯耐盐突变体的离体筛选[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8期 |
4 |
王清,王蒂,戴朝曦,王玉萍;奈乙酸、2,4-D对马铃薯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倍性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5 |
乔亚科,李桂兰,王文颇,高书国,毕艳娟,景燕;野生、栽培大豆愈伤组织耐盐性与植株盐胁迫下丙二醛(MDA)含量的关系[J];大豆科学;2003年02期 |
6 |
信文;;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J];生命世界;1988年03期 |
7 |
杨乾;张峰;王蒂;张俊莲;杨宏羽;刘玉汇;;EMS诱变筛选马铃薯茎段离体耐盐变异体[J];核农学报;2011年04期 |
8 |
祁新,王权,顾德峰,邬信康;马铃薯悬浮细胞培养[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
9 |
姜国勇,薛静,张玉娜,吕荣臻;马铃薯转化体系中愈伤组织的诱导效应[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10 |
孔凡岩;魏凤珍;;百喜草耐盐性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
11 |
王娟;;枸杞耐盐愈伤组织的筛选[J];甘肃农业科技;2010年04期 |
12 |
龚家栋;马铃薯不同品种耐盐性差异初步研究[J];中国沙漠;1996年01期 |
13 |
李娟,程智慧,张国裕;马铃薯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04期 |
14 |
叶彦,缪树华;长期继代培养马铃薯愈伤组织的植株再生[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5年01期 |
15 |
江东,陈竹生,李喜庆;一些枳杂种耐盐性的遗传评价[J];中国南方果树;2001年01期 |
16 |
张俊莲,陈勇胜,武季玲,王蒂,张国彬,权冬玲;盐胁迫下马铃薯耐盐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的研究[J];中国马铃薯;2002年06期 |
17 |
方先文,汤陵华,王艳平;耐盐水稻种质资源的筛选[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4年03期 |
18 |
陆明华;周横;;马铃薯催芽四法[J];农村新技术;2010年07期 |
19 |
戴伟民,赵艳,蔡润,潘俊松,何欢乐,陆雅君;番茄耐盐愈伤组织的筛选及显微结构观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1年02期 |
20 |
朱敬忠;马铃薯简易贮藏3法[J];农村新技术;2002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