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秦耀东,R.Anlauf,J.Richter;Philip入渗公式标定计算的改进[J];水利学报;1989年09期 |
2 |
张新民,王根绪,胡想全,李元红,秦力;优化技术在土壤入渗参数计算中的应用[J];灌溉排水学报;2004年06期 |
3 |
袁瑞强;刘贯群;宋献方;;现代黄河三角洲浅层地下水对降水的响应[J];资源科学;2009年09期 |
4 |
于健;雷廷武;Isaac Shainberg;张俊生;张季平;;PAM特性对砂壤土入渗及土壤侵蚀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1年01期 |
5 |
沈永明;林三益;;干旱、半干旱地区暴雨洪水流域水文模型[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89年01期 |
6 |
陈风琴,石辉;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土壤大孔隙与入渗性能关系初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7 |
刘东;任树梅;杨培岭;;聚丙烯酰胺(PAM)对土壤水分蓄渗能力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06年04期 |
8 |
张志坚;;探讨雨水入渗造成对土坡问题的分析与处理[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年09期 |
9 |
长江;;滹沱河地下水库开始入渗实验[J];人民长江;2009年16期 |
10 |
武春彦;赵雨森;辛颖;孔祥飞;李志飞;;落叶松人工林结构对土壤水文特性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年05期 |
11 |
吕刚;张由松;祝业平;;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贮水与入渗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1期 |
12 |
吕殿青,王全九,王文焰;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性的研究现状[J];水科学进展;2001年01期 |
13 |
汪志荣,王文焰,王全九,费良军,张建丰;浑水波涌灌溉入渗机制及其 Green-Ampt 模型[J];水利学报;1998年10期 |
14 |
李毅,王全九,王文焰,邵明安;覆膜开孔土壤蒸发实验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03期 |
15 |
张培文,刘德富,郑宏,黄达海,宋玉普;降雨条件下坡面径流和入渗耦合的数值模拟[J];岩土力学;2004年01期 |
16 |
李金轩,李寻;有均匀入渗时的潜水稳定井流公式[J];勘察科学技术;1998年02期 |
17 |
陈洪松,邵明安;黄土区坡地土壤水分运动与转化机理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
18 |
袁镒吾;水平非饱和土壤水二维运动的近似解析解[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0年Z1期 |
19 |
王全九,汪志荣,张建丰,高岩;层状土入渗机制与数学模型[J];水利学报;1998年S1期 |
20 |
程冬兵;张平仓;李亚龙;蔡崇法;;紫色土典型三角形层状剖面入渗模拟[J];水科学进展;2010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