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式研究
【摘要】:黑河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下游的额济纳旗边境线长 500 余公里,区内有重要
的国防科研基地和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居延海三角洲地带的额济纳绿洲既是阻挡风沙侵袭的
天然屏障,也是当地人民生息繁衍、国防科研和边防建设的重要依托。由于水资源在自然和
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不合理分配,特别是人类过多地占用(或控制)了水资源,使得原本脆弱
的干旱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而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因水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导致区域内部
或地区之间一系列社会、经济矛盾的发生,危及到区域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进行水资源
的合理配置,已成为黑河流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之一。黑河流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不
仅事关流域内人民的生存和社会发展,也关系到西北、华北地区的环境质量,是关系民族团
结、社会安定、国防稳固的大事。
本文将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三方面的问题统一放
在流域水资源演变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将生态需水纳入水资源合理配置范
畴,与国民经济需水一同进行了合理配置。根据黑河流域水资源系统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水
资源开发利用及水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域水资源情况预测了区域经济发展及供需
水情况。根据水资源系统的具体特点和水利工程布置情况,通过抽象和概化,确定出水资源
配置系统网络图,在此基础上运用水文长系列模拟方法建立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模拟模型,
并与地下水数值模型相互嵌套组建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在国务院黑河分水方案约束下,通
过模型对不同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不同产业结构、不同水利工程组合以及不同生态环境保
护目标下的多种方案进行模拟与调算,得到各方案不同计算单元的供需平衡结果,水利工程
的调度过程和弃水情况、河流与渠道过流情况、地表水地下水转化情况以及向下游的泄水过
程,从水资源的自然、社会、经济、生态属性分析了各方案,给出了兼顾效率、公平、系统
等原则,体现人-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合理配置方案,实现了流域经济需水和
生态需水的统一合理配置。
我国其它内陆河流域在流域水循环过程和相关水生态问题上与黑河流域存在很大相似
性,因此本文的建模思路和方法可为相近流域提供参考和借鉴。
|
|
|
|
1 |
许新宜;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理论基础[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1年04期 |
2 |
李贞;;辛安泉域岩溶水资源开发与管理[J];山西水利;2007年03期 |
3 |
胡恭智;从水资源合理配置看四川“调水”规划[J];四川水利;2001年02期 |
4 |
吴玉龙;;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年14期 |
5 |
冯宝平,张展羽;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年04期 |
6 |
朱进星;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储德义认为,要合理配置淮河水资源维护河流健康生命[J];中国水利;2005年05期 |
7 |
罗放;;合理配置水资源是保护额济纳绿洲的关键[J];内蒙古水利;2006年02期 |
8 |
陈燕武,金式容;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
9 |
李万红,宋长青;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J];中国科学基金;2001年03期 |
10 |
伏金定;对甘肃省水资源合理配置有关问题的初步探讨[J];甘肃农业;2004年07期 |
11 |
唐巨山;郭磊;刘光裕;胡尧文;;基于宏观尺度分质供水的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7年04期 |
12 |
;我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任务[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2期 |
13 |
耿六成,冯战洪,赵玲;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3年S1期 |
14 |
王浩,秦大庸,郭孟卓,王建华;干旱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式与计算方法[J];水科学进展;2004年06期 |
15 |
赵生才;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香山科学会议第158次学术讨论会[J];中国基础科学;2001年10期 |
16 |
刘有武;武汉市西湖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年05期 |
17 |
张海英;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合理配置[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4年04期 |
18 |
王维平,杨金忠,何庆海,范明元;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年05期 |
19 |
邓铭江,李兰奇,董新光,郭春红;新疆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
20 |
;“新疆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合理配置及承载能力研究”课题通过鉴定[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