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河西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以区域经济开发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主要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
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
础上,对甘肃河西走廊这一特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基础条件以及制约
因素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指出了河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重点,提出了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其对策与措施。以期能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发挥可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简要说明了选题的目的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能的创
新之处。并对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
河西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突出的区域优势,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以敦
煌莫高窟为代表的古代文物群体,在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但是,随着河西近年来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也出现了诸
如水资源紧缺、荒漠化日趋严重、自然环境恶化、内陆河下游自然植被枯萎、产业结构
单一等等的问题,已经和必将成为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障碍。面对实施西部大开发和
加入 WTO 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河西发展。根据国内外关于区域经济发展
的最新研究动态,河西地区必须以先进的区域发展理论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必要
性及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的理论分析,为后面章节的分析论证奠定
基础。
第三部分,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可持续性总体评价。重点对影响河西可持续发
展的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人力资源现状、生态环境现状等进行了科学、客观的评价,
指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河西地区可持续发展进
行了评价。通过评价,总体认为河西地区目前属基本可持续发展状态,但个别县(区)
属潜在不可持续状态,且存在以水资源紧缺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趋势,必须引起
高度重视。
第四部分,河西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战略重点。特别阐述了河西经济走可
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与必然性。认为河西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按照统筹城乡,实现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发展,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突出节水,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总
体思路加以推进。该战略的发展重点是:(1)大力发展科、教事业,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2)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可持
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4)正确处理生存与发展的关系,高度重视全面发展。
WP=5
第五部分,河西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对河西可持续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提出了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各有侧重,并适应河西现实和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四大基
本模式,即资源开发型模式;中小城镇依托型模式;生态农业模式;人力资源开发与经
济发展互动模式。
第六部分,河西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该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根据河西地
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从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全面实
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河西产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等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1)在量化评估区域可持续性方面做了新的尝试;(2)在河
西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3)所提出的发展模式有一定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