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摘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人地关系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人类的一种必然的理性的选择。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协调该区土地资源与人类发展的矛盾,防止土地资源近一步退化并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力,给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管理策略与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人地关系和地域系统理论的角度,依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基本态势、存在问题、演变历史进行分析,探讨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和演变趋势;构建青海湖地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体系并作简要评述,提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整体思路和相关战略措施。论文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
第一章 导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土地持续利用概念、相关理论、评价体系和方法等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做了系统、全面的评述,并就研究的思路、技术路线、方法、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 土地资源基本态势。分别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条件、基本状况、区域耕地生产潜力、草地生产潜力和土地人口承载力等方面对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资本态势加以分析。最后,通过人地平衡理论和能量供需平衡理论对区域人地关系进行探讨,并对未来人地关系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第三章 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演变历史。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人类文明史上土地利用演变过程;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区域耕地的变化情况,并就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和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加以分析。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的动力机制和趋势模型。首先,从土地利用变化理论机制出发,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相关统计软件分析了青海湖地区和各县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并建立了相应的驱动力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人口增长模型和主要种群增长模型,并利用模型对未来30 年的人口和主要种群数量进行预测;最后建立了青海湖地区人文因子胁迫下耕地变化的趋势模型,对未来30 年内耕地变化情况进行预测。
第五章 土地持续利用评价。在对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相关理论(特点、原则、注意问题等)、评价的过程模式、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建立了青海湖地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区域土地持续利用进行评价,并重点阐述了青海湖流域草地生态价值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