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MATSA的分离纯化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穆杨  
【摘要】:马立克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的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的鸡的一种传染性肿瘤病,以淋巴组织增生和肿瘤形成为特征,在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发生单核细胞浸润。MD不但引起鸡的肿瘤,还损害感染鸡的免疫器官,造成免疫抑制状态,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和对接种疫苗的免疫应答降低或不应答,引发其他多种疾病的并发和继发感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接种致弱的MDV、非致病性的MDV或火鸡疱疹病毒可以预防MD。MD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疫苗来预防病毒性肿瘤病获得成功的范例,对该病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养禽业的发展,而且可为探索病毒致病机制、预防和控制人类和动物肿瘤性疾病提供理想的模型。 MDV感染后3~5周,在鸡体内形成T细胞淋巴瘤,由形成的淋巴瘤可以建立MD成淋巴细胞系,马立克病肿瘤相关表面抗原(Marek's disease tumor-associated surfaceantigen,MATSA)是MD肿瘤细胞和MD成淋巴细胞系细胞表面存在的特异性抗原,是细胞转化的标志。 以单克隆抗体为载体的抗肿瘤导向药物既是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大课题。本研究就MATSA的分离纯化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进行了研究。 1.将液氮中冻存的MDV GA株复苏后,接种9日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free,SPF)鸡胚成纤维细胞进行复壮,然后用复壮后的MDV GA株感染1日龄雏鸡,从35日龄开始有发病死亡的,典型的内脏型病例剖检可见肝脏、脾脏肿大,其上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色灰白,质地坚硬且致密,有些病例的肿瘤呈弥散性生长,整个器官肿大明显,色泽灰白的肿瘤组织与原有组织的色彩相间存在,器官横切面呈大理石花纹状;内脏肿瘤形成率35%(14/40)。 2.将采集的MD病鸡的肝脏和脾脏等肿瘤组织除去筋膜组织后用PBS冲洗几次,剪成1mm~3的小块,用PBS冲洗至无血色,在均质机上匀浆后用PBS洗3次,按1∶20的比例将细胞悬浮于冷的柠檬酸缓冲液中,4℃作用25min;离心,细胞沉淀用PBS悬浮,加入木瓜蛋白酶和L-胱氨酸溶液分离肿瘤细胞表面的MATSA。对木瓜蛋白酶处理前后的肿瘤细胞进行间接荧光抗体染色表明,MATSA被从肿瘤细胞表面去除下来了。间接ELISA表明,提取的液体里面含有目的蛋白MATSA。 3.用DMEM加上胎牛血清培养MSB1细胞,将培养收获的MSB1细胞用磷酸盐缓冲液洗涤3次,除去其中的血清,然后按每2×10~6个细胞加入2IU木瓜蛋白酶和1mmol/L的L-胱氨酸溶液0.1mL,混匀后37℃作用1h,以分离MSB1细胞表面的MATSA,对木瓜蛋白酶处理前后的MSB1细胞进行间接荧光抗体染色以检测MATSA的分离情况。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白泉阳,万遂如,李六金;犬瘟热病毒的分离及部分特性研究[J];中国兽医学报;1991年04期
2 图布丹扎布;刘俊平;金花;刘成旺;韩继平;;兔皮肤癣菌病的病原分离与鉴定[J];内蒙古兽医;1995年03期
3 范军,李纯,稽跃琴,程备久,蒋立科;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分离制备和纯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4 单松华,谢爱织,王云云,邬宝官,胡永强,刘学忠,毛绍华;进口鸵鸟的粪肠球菌分离鉴定[J];上海农业学报;1998年01期
5 周金林;沈杰;;RT-PCR法分离伊氏锥虫VSG基因的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S2期
6 刘思当,范伟兴,匡宝晓,王海荣,肖世坤;禽脑脊髓炎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研究[J];山东畜牧兽医;1999年05期
7 遇秀玲,田克恭,吴娜;犬瘟热病毒的分离鉴定、致病特点和单克隆抗体的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1999年03期
8 张永平,周彤;谷物蛋白分离分析方法[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9年11期
9 刘兴友,张桂云,张晓根,张俊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Na株的分离鉴定[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10 张苏华,王永康,刘佩红,沈素芳,沈莉萍,王建;猪链球菌2型上海分离株的病原特性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1年04期
11 袁道强,刘畅,边传周,潘春梅,张晓静;板栗病原真菌的分离和感染力的研究[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12 刘振湘,曾元根,钟福生,唐晓玲;鸵鸟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动物检疫;2001年06期
13 陈桂信,潘东明,吕柳新,王凤华,赖钟雄;果树核DNA提取、目的基因分离与克隆技术研究进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14 王雪敏;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家禽;2002年20期
15 赵静,朱瑞良,井庆川,艾武;乌鸡新城疫病毒中发型毒株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兽医科技;2002年08期
16 马桂珍,暴增海,杨文兰,吉志新,齐惠霞;河北省冬小麦种子表面粘附真菌的分离鉴定[J];种子;2002年04期
17 阮栋梁,王晖,李和;沙棘叶子中黄酮的分离与鉴定[J];沙棘;2002年04期
18 王忠民,吴谋成,李小定;葡萄多糖-1(VLP-1)的分离及其组成单糖的分析[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19 马光刚,郭福生,王娟,王玉东,张衍海;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动物检疫;2002年09期
20 李国平,陈家祥,王全溪;波尔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在我省的首次分离鉴定[J];福建畜牧兽医;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佳佳;苏庆德;;钕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吸附选择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学术报告暨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7年
2 孙婧;翟广书;李璐;何滨;骆文茹;江桂斌;;砂海螂体内锡结合蛋白及其高富集有机锡机理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3 闫立峰;顾青;;秸秆生物质中纤维素的分离及水溶液的制备[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4 王庆;张超;石存斌;吴淑勤;;一株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分离与鉴定[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谢正平;彭招兰;彭小海;;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6 臧晓欢;刘志梅;韩丹丹;王春;王志;;室温离子液体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7 钟光国;;兵团企业社企分离初探——论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医院的分离[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职工医院管理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陈剑锋;陈浩;程贤甦;李国平;;栀子黄色素的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9 丁娜;黄杉生;钟建江;樊柳荫;张薇;曹成喜;;灵芝活性成分的毛细管电泳快速分离检测[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白鹏;钱庆利;王红星;袁绍军;;水蒸气精馏流体力学和传质的实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传质与分离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杨;MATSA的分离纯化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2 黄军;国家所有权行使论[D];武汉大学;2005年
3 刘琨;渗透汽化技术分离醋酸正丁酯粗产品中的微量水及其废水中的有机物[D];广西大学;2005年
4 张军华;低聚木糖单一组分的制备分离及其用于双歧杆菌的体外培养[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陈立志;牛源致病性坏死梭杆菌分离鉴定及其白细胞毒素免疫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黄志鹏;苏云金芽孢杆菌WB9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7 吕玲红;烷烃在沸石分子筛中吸附分离的分子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王鹏;一种耐药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免疫学效应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9 王帅;聚酯基硫脲树脂的合成及其对贵金属离子的吸附分离性能[D];中南大学;2008年
10 汤建萍;中药荔枝核活性成分的分离制备新工艺及其药效活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晚平;向日葵根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2 吴延晖;多肽A粗品的分离纯化[D];天津大学;2005年
3 贾旭;乌拉特西部草原山羊乳及乳制品中乳酸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4 周玉长;中国1995~2004年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栾婧婧;犊牛轮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6 李雪玲;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分离技术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7 吴玉霜;乳酸菌素生产菌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杜林峰;蝙蝠呼肠孤病毒XJ株的分离鉴定[D];吉林大学;2008年
9 施晓艳;葡萄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肿瘤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10 王娟;番茄叶霉病原菌转化人参皂甙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