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豆类丝核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研究

朱晓飞  
【摘要】: 目的:旨在探索豆类丝核菌菌丝体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成分,分析其各成分的用途,为开拓豆类丝核菌的新用途奠定理论基础。 方法:1.定期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移接豆类丝核菌,使之保持旺盛的生长力。2.将特定的豆类丝核菌菌株用改良的Czapek’s培养基进行培养,获得豆类丝核菌培养液和豆类丝核菌菌丝体。3.用不同的方法对菌丝体和次级代谢产物分别进行处理。①对豆类丝核菌菌丝体的处理:将自然干燥的豆类丝核菌菌丝体用0.5%的盐酸进行浸泡24h后应用40KHz超声波清洗器在70℃处理30min,收集提取液,如此重复三次,合并提取液。将提取液在60℃条件下减压浓缩,备用。用2mol/L盐酸调提取液为pH 2,加入新鲜配制的雷氏盐饱和水溶液,有沉淀生成,滤集生成的沉淀,并将沉淀溶于丙酮,滤除不溶物,向丙酮溶液中加入硫酸银饱和水溶液,使沉淀分解。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滤液用2mol/L氨水将之调pH 10,挥干得到褐色粘稠状带有特异性香味的物质。将其在90℃下减压升华得到白色晶体。②对豆类丝核菌培养液的处理:方法一,取1000ml预处理完备的豆类丝核菌培养液,在60℃减压浓缩,浓缩液调pH 2,用正丁醇萃取10次,得到有机相和酸水液。将酸水液调至pH 10,再用正丁醇萃取10次得到水相和有机相。有机相用0.2mol?L的稀硫酸萃取,得到水相和有机相。将水相用浓氨水碱化后浓缩至干,所得浸膏减压升华得到白色粉末状物质。方法二,取1000ml预处理完备的豆类丝核菌培养液,调pH 10,用H2O:CH2Cl2 (3∶1, v/v )萃取,弃去CH2Cl2层,将水层调pH 10后,再用H2O∶CH2Cl2(3∶1, v/v )萃取,弃去CH2Cl2层,将水层调pH 7,浓缩后上732型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先用去离子水冲洗,后用1mol/LNH4OH洗脱,收集氨洗液,调pH 7,浓缩后冻干,得到浅黄色粉末,将之减压升华得到白色粉末状物质。方法三,取1000ml预处理完备的豆类丝核菌培养液,调pH7,上大孔吸附树脂,反复富集5次,静置12h,用滴水冲洗,洗2个柱体积,收集水洗脱液,再用乙醇洗脱,收集约2个柱体积的醇水混合洗脱液,最后收集2个柱体积的醇洗脱液,分别减压浓缩各洗脱段的液体,经TLC检测,合并醇洗液,减压回收乙醇,余液冻干,得到褐色粉末。TLC则可检出,与标准品对照,均呈现淡紫色,但由于纯度较差难以升华。 结果:经过熔点测定仪和GC-MS检测,初步鉴定豆类丝核菌菌丝体中可能含有蒲公英甾醇、α-香树脂醇、大狼毒素以及两种未知的化合物。这几种物质均是首次从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陶晓宇;滕晓华;刘波;段答;卢明;;改良新生大鼠雪旺细胞的体外培养和纯化[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2 刘冉;兰玲;于静;;内皮祖细胞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年07期
3 唐杰;方丛;李婷婷;张敏芳;梁晓燕;;人早期胚胎解冻后氨基酸代谢变化的研究[J];新医学;2011年06期
4 杨娟;王振海;;TLR2介导的小鼠BV-2细胞MCP-1、IL-6及IL-12的表达[J];现代免疫学;2011年04期
5 陈富超;孙万邦;封建凯;杜联峰;黄俊琼;罗军敏;宋明英;;重组hIL-10在毕赤酵母X-33的表达及其生物活性鉴定[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08期
6 蔡慧云;于波;白雪;杜茜;杜峻峰;;简便人大肠癌原代细胞培养方法的探讨[J];临床军医杂志;2011年04期
7 赵建辉;李龙;杨阳;易成刚;刁建升;夏炜;刘蓓;郭树忠;;人脂肪干细胞的体外培养鉴定及分化特性[J];中国美容医学;2011年08期
8 徐斌;唐军;刘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影响的量效关系[J];中国美容医学;2011年08期
9 陈玉;钟芝茵;吴小桃;陈志武;杨静;王升启;;抗HBV反义寡核苷酸的筛选[J];安徽医学;2011年07期
10 吴文华;张晓雷;韩凤梅;;原儿茶酸与拉米夫定体外联合抗HBV药效学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1 林承曦;毛庆;高见书;康丽娜;徐标;;ILK转染的BM-MSCs通过旁分泌作用抑制CFB增殖和胶原合成[J];江苏医药;2011年14期
12 程静;黄朝霞;池海红;吕杰强;;TGF-β和EGF对人分泌中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MMP-9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6期
13 周西华;叶乐驰;蔡景理;陈荣;郑晨果;;体外模拟CO_2气腹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生长的影响[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年07期
14 龚文;禚娅;蒋砚秋;潘晓园;邵启祥;;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陷型EL/4细胞系的建立[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4期
15 黄常洪;李晓丽;代国知;廖晓梅;袁红霞;;新型hGLP-1基因对β-TC-6胰岛瘤细胞凋亡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13期
16 李智勇;刘增礼;吴锦昌;周俊东;申咏梅;劳勤华;;~(125)I-脱氧尿嘧啶核苷对肺癌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J];山东医药;2011年36期
17 陈在昌;张浩;申晓军;毕建威;;胃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J];上海医学;2011年07期
18 欧敬民;王静;吴克瑾;沈军;董谦;黑振宇;储冰峰;张一楚;;叶酸缺乏对大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1年04期
19 詹迪迪;李飞龙;李俊;曹荣娟;;玉屏风多糖对TGF-β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增殖的作用及与Smads通路的关系[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20 王媛媛;彭洋;张琦;吴艳娜;宋君秋;刘艳霞;;ERK1/2信号通路对黄芪苷Ⅳ抗H_2O_2诱导H9c2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卫中;叶明建;;影响胚胎培养液CO_2平衡的因素探讨[A];2009中国杭州生殖健康学术论坛暨浙江省计划生育学与生殖医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英;马勇江;许丽娜;张媛;李玉谷;;不同培养体系对小鼠胸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郭树华;刘瑞明;;浅谈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的环境及条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桂清;杜学林;邢光耀;;培养液对玉米灰斑病菌毒素产量及活性的影响[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赵海生;毕新岭;顾军;;FY-10及依曲替酸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郭伟华;杨鸣琦;戴卉敏;张伟;李锡杰;;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化疗致骨髓抑制的保护与肝肾功能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伟;杨鸣琦;李锡杰;郭伟华;戴卉敏;;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小鼠生殖毒性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赵杰宏;赵德刚;;新颖的有机磷乐果降解真菌[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张伟;杨鸣琦;李锡杰;郭伟华;戴卉敏;;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小鼠生殖毒性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毒物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邓展生;沈民仁;鞠洪斌;孙太存;许宇霞;张旋;;大鼠脂肪基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德文;苦马豆素—BSA的合成及其免疫原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0年
2 张萍;实验性氯丙嗪白内障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5年
3 袁洪峰;核因子-κB对人眼小梁细胞生长及分泌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4 段学静;釉基质蛋白在体外对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作用及其共同在牙周再生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0年
5 蔡霞;人精子活力试验在IVF实验室培养环境的质量控制及冷冻方法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6 余树民;小鼠胚胎干细胞建系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贺立静;微藻产氢研究及2种绿藻氢酶基因的克隆[D];暨南大学;2007年
8 陈小红;β-溶血性链球菌、结核分支杆菌与银屑病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9 黄明;亚硝胺类物质诱导的正常人体细胞体外恶性转化[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5年
10 何敛;尿酸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体外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飞;豆类丝核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2 刘世航;豆类丝核菌培养液中苦马豆素的分离纯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吴旭锦;豆类丝核菌培养液中苦马豆素的初步分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商育锦;豆类丝核菌发酵液中苦马豆素的提取及其体外抑菌活性试验和对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彬斌;人羊膜上皮细胞培养液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6 张黎;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7 何欣;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的遗传毒性与致突变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8 朱超;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罗颉;豆类丝核菌培养条件及苦马豆素分离方法的优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10 崔承志;SD大鼠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分化及鉴定[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大刚;兰花的水培技术[N];中国花卉报;2005年
2 郭爽;日地下农场够奇怪:银行金库种果菜[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3 记者 王玲;我国成功应用微生物合成化工原料[N];经济日报;2007年
4 ;跃居世界前沿的英国干细胞研究[N];科技日报;2006年
5 程元虎;螺旋藻的培养方法[N];中国渔业报;2007年
6 国际注册高级营养师 龙日荣;酸性体质百病之源[N];广东科技报;2006年
7 李扬;肠道可获免疫力 奇![N];医药经济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李健;校园周边1元钱玩具藏隐患[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9 魏信德;什么是“癌性格”[N];大众卫生报;2002年
10 姜岩;过目不忘有“绝招”[N];安徽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