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南坡大熊猫繁殖交配期生境选择特征的研究
【摘要】:
以秦岭南坡的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基地,选择大熊猫繁殖交配期生境,通过样地调查和三官庙地区的大熊猫产仔育幼洞穴初步调查,收集栖息地生境样方36个,共发现大熊猫产仔育幼洞穴22处,调查了所在处的环境、洞穴性能和构造、洞外食物状况.对所采样方中的数据进行了初步因子分类和命名的基础上,并进一步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综合分析各因子在繁殖期大熊猫生境选择时的特征值,贡献率及相关因子的累积贡献率,结果表明:在秦岭南坡大熊猫繁殖期的生境选择中,重要的影响因子是食物因子,其次是植被因子。而地理特征因子,隐蔽条件因子,干扰因子等都会因地区自然背景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两个不同的保护区内,大熊猫的生境选择具有一定的差异。经过对大熊猫产仔育幼洞穴及其周围环境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发现影响大熊猫产仔育幼洞穴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是坡型,干扰高度,隐蔽条件,其次依次是坡位,海拔高度,洞穴干燥程度,坡度,水源,避雨性,竹子密度;洞穴类型对其选择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大熊猫选择的最适产仔育幼洞穴可以归纳为:洞穴位于海拔1800m的阳坡,一般为上坡位,洞穴所在山体坡度在40°-50°,距水源150m,干扰高度1500m,隐蔽状况好,洞穴的避雨性优良,洞内较为干燥,洞外竹子密度10-20株/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