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烟粉虱(Bemisia tabaci)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

吴秋芳  
【摘要】: 2005~2006年通过对河南安阳地区粉虱的种类、寄主植物进行调查,并根据寄主植物上烟粉虱的种群数量将其危害程度划分为4个等级。调查结果:安阳地区烟粉虱的种类主要有:烟粉虱Bemisia tabaci ( Gennadius)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rorariorum (Westwood)两种。寄主植物有18科66种(变种) ,分别为:豆科8种、茄科8种、十字花科9种、葫芦科9种、菊科10种、苋科2种、藜科2种、旋花科4种、锦葵科3种、大戟科2种、唇形科2种、桑科1种、楝科1种、石榴科1种、柿科1种、马鞭草科1种、木犀科1种、大麻科1种。其中葫芦科、十字花科、茄科和豆科等被害较为严重。市区受害最重,寄主种类较多。 室外观察及室内饲养的结果表明:烟粉虱在15℃下从卵发育到成虫需要48.89d,28℃下需要17.79d,但32℃下则减少到13.96d。当温度上升到35℃时,只有少数个体能发育到3龄,不能正常发育为成虫。这说明22℃~28℃是烟粉虱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 在16℃~32℃的温度范围内,烟粉虱成虫产卵力及寿命有明显差异。随着温度的升高,成虫的寿命逐渐缩短。在16℃、19℃、22℃、25℃、28℃、32℃下,成虫的平均寿命分别为42.12d,39.57d,28.06d,23.24d,17.01d和12.84d;成虫的产卵量以19℃时最高,平均单雌产卵量152.33枚。低于或高于19℃,产卵力均下降。 在25℃和相对湿度30%、50%、70%和90%条件下卵的发育历期分别为6.62d、7.82d、7.51d和6.86d;若虫期的发育历期分别为12.66d、11.81d、11.83 d和11.88d;全世代的发育历期分别为21.35d、19.86d、19.41d和19.63d。相对湿度是影响卵、1龄若虫、3龄若虫和成虫发育的重要因素, 50%RH时烟粉虱存活率最高,成虫寿命最长,产卵量最大。 用李典谟的直接最优法求得烟粉虱卵、1龄、2龄、3龄和4龄若虫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2.4℃,90.0日度;12.5℃,27.8日度;10.5℃,48.0日度;12.4℃,33.6日度;11.1℃,41.2日度;12.4℃,263.8日度。当温度超过11℃时烟粉虱开始发育。 本文还研究了烟粉虱在花卉一品红上的发生消长规律。7月中旬始见成虫,8月下旬出现全年的最高峰,9月上旬田间出现第2个成虫高峰,9月田间虫口数量缓慢下降,至10月中、下旬气温较低时田间成虫消失。10月中、下旬以后随着一品红移入温室,烟粉虱进而继续在温室危害。当降雨量大时,烟粉虱的数量减退,低热干燥有利于烟粉虱的大发生。 田间防治研究表明:阿维菌素、吡虫啉、扑虱灵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7天防效达90 %以上,目前防治一品红等花卉烟粉虱可以这3种药剂轮换使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翠芳;张骅;王苹;赵玉伟;;苏北棉田烟粉虱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技术商榷[J];江西棉花;2011年04期
2 王亚松;;2010年泰州市烟粉虱发生概况、重发原因及防治策略[J];上海蔬菜;2011年04期
3 曹春田;朱柳松;臧学斌;;河南省舞钢市棉田烟粉虱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J];中国棉花;2011年05期
4 赵建良;胡亚萍;;黄板诱杀烟粉虱试验[J];上海蔬菜;2011年04期
5 ;科学家建立大棚蔬菜烟粉虱防治新系统[J];应用昆虫学报;2011年04期
6 叶少锋;张祝华;张志武;韩旭;殷茵;;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11年03期
7 李明远;;李明远断病手迹(十四) 北京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发现[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1年07期
8 王艳辉;;平谷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概况及防治措施[J];中国植保导刊;2011年07期
9 张文英;;严防烟粉虱 控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J];河北农业;2010年02期
10 崔洪莹;郭慧娟;戈峰;;烟粉虱的耐寒能力与自然越冬北界分析[J];植物保护;2011年01期
11 潘长虹;马玉萍;陶小祥;孔令军;陈永凡;彭理;;烟粉虱的识别与鉴定技术[J];青海农林科技;2011年02期
12 范帆;尹飞;王建;范帆;李杰;;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生物学研究现状及展望[J];现代渔业信息;2011年06期
13 林江;崔远理;;5种杀虫剂对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2期
14 谢文;吴青君;徐宝云;王少丽;张友军;;螺虫乙酯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评价[J];中国蔬菜;2011年14期
15 ;《热带生物学报》征稿启事[J];热带生物学报;2011年02期
16 任广伟;王新伟;王秀芳;陈丹;;烟草对烟粉虱的抗性与烟草化学成分的相关性[J];应用昆虫学报;2011年04期
17 徐建陶;孙定炜;赵勤超;施庆;沈晋良;;扑虱灵、蚊蝇醚对烟粉虱若虫和卵生物活性的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11年02期
18 刘康德;;《热带生物学报》创刊词[J];热带生物学报;2011年02期
19 陈丹;王玉波;王惠卿;潘卫萍;吉艳玲;曾继勇;马德英;;丽蚜小蜂与黄板联合使用对设施番茄烟粉虱的控制作用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20 黄婷;李斌;吴晓芳;汪师帅;马美湖;;禽蛋唾液酸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J];中国家禽;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玺;彭伟录;任顺祥;邱宝利;;国内三种不同生物型烟粉虱的杂交研究[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王继红;张帆;李元喜;;B型和Q型烟粉虱对浅黄恩蚜小蜂寄主选择及个体发育的影响[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3 边海霞;郭晓军;郅军锐;罗晨;;7种常用农药对Q型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4 饶琼;张宏宇;罗晨;;湖北省烟粉虱生物型调查及入侵型B型和Q型的扩散[A];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侯茂林;林克剑;卢伟;文吉辉;;设施黄瓜上烟粉虱种群的分布和活动规律及诱杀效果[A];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吴刚;郭建英;万方浩;;不同棉酚含量棉花对B型烟粉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多代影响[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杨念婉;李艾莲;万方浩;刘万学;;药用植物精油对B型烟粉虱的触杀及产卵忌避作用[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符伟;徐宝云;吴青君;王少丽;朱国仁;张友军;;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A];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谭永安;肖留斌;孙洋;季英华;柏立新;;江苏地区烟粉虱的为害及地理种群遗传分布[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丛林;郭建英;万方浩;;卵期短时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存活和繁殖特性的影响[A];“回眸六十年,再创新局面”——北京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刊[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萌;烟粉虱—双生病毒—寄主植物互作及植物防御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郭建洋;烟粉虱卵黄发生、卵黄蛋白及其受体基因序列的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3 徐冉;大豆抗烟粉虱的鉴定与遗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4 饶琼;我国烟粉虱生物型、遗传分化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震宇;烟粉虱吡虫啉抗性的监测与机理[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潘慧鹏;烟粉虱Q型替代B型的生态学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7 郑宇;福建地区烟粉虱抗药性成因与控制策略[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8 刘佰明;B型和Q型烟粉虱竞争取代的取食行为学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9 庞淑婷;番茄品种对烟粉虱适生性及其寄生蜂种间竞争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0年
10 谢文;寄主植物诱导烟粉虱种群分化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秋芳;烟粉虱(Bemisia tabaci)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2 金党琴;烟粉虱的生物学及暴发机理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3 彭露;B型烟粉虱与温室粉虱唾液酶系的鉴定与功能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4 王艳敏;温度锻炼与交互胁迫对Q型烟粉虱存活及生殖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丛林;B型烟粉虱对高温胁迫的生殖和行为响应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6 欧阳智刚;双生病毒的检测及对烟粉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7 孙地冰;两种入侵烟粉虱之间的竞争取代及其行为机制[D];浙江大学;2011年
8 肖利锋;外来入侵生物-B型烟粉虱对噻虫嗪抗药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9 姚远;不同药剂对烟粉虱防治效果及阿维菌素应用技术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10 陈冲;烟粉虱生物型鉴定、抗药性监测、杀虫剂的配方筛选及其增效生化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世民;烟粉虱可持续控制策略[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3年
2 胡善斌 段甲珍;湖北枣阳加大防治烟粉虱力度[N];中国花卉报;2008年
3 陈富韬;合成生物学的喜与忧[N];人民日报;2009年
4 黄军英;合成生物学[N];学习时报;2009年
5 上海农技推广中心;上海秋季烟粉虱偏重发生[N];农资导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康灵芝;防治烟粉虱迫在眉睫[N];吐鲁番报(汉);2009年
7 兴化市植保站 周泽华 赵斌 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周福才 李传明;治露地烟粉虱:抓住棚室期早控制[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
8 常熟市植保植检站供稿;立足预防,控制烟粉虱越冬虫源[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
9 记者 戴丽昕;设计我国合成生物学发展线路图[N];上海科技报;2009年
10 黄军英;新生物学 瞄准绿色健康[N];人民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