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的黄陵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动态监测
【摘要】:以1987年10月8日和2002年8月30日两期TM遥感影像为信息源,选择地处子午岭山区的黄陵县为研究区,在遥感技术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应用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提取地物信息,获取了两期黄陵县土地利用分类图。然后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总体状况、数量变化和土地利用转移方向这三个方面分析了1987~2002年15年间黄陵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情况,并且对该县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林地、草地、耕地始终是黄陵县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它们三个的总面积占黄陵县土地总面积的98.18%(1987年)、94.46%(2002年)。从1987年到2002年,耕地和草地面积明显减少,林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明显增加。其中面积变化最大的是耕地,其次是园地和林地;变化率最大的是园地,其次是耕地和居民点。
2.研究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且以旱地的减少为主,主要转变为园地、灌木林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林地面积增加不太明显,林地增加主要来自于草地和沟坡上的旱耕地。草地主要是东部黄土沟坡上的草地逐渐演化为灌木林,土石山区的草地转变成有林地;与此同时,土石山区的零星耕地和黄土塬区沟坡上的一些耕地退耕撂荒,变化为草地。增加的园地主要由塬面耕地转化而来,集中分布在交通方便的公路两侧。增加的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主要来自原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周围的塬面耕地。水域面积减少了22.79hm2,主要表现为河流面积的减少和水库面积的增加。
3.黄陵县15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该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以及政治经济政策。
最后,针对本次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运用高分辨率、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结合GPS、数字高程模型(DEM)等来提高信息提取的精度;结合区域景观格局分析来更全面地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同时,以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力研究为基础,结合黄陵县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改进黄陵县土地利用的建设性建议。
|
|
|
|
1 |
王玉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变化检测方法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08期 |
2 |
卢秀丽;刘秀红;赵伟娜;;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分析方法研究[J];科技视界;2012年32期 |
3 |
郑凯;管磊;刘佳佳;;利用多光谱与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动态变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
4 |
冯春;郭建宁;闵祥军;李杏朝;傅俏燕;;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变化检测方法新进展[J];遥感信息;2006年03期 |
5 |
王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重点之一: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的个例比较分析[J];地理译报;1996年03期 |
6 |
陈佑启,PeterH.Verburg;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00年03期 |
7 |
张佩芳;王茂新;;云南西双版纳基诺巴卡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时空动态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
8 |
郭鹏,孙艳玲,刘洪斌,武伟;基于知识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分类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9 |
徐新良;刘纪远;庄大方;;国家尺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监测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
10 |
甘甫平,王润生,王永江,付正文;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分类方法[J];国土资源遥感;1999年04期 |
11 |
张靖;同丽嘎;董建军;张庆;牛建明;张雪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方法[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
12 |
陶季;冯金朝;;“3S”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
13 |
加尔肯;王文杰;朱海涌;丹尼尔;;伊犁河谷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调查分析研究[J];新疆环境保护;2007年03期 |
14 |
巴雅尔,敖登高娃;论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相关领域及其研究态势[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
15 |
李宏伟,王洁宇,郭春霞;郑州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动态变化研究[J];测绘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16 |
王素敏,翟辉琴;遥感技术在我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04年02期 |
17 |
;全国土地利用现状主要地类面积、比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S1期 |
18 |
方华荣;我国现有土地利用现状[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0年03期 |
19 |
陈鹏飞;张志强;;长武县五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集(1990-2015)[J];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2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