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研究
【摘要】:
从经济体系空间结构看,由于自然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分工在地域上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大国的经济运行和发展呈现出较强的区域性特点。金融系统作为一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在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源及由其驱动的各要素向经济中心城市聚集,促其功能升级发展成为区域金融中心。反过来,区域金融中心能够对区域金融活动产生积极的组织作用,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形成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共生互长的良性循环。基于对区域金融中心重要性的认识,国内各主要城市掀起了发展区域金融中心的热潮,所形成的竞争态势引发了许多问题,影响了区域金融中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就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本文以金融发展、区域金融发展和区域金融中心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在借鉴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实际,对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道路进行设计,最后从实施区域金融政策、控制区域金融风险和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保障措施。
全文共由七章内容构成。
第一章,导言。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简要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总结了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基本理论。本章是论文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对金融发展理论和区域金融发展理论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区域金融中心理论,界定了区域金融中心的基本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了阐述,归纳总结了区域金融中心的六个基本功能,即聚集功能、辐射功能、监管功能、金融创新功能、结构调整功能和信息处理功能。
第三章,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经验借鉴。本章在界定了国际金融中心的概念、阐述了其内涵和标志之后,简要介绍了伦敦、纽约、新加坡和香港四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及启示。在此基础上,着重从金融中心发展的模式、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发展条件等五个方面总结了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对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借鉴之处。
第四章,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现状分析与道路设计。本章首先对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已形成城市竞争态势,接着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了这一竞争态势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最后在阐述我国发展若干区域金融中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之后,对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道路进行设计,包括区域金融中心总体发展思路的确立和不同地区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模式的选择。
第五章,区域金融中心发展保障措施之一:实施区域金融政策。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需要一系列措施予以保障,实施区域金融政策就是保障措施之一。本章在界定区域金融政策概念并分析其与区域经济政策和一般金融政策关系的基础上,确定了区域金融政策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接着分别从改善金融政策的执行效果、提高宏观调控能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四个方面详细论证了实施区域金融政策的必要性。在明确区域金融政策体系构造的总体思路之后,构建了区域金融政策体系,主要包括:区域金融结构政策、区域货币政策、区域金融监管政策和其他区域金融政策。
第六章,区域金融中心发展保障措施之二:控制区域金融风险。本章对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另一重要保障措施——控制区域金融风险进行了详细论述。在对区域金融风险进行一般分析之后,分别从金融业自身和金融业之外两个方面剖析了区域金融风险的成因,并给出了控制区域金融风险的具体对策。
第七章,区域金融中心发展保障措施之三: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本章首先从生态学视角入手,对比了金融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相似性,阐析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确立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框架,接着论述了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价值所在,最后提出了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具体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