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宁夏植物病原真菌区系研究

沈瑞清  
【摘要】: 省域植物病原真菌区系研究在我国尚待系统开展,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模式进行了探讨。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部的黄河中上游,总面积为5.18万平方公里,在生物地理区上跨华北区、黄河草原区、蒙新区、东北草原亚区和西部荒漠亚区,生态环境极为复杂,分布着荒漠、草原、森林、农田等多种代表性植被类型,有微管植物1839种,隶属128科609属。复杂的生境和丰富而独特的植物资源为植物病原真菌的生存提供了特殊的环境。4年来我们对宁夏植物病原真菌进行了系统的实地考察、标本采集和鉴定。结果从18个县(市、区)和3个自然保护区365种植物上共采集标本4452份,整理贮存的腊叶标本1706份。对这些标本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的结果。 1.鉴定出植物病原真菌98属391种(含变种),其中子囊菌门34属94种,担子菌门14属86种,壶菌门1属1种,接合菌门1属1种,无性态真菌38属163种,卵菌门10属46种。 2.发现新种7个,即沙冬青链格孢、沙棘链格孢、宁夏生链格孢、四合木链格孢、沙枣假尾孢、白刺假尾孢和甘蒙怪柳假尾孢。 3.发现中国新寄主植物16种,即铁杆蒿、贺兰韭、旱榆、白缘蒲公英、白刺、沙冬青、醉马草、芨芨草、宁夏党参、蒙古鸦葱、贺兰山南芥、小白藜、茴香、宁新蒿、沙芦草、细弱隐子草。 4.发现葡萄座腔菌属等宁夏新记录属44个,猪毛菜内丝白粉菌等宁夏新记录种195个。 5.对前人已发表的宁夏真菌属种进行了复核、订正和统计,共整理出159属470种真菌,结合本次鉴定结果,迄今宁夏已知真菌203属665种。 6.将宁夏植物病原真菌区系划分为贺兰山区、黄河灌溉区、盐同香山荒漠区、固原黄土高原区和六盘山区等5个分布区。 7.贺兰山区,地理上包括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辖区,以林木病原真菌为主,优势种为短柄锈菌、梨胶锈菌、珊瑚胶锈菌、松柳栅锈菌、三指叉丝单囊壳、污黑腐皮壳、叉丝单囊壳属和菊科白粉菌等,少有病害大流行。 8.黄河灌溉区,地理上位于宁夏北部,北起惠农县、南到中卫市,西起贺兰山东部、东到原州区北部,包括宁夏各引黄和扬黄灌溉区。优势种有条形柄锈菌、禾柄锈菌、寄生霜霉、瓜类单丝壳、芸苔链格孢、灰葡萄孢、立枯丝核菌、粉霜霉、终极腐霉和瓜果腐霉等。本区真菌种类多,数量多,以卵菌门分布最为集中,引起成灾性病害的真菌种类多。 9.盐同香山荒漠区,包括盐池县大部,同心县、海原县北部、灵武市东部和中卫市香山地区,即宁夏中部干旱带。优势种有蒿白粉菌、豆科内丝白粉菌、锦鸡尔叉丝壳、岩黄芪束丝壳、反卷钩丝壳、蒿柄锈菌、獐茅柄锈菌、蔬食蛇床柄锈菌、甘草柄锈菌和隐匿柄锈菌等。真菌分布特征是数量少,种类单一,适应荒漠生态的真菌多,且几乎没有灾害性病原真菌。 10.固原黄土高原区,包括海原县、同心县部分县域、固原市大部(除泾源县、隆德县以外)辖区。优势种是条形柄锈菌、致病疫霉、终极腐霉、禾柄锈菌、茄链格孢、戴维斯尾孢、冰草条黒粉菌、核果假尾孢、禾黑痣菌和双叉旋花白粉菌等。其分布特征是:种类多,优势种明显,特有种类多,灾害性植物病原菌种类虽少,但流行频度高。 11.六盘山区,包括六盘山及六盘山主脉两侧的隆德县、泾源县和西吉、原州、海原等县区的部分地区。优势种(含变种)为隐匿柄锈菌、短柄草柄锈菌林地早熟禾变种、条形黒粉菌、禾柄锈菌、松杨栅锈菌、禾本科布氏白粉菌、松针散斑壳、核桃日规壳、致病疫霉和粉状叉丝壳等。本区真菌种类少但数量多,植物叶面生真菌较多,特有种类较多,成灾性植物病原真菌少。 12.对侵染豆科植物的链格孢菌进行了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寄生于豆科植物上的链格孢属真菌大孢子种与小孢子种的同源性有一定的差异,但小孢子种之间同源性没有差异。 本研究基本摸清了宁夏植物病原真菌区系及其分布规律,可为我国其它省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并为宁夏真菌多样性的成因和生态学研究奠定了基础,真菌鉴定结果尚为《宁夏真菌病害志》的编写,为有害生物检疫和主要病害防治策略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沈瑞清;张萍;查仙芳;南宁丽;;宁夏植物病原真菌研究历史及现状[J];宁夏农林科技;2010年02期
2 张萍;;宁夏植物病原真菌研究进展[J];宁夏农林科技;2008年05期
3 王梧嵋;;植物病原真菌效应蛋白研究进展[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年08期
4 陈昭炫;高日霞;胡方平;罗斯彬;;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经济植物病原真菌调查初报[J];武夷科学;1981年S1期
5 张云霞;向梅梅;;植物病原真菌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6期
6 董超;方香玲;;植物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检测与定量研究进展[J];草地学报;2021年07期
7 郭敏;;植物病原真菌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33期
8 赵进成;后家衡;杨宝峰;蒋冬花;;壳聚糖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探讨[J];浙江农业学报;2007年06期
9 习平根;姜子德;;植物病原真菌学的教学优化与实践[J];菌物研究;2006年03期
10 郝芳;周国英;李河;;经济林植物病原真菌分类鉴定方法研究进展[J];经济林研究;2009年01期
11 王教瑜;吴小燕;杜新法;柴荣耀;孙国昌;;植物病原真菌过氧化物酶体的发生机制及功能[J];微生物学报;2008年12期
12 薛东红;刘训理;陈凯;吴凡;王智文;何亮;;一株植物病原真菌拮抗细菌的分离与鉴定[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13 郭永霞,刘庆洪,王贺祥,王有智;Acremonium hansfordii,一中国新记录种及其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研究[J];菌物学报;2005年04期
14 林福呈,李德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9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溶菌作用[J];植物病理学报;2003年02期
15 陈福生,罗信昌,周文科;植物病原真菌的血清学研究进展[J];湖北植保;1998年02期
16 孙新城;景建洲;张莉;;1株链霉菌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17 蒋继志,JiangJizhi;植物病原真菌分子核型及致病疫霉与几种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99年04期
18 林代福;植物病原真菌标本的简易保存法[J];植物保护;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夏雄飞;韩长志;;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植物病理科技创新与绿色防控——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1年
2 朱新月;宋祥民;张萌;俞秀强;梁财;孙然锋;;以脱氢姜酮为先导发现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A];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农业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9年
3 闫培生;马瑞;贾文文;徐静静;孙晓磊;李梦赢;高秀君;王凯;;南大西洋深海微生物资源及其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研究[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暨2016年全国生物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6年
4 章桂明;王颖;余道坚;程颖慧;康林;高瑞芳;郑耘;黄亚军;胡运发;王光辉;龙海;;植物病原真菌检疫实验室建造与管理[A];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摘要[C];2014年
5 李红霞;陆悦健;王建新;周明国;;四种不同植物病原真菌与多菌灵抗药性相关基因突变的比较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论文集[C];2003年
6 习平根;姜子德;;植物病原真菌学的教学优化与实践[A];第二届菌物教学科研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晓兰;陶可志;徐大高;潘汝谦;徐汉虹;;石香薷提取物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编者的话[A];中国植病、菌物学会杭州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唐静;周立刚;谈满良;刘浩;杜华;周亚明;;黄柏果实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高雅慧;蔡磊;;间座壳属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类及检疫鉴定[A];中国菌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11 赵恭文;吴建挺;李长松;李林;张博;刘建军;齐军山;;中草药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筛选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2 刘月廉;习平根;李敏慧;姜子德;;白骨壤内生真菌及植物病原真菌拮抗菌株的筛选[A];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摘要[C];2014年
13 罗宽;王明旭;;植物萃取液对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的抑制作用[A];新世纪(首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技术论坛暨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02年
14 刘颖超;邢继红;翁巧云;董金皋;;拟南芥不同生态型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抗病性筛选[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5 周亚明;赵原;隋鹏;周立刚;;杨树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6 高源;朱朝华;戴进用;徐启森;;小飞蓬水提物对五种植物病原真菌生物活性的测定[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17 柴荣耀;邱海萍;张振;毛雪琴;杜新法;吴洁茹;伏晓峰;孙国昌;;竹醋农药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生物农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8 陈国强;郑怡;林勇;刘艳如;高峰;;3种海藻蛋白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9 罗宽;朱晓湘;何昆;;中草药萃取液对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的抑制作用[A];新世纪(首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技术论坛暨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02年
20 刘颖超;邢继红;翁巧云;董金皋;;拟南芥不同生态型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抗病性筛选[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1条
1 沈瑞清;宁夏植物病原真菌区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李汝鑫;两株植物内生真菌与四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4年
3 周欢;铱催化的分子内不对称还原胺化合成手性氮杂环化合物及其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4 王全新;植物病原真菌活性产物的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贺闽;植物病原真菌与昆虫病原真菌侵染寄主表皮的分子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李红霞;四种植物病原真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分子遗传机制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7 柴阿丽;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光谱分析技术的蔬菜叶部病害诊断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8 吴翠霞;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的抑菌活性及对番茄早疫病菌的作用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9 徐俊光;壳寡糖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7年
10 齐永霞;白僵菌和绿僵菌在植物根际的定殖及对几种土传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11 阮景军;苦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基因克隆表达及其抗病虫害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末;抗植物病原真菌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及其所产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刘凡;常见精油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7年
3 杨勇;黄麻链霉菌AUH-1的分离筛选及其拮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评价和作用机理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9年
4 李凤麟;嗜线虫致病杆菌SN313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5 俞晗;致病杆菌Xenorhabdus bovienii SN84次生代谢产物对三种植物病原真菌抑菌作用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6 鲁小城;一株枯草芽孢杆菌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物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刘楠楠;四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6年
8 张驰翔;22种植物病原真菌抑制剂的合成及机理初探[D];西华大学;2016年
9 张志娟;Penicillium.sp TS67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蛋白质的分离与鉴定[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10 张阳;抗部分植物病原真菌放线菌的筛选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11 李天喜;1,2,3-三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
12 徐艳;糖胶树叶化学成分研究和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化合物筛选[D];扬州大学;2009年
13 NARTEY LINDA KORKOR;五种植物病原真菌拮抗菌的分离与鉴定[D];浙江理工大学;2021年
14 雷蕾;植物病原真菌拮抗菌TG116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生防机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15 吴康;苋菜活性物的提取及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6年
16 邓建良;解淀粉芽孢杆菌YN-1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物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17 沈寿国;蛇床子素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机制的初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18 焦斌;旋覆花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19 赵恭文;杀菌植物筛选及其活性成分鉴定[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0 赵晴;昆虫抗菌肽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初步分离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靖春元 通讯员 谭旭辉;将组织300名科技专家下乡支农[N];湖北科技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