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丹参花的GC和HPLC指纹图谱构建
【摘要】:
色谱指纹图谱能全面地反映中药的整体化学特征,体现其内在的整体质量,可以弥补过去只对少数成分控制质量的弊端,是一种更为合理的质量控制模式,其独特的优势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目前指纹图谱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控制中药或天然药物质量的最有效的手段。这对药用植物的鉴定、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的建设、选择优良种质资源、评价药材的道地性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极为有用。本研究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HPLC)、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简称GC)以及GC-MS分析技术,结合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的方法,对金银花和丹参花挥发油、提取物进行综合分析,建立金银花和丹参花的指纹图谱。相关结果如下:
1.金银花挥发油GC指纹图谱的建立
采用GC法对10个不同产地的金银花挥发油进行分析,建立了GC指纹图谱。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检测器进行检测分析,并对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进行了相似度比较。药材各成分得到了很好的分离,确定26个共有指纹峰。金银花挥发油GC指纹图谱可以作为鉴别金银花药材的检测标准之一。
2.丹参花挥发油GC指纹图谱的建立
为了综合利用丹参资源,以丹参紫花和白花为研究对象,对7个丹参花样品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挥发油GC指纹图谱,并利用GC-MS分析了每个产地的丹参花挥发油化学组分,共鉴定出82种化合物,主要由倍半萜、脂肪酸、烷烃构成。倍半萜中含有β-石竹烯、β-石竹烯氧化物、α-石竹烯、杜松二烯。脂肪酸中含有十六烷酸(棕榈酸)。其中丹参花挥发油中β-石竹烯的含量最高,相对含量达12.2-31.7%。
3.金银花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建立了11个不同产地的金银花药材甲醇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用甲醇-磷酸水溶液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0nm,确定了16个共有峰。并测定了不同产地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含量分别为1.46-3.71%,0.55-2.04%。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均达到药典规定的标准。使用中国药典委员会推荐“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进行了数据比较分析,并将11个产地的金银花药材进行了聚类分析。HPLC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建立的指纹图谱可用于金银花药材的质量控制。
4.丹参花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丹参中含有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本试验用70%的甲醇一次提取丹参花中的有效成分,结果表明,70%的甲醇既提取了丹参花中的水溶性成分,又提取了脂溶性的成分。用10个产地的丹参花建立其指纹图谱,并用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丹酚酸B,丹参酮Ⅰ、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共7个标品测定了丹参花中这些有效成分,结果表明丹参花中含除丹参酮ⅡA以外的其它6种成分。初步结果表明它有可能作为强心丹参滴丸的原料。另外对根、须根、茎、叶、花中有效成分进行比较,发现须根中的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部位。
|
|
|
|
1 |
周继斌,范明,周文波;乌药挥发油化学成分测定[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9年02期 |
2 |
魏学冰;气相色谱法测定肤疡宁软膏中冰片的含量[J];中成药;2004年01期 |
3 |
赵陆华,刘艳华,张同,陈玉英;降香药材GC指纹图谱的建立[J];中成药;2002年11期 |
4 |
雷荣爱,宋二颖;柞蚕蛹脂肪酸的成分研究[J];中成药;1998年05期 |
5 |
林桂涛,马承严,赵峻岭;麝香通痹巴布膏质量标准研究[J];中成药;2004年02期 |
6 |
李国光,张惠娟,刘世良;以D湖和长江为水源的末梢自来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致突变性和化学组分的比较研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6期 |
7 |
马以泉;六味地黄丸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的影响[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8 |
戴金凤,李磊;紫萁多糖单糖组成及摩尔比GC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9 |
郭晓玲,孟青,冯毅凡;牡丹皮超临界CO_2萃取物质量标准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10 |
王斌,王燕,许丹,梁振辉,孙文基;鱼金注射剂GC指纹图谱研究[J];中成药;2004年06期 |
11 |
邱华荣,田吉,冯文宇,杨模坤;青银注射液中绿原酸与樟脑的含量测定[J];中成药;2004年08期 |
12 |
韩学静;杜增辉;王熳;;GC法测定盐酸美西律含量及其杂质2,6-二甲基酚[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29期 |
13 |
汪雪兰,曾熙兰,杨慧玲,简志瀚,潘伟雄;鸟苷酸环化酶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中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初步应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3年03期 |
14 |
孙毅坤,邸峰,周富荣;复方丹参片质量标准的研究及其质量考察[J];中国药事;2000年06期 |
15 |
陈晓琳;心益好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J];中成药;2004年06期 |
16 |
刘文芳;贺凌云;李贞贞;程泽能;;开胸顺气丸的GC指纹图谱研究[J];中成药;2007年02期 |
17 |
黄燕萍;张若燕;;GC测定复方斑蝥片中斑蝥素的含量[J];中成药;2008年02期 |
18 |
郑爱华;孙明;;GC测定牛黄降压胶囊中冰片的含量[J];中成药;2008年08期 |
19 |
柳小秦;吴少平;尹琳;徐长根;刘海静;;GC法测定托吡酯及其制剂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9年03期 |
20 |
傅应华;;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麝香草酚搽剂中麝香草酚和樟脑含量[J];中成药;200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