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AR和PR在妊娠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和子宫中的表达
【摘要】:
动物的生殖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学过程,它受机体内外多种因素共同调控才能顺利完成。其中起主要调控作用的是下丘脑-垂体-生殖轴,它调节着所有动物的整个生殖活动。雌性动物妊娠过程非常复杂,多种细胞因子和类固醇激素都对这一过程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雄激素受体(AR)和孕酮受体(PR)在妊娠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对预测妊娠成功与否极为重要。本研究利用超敏感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首次系统研究了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和子宫中LIF、AR和PR的表达情况以及在妊娠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期为促进早期胚胎发育、防止流产、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成功率和雌性动物的繁殖力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研究结果如下。
1.LIF、AR和PR在下丘脑视前大细胞核、视前内侧核、视前室周核、视交叉上核、视上核、弓状核、乳头体外侧核中均有表达,且AR和PR除了以上核团外,在视前外侧核、室旁核、下丘脑室周核、下丘脑前核、下丘脑背内侧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脑外侧核、下丘脑后核、乳头体前核、乳头体上核、乳头体内侧核和乳头体后核中均有表达。三种阳性产物在胞浆、胞膜、胞核和突起中均有分布,表明LIF、AR和PR可能既通过基因组机制,也通过非基因组机制途径在下丘脑中发挥作用。妊娠不同时期弓状核均呈强阳性免疫反应,下丘脑室周核在妊娠前期均呈强阳性免疫反应,提示下丘脑中LIF、AR和PR在妊娠过程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2.垂体中前、中、后叶广泛分布着LIF、AR和PR三种免疫阳性产物。LIF和AR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胞浆,而PR在胞浆和胞核中均有分布,揭示LIF、AR和PR参与了垂体生理功能的发挥过程。前叶中LIF、AR和PR在妊娠前期均呈强阳性免疫反应,其中植入期表达最强;而在妊娠中期,AR呈强阳性,PR呈中等程度、LIF呈弱阳性免疫反应;妊娠后期呈弱阳性免疫反应;表明LIF、AR和PR在妊娠前期特别是在植入期对垂体生殖内分泌活动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3.LIF、AR和PR广泛存在于卵母细胞、颗粒层细胞、卵泡膜细胞、基质细胞、粒性黄体细胞和生殖上皮细胞中,且在卵泡液中也检测到LIF阳性产物。阳性产物在细胞中呈多种形式分布,LIF主要位于胞浆,胞核中只有少量表达;PR在胞浆和胞核中均有分布;AR在颗粒层细胞位于胞核、在生殖上皮细胞中位于胞浆和胞核,而在其他细胞则位于胞浆,提示LIF、AR和PR参与了卵巢功能的调节。LIF、AR和PR在妊娠前期表达较强,其中植入期表达最强,妊娠中期次之,妊娠后期较弱,表明卵巢中LIF、AR和PR对胚胎植入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4.LIF、AR和PR在子宫腔上皮、腺上皮、蜕膜化基质细胞、肌层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均有表达。LIF和PR主要分布于胞浆和胞核;AR分布于胞核,提示LIF、AR和PR对子宫的作用广泛。植入期LIF、AR和PR在子宫各类型细胞中均呈强阳性免疫反应,表明LIF、AR和PR有可能参与调节了胚胎植入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
综上所述,LIF、AR和PR在下丘脑、垂体、卵巢和子宫中广泛分布,其阳性产物表达量随不同的妊娠期发生相应的规律性变化。在妊娠前期表达较强,其中植入期表达最强,妊娠中期减弱,妊娠后期最弱。LIF、AR和PR在妊娠前期下丘脑弓状核和垂体前叶均呈强阳性免疫反应,其中植入期表达最强。植入期子宫卵巢中上述3种因子的表达与下丘脑、垂体的变化相一致,提示植入期LIF、AR和PR在下丘脑弓状核和垂体前叶对子宫、卵巢的调控机制中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