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发酵植酸酶、溶菌酶对肉仔鸡及仔猪的应用研究
【摘要】:
对黑曲霉HF-2008转基因工程菌、溶菌酶转基因菌种进行工业发酵生产试验,生产出符合饲料工业使用的植酸酶和溶菌酶饲料添加剂,对生产的植酸酶进行包被和液体保存实验,生产出颗粒状和液体剂型植酸酶。为了检验植酸酶和溶菌酶对肉仔鸡和仔猪的生产性能影响,进行了以下试验:植酸酶固体发酵工业化生产试验;液体剂型植酸酶的保存和颗粒状植酸酶的耐热试验;玉米-豆粕型日粮添加植酸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影响试验;制粒日粮添加不同剂型植酸酶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的试验;人工合成犬溶菌酶基因的表达及蛋白活性分析试验;玉米-豆粕型日粮添加溶菌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代谢及免疫功能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1.通过对黑曲霉HF-2008转基因工程菌的工业化固体发酵,确定其最适培养基为麸皮(加适量次粉)2 700 kg、豆饼粉400 kg、硫酸铵40 kg、磷酸氢二钾20 kg,最适发酵时间为70 h,最适温度前期为30℃,后期调整为28℃,pH为5.0~5.5。
2.保存液体剂型植酸酶的防腐剂最佳组合为乙酸、苯甲酸钠、土温20(80)和柠檬酸,其比例分别为0.02%、0.02%、0.01%和0.1%。颗粒状植酸酶在85℃时高温时,酶活力保存率为83%。
3.按照二因子设计,选用400羽1日龄哈博德肉仔鸡,随机分为10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公母各半。在低磷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剂型(液体剂型、粉状、颗粒状)植酸酶,不同温度(75℃、80℃、85℃)条件下制粒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消化代谢、血液生化指标以及胫骨质量的影响;前期(1~21 d),添加颗粒状植酸酶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添加粉状植酸酶组(P0.05);后期(22~42 d)和全期(1~42 d),添加颗粒状植酸酶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添加粉状植酸酶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添加粉状植酸酶组(P0.05);全期75℃制粒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85℃制粒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85℃制粒组(P0.05)。各试验组显著提高了肉仔鸡磷的利用率(P0.05),显著降低了肉仔鸡粪的磷排出量(P0.05),添加颗粒状植酸酶组胫骨强度显著高于添加粉状植酸酶组(P0.05)。75℃制粒组血清磷显著高于85℃制粒组(P0.05),75℃制粒组血清碱性磷酸酶、羟脯氨酸显著低于85℃制粒组(P0.05)。42日龄时,添加颗粒状植酸酶组胫骨强度和胫骨灰分均显著高于添加粉状植酸酶组(P0.05);75℃制粒组胫骨磷、强度、灰分显著高于85℃制粒组(P0.05)。
4.试验选取体重11.79 kg±0.26 kg‘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224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猪,以圈为重复单位。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83℃制粒,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中,用100 g植酸酶(粉状、颗粒状、液体剂型,500 FTU)替代7.0 kg磷酸氢钙,另外再加1.5 kg石粉和5.5 kg载体,充分混合后制粒,其中液体剂型植酸酶采用制粒后喷涂。饲养试验为期30 d。结果表明:在制粒和降低日粮磷酸氢钙水平的同时添加颗粒状和液体剂型的植酸酶,制粒温度不超过83℃时,能够显著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和降低料重比(P0.05);能显著影响仔猪血液的TP、ALB和GLO指标(P0.05)。
5.利用人工合成的犬溶菌酶基因(全长396 bp,编码132 AA),构建的表达载体pPROHTa-rcLYZ含有犬溶菌基因完整的ORF,重组犬溶菌酶对溶壁微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有较强的溶菌活力,对铜绿假单胞菌、链球菌、枯草杆菌等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白色念珠菌无抑制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证实,重组蛋白对人工感染的犬大肠杆菌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6.按单因子设计,选用320羽AA肉仔鸡,随机分成Ⅰ、Ⅱ、Ⅲ、Ⅳ、Ⅴ组,每组64羽,4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公母各半)。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Ⅰ为对照、Ⅱ、Ⅲ、Ⅳ、Ⅴ分别为日粮加溶菌酶(添加量分别为300 g/t、400 g/t、500 g/t、600 g/t);研究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溶菌酶,降低了肉仔鸡采食量、提高了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全期(0~6 W)平均日增重:IV组与Ⅰ组比较提高了5.08%(P0.05);料重比:IV组与Ⅰ组比较降低了8.99%(P0.05);提高了肉仔鸡免疫器官指数,前期(0~3 W)IV组的胸腺相对重量较Ⅰ组增加14.43%(P0.05);IV组和Ⅴ组的法氏囊相对重量较Ⅰ组分别增加了15.16%(P0.05)和11.29%(P0.05)。后期(4~6 W)Ⅲ组和IV组的胸腺相对重量较I组分别增加了12.67%(P0.05)和16.89%(P0.01);IV组的法氏囊相对重量较对照组增加16.1%(P0.05)。提高了肉仔鸡血清抗体IgG的含量,42日龄,IV组和Ⅴ组分别提高了8.47%(P0.05)和6.80%(P0.05)。提高了肉仔鸡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21日龄时,Ⅲ组、IV组和Ⅴ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较I组分别提高12.84%(P0.05)、15.23%(P0.05)和13.17%(P0.05);42日龄时,IV组和Ⅴ组的血清球蛋白含量较I组提高8.47%(P0.05)和6.80%(P0.05);肉仔鸡能量、养分表观代谢率和血液新城疫抗体效价均有升高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