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民勤荒漠绿洲区棉花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的节水机理与模式研究

王振昌  
【摘要】: 甘肃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沙漠绿洲区位于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由于降水稀少,地表水资源不足,该地区农业生产主要依赖开采地下水来维持,近年来由于进入该地区的地表水资源逐渐衰减,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寻求切实可行的节水灌溉技术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解决当地干旱缺水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棉花是当地特色农业经济中的支柱作物,发展棉花种植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探索沟灌和滴灌模式下棉花分根区交替灌溉的节水机理以及其在民勤荒漠绿洲区的应用模式。本文对隔沟交替灌溉和膜下交替滴灌对棉花光合作用、生长、产量、品质、WUE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不同灌溉模式下的土壤热状况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如下一些主要成果。 (1)在根系分区交替灌溉试验中,为了保证灌溉水既能被作物充分的吸收又能防止深层渗漏的发生,灌水定额适宜取在240~480 m~3hm~(-2)。在交替滴灌试验中,为了使交替灌溉的调控效应更加明显,灌水频率不宜过大,灌水定额为180 m~3hm~(-2)情况下,建议灌水周期为7~14d。 (2)两年的沟灌数据表明,隔沟交替灌溉可以显著降低棉花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提高结铃率,起到了抑制冗余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的作用。灌水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方式对棉花叶片气孔调控作用有逐渐变弱的趋势。 (3)在隔沟交替灌溉处理中,灌水周期内灌水沟地面以下5~25cm平均地温值小于相应深度的非灌水沟,随着灌水后时间的延长,两沟剖面的等温线图逐渐对称,这与不同沟内水分变化过程相似,表明地温与土壤水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关系。发现隔沟交替灌溉垄上温度比相应常规处理高,并且其差值在后期有逐步增大的趋势。 (4)两年沟灌试验数据表明,当次灌水定额为当地畦灌水平的50%左右时,隔沟交替灌溉既可以显著提高棉花的产量水平和霜前花比例,实现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在灌水定额为180 m~3hm~(-2)的膜下交替滴灌试验中,花期和铃期分别每20d和15d交替一次的ADI处理,籽棉产量、霜前花比例、纤维品质均优于CDI。不同灌溉方式和灌水定额对棉花衣分影响很小。灌溉方式和灌水量会影响棉花的纤维长度,随着总灌溉定额增加,纤维长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在膜下滴灌试验中,ADI可以显著提高棉花纤维长度。 (5)发现不同灌水沟地温比值与不同灌水沟土壤含水量比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初步提出了隔沟交替灌溉方式下以地温为指标的判定合理交替灌水时间的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杜太生;康绍忠;张宝忠;李思恩;杨秀英;;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绿洲区不同滴灌模式下葡萄茎液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02期
2 刘映先;;“景泰荒漠绿洲区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课题通过验收鉴定[J];草业科学;1990年04期
3 占玉芳;荒漠绿洲区樟子松育苗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3年05期
4 何世炜;葛文华;吴银忠;;景泰荒漠绿洲区粮油草种植体系研究初报[J];草业科学;1988年04期
5 李勇;秦有武;葛文华;朱祥清;崔用侠;;荒漠绿洲区产蛋母鸡 饲粮不同优化配方的效果及效益[J];草业科学;1991年04期
6 刘光武;贺访印;徐先英;丁钰;;甘肃河西干旱荒漠绿洲区舍饲养羊模式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09年05期
7 杜太生;康绍忠;张建华;;不同局部根区供水对棉花生长与水分利用过程的调控效应[J];中国农业科学;2007年11期
8 孙华银;康绍忠;胡笑涛;李志军;;根系分区交替灌溉对温室甜椒不同灌水下限的响应[J];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9 苏培玺;解婷婷;丁松爽;;河西走廊绿洲棉花集群高产栽培试验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年06期
10 李玉忠;张立萍;;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发展沙产业探析[J];中国水土保持;2011年06期
11 常学向,赵爱芬,赵文智,陈怀顺;黑河中游荒漠绿洲区免灌植被土壤水分状况[J];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02期
12 何世炜,常生华,武得礼;饲用山羊豆引种研究初报[J];草业科学;2003年11期
13 刘贤赵;宿庆;孙海燕;;根系分区交替灌溉不同交替周期对苹果树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0年18期
14 刘普幸;张克新;;近55a来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胡杨年生长期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1年03期
15 高亮;靳军英;李尚蔚;杨中文;康静雯;王琳;高忠锦;;不同灌水方式对辣椒生长、生理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16 葛文华;秦有武;崔用侠;华立民;郭树德;;荒漠绿洲区草地农业生态户的特点与效益分析——以曾海清示范户为例[J];草业科学;1988年03期
17 曾彦军;荒漠绿洲区滩羊畜牧业生态经济特征[J];草业科学;1994年01期
18 邵光成;张娟;陈磊;刘娜;邢文刚;;时空亏缺灌溉对温室盆栽辣椒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08年03期
19 王祺,王永斌;荒漠绿洲区紫花苜蓿生产技术的研究[J];草业科学;2002年02期
20 赵文智,常学礼,李启森,何志斌;荒漠绿洲区芦苇种群构件生物量与地下水埋深关系[J];生态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启良;部分根区滴灌和环境因素对苹果幼树水分传输机制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培岭;不同灌溉方式下民勤荒漠绿洲区棉花水氮耦合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高志海;基于RS和GIS的绿洲植被与荒漠化动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振昌;民勤荒漠绿洲区棉花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的节水机理与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马丽荣;生态安全视角下荒漠绿洲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业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 侯向阳博士;草原要保护也要建设[N];农民日报;2001年
2 萧蕊;“三区”节水型农牧业结构调整[N];农民日报;2003年
3 记者 郭姜宁;甘肃草原生态所抓好“四结合”[N];科技日报;2001年
4 赵雪雁 张志良;建设生态经济型城市[N];人民日报;2003年
5 宋常青;四大因素影响西北地区生态环境[N];人民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