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精粗比对荷斯坦公牛生长发育、消化道组织形态及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摘要】:
选择6月龄体重差异不显著的中国荷斯坦公牛,随机分为3组,日粮精粗比分别为:6︰4(Ⅰ组)、5︰5(Ⅱ组)以及4︰6(Ⅲ组)进行饲养。测定3种日粮饲喂条件下,各组试验牛生长发育、消化道组织形态、血液生化指标、内脏器官发育以及屠宰指标的变化,以期为荷斯坦公牛育肥制定合理的饲喂方案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1、高精料日粮试验组的体重在7~9月龄分别达到223.38±14.53 kg、260.85±20.40 kg和298.55±16.78 kg,均显著高于低精料试验组(P0.05);3个月阶段的平均日增重方面,高精料日粮试验组比低精料日粮试验组高出18.02 %(P0.05)。体尺指数方面,各个试验组呈现上升趋势,3个试验组中以高精料组最高,低精料组最低;髋宽指数方面,各试验组同样有随月龄的增加,而有提高的趋势,但是7至8月龄的髋宽指数变化幅度较为平缓,8至9月龄提高相对迅速;肢长指数方面,各组试验牛均趋于下降,高精料日粮组稍低于低精料日粮组(P0.05);体躯指数方面,各组试验牛的变化波动均比较大,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3个试验组中Ⅱ组最高;胸围指数、尻高指数和臀高指数,各组试验牛逐步上升,但变化幅度不大。
2、通过对荷斯坦公牛消化道器官制作石蜡切片发现:(1)各试验组瘤胃、网胃和瓣胃的黏膜结构均比较完整;(2)瘤胃、网胃和瓣胃的鲜重及鲜重/体重随日粮中粗料比例的增加而提高,Ⅲ组网胃和瓣胃的鲜重比Ⅰ组分别高出21.90 %和19.93 %(P0.05);鲜重/体重方面,Ⅲ组比Ⅰ组分别高出29.99 %和27.68 %(P0.05);(3)瘤胃、网胃和瓣胃的组织形态发育程度随日粮中粗饲料含量的比例提高而成增加,Ⅲ组瘤胃、网胃和瓣胃的角化层厚度、固有膜厚度及乳头的发育较其它两试验组有显著的增加(P0.05)。
3、日粮精粗比对荷斯坦公牛内脏器官质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高精料日粮能够明显的促进试验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的发育,尤其是鲜重和鲜重/体重,Ⅰ组均显著高于Ⅲ组(P0.05);除去Ⅰ组的肾脏水分含量显著高于Ⅲ组外(P0.05),其余各组之间的器官水分含量基本相似;Ⅰ组的心脏和脾脏干重与其它两个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
4、提高日粮中精料比例,有增加公牛血液中的GPT和GOT活性的趋势,其中Ⅰ组和Ⅱ组7月龄阶段血液中GPT的含量比Ⅲ组分别高出21.19 %和17.88 %(P0.05=,Ⅰ组和Ⅱ组9月龄阶段血液GOT的含量比Ⅲ组分别高出14.80 %和13.86 %(P0.05=;各组试验牛的AKP活性均为7月龄时最高,8月龄时次之,9月龄时则最低,这反映了AKP活性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递减趋势;3组试验牛血液中LDH活性随月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高精料日粮条件下饲喂,可以显著提高奶公牛体内LDH活性,高精料日粮有提高血液CT、TP含量的趋势(P0.05);各试验组血液BUN含量随精粗比例的提高而降低(P0.05)。
5、高精料日粮可显著提高荷斯坦公牛的胴体重、肌肉重、骨肉比、净肉率以及屠宰率,其中Ⅰ组的胴体重、肌肉重和骨肉比显著高于其余两个试验组(P0.05),而骨肉比和净肉率指标显著高于Ⅲ组(P0.05)。另外,本试验还发现,屠宰性能的高低可以在血液酶活性上反映出来,其中以LDH、AKP和TP含量较为明显,这3种血液酶与荷斯坦公牛的日增重、胴体重、肌肉重和屠宰率指标极显著性正相关水平(P0.01),而尿素氮与屠宰率呈现显著性负相关(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