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心肌纤维与Ⅰ型胶原纤维的超微结构及生物力学特性研究

朱杰  
【摘要】: 肌节周期性的收缩力可经由近邻的胞外基质和心肌纤维传导至整个心脏组织,从而迫使心脏壁收缩并将血液压出心室,是心脏搏动的原动力。肌纤维和胶原纤维超微结构及生物力学特性的病理性变化往往会影响纤维对外界刺激信号的应答,从而影响心脏搏动的规律性,造成心脏功能紊乱。而胶原蛋白纤维是肌内膜的主要成分,要深入研究心肌纤维的功能,还必须研究心肌外层的胶原纤维膜的超分子结构与力学特性,这些信息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胶原蛋白结构影响肌细胞-肌细胞、肌细胞-基质通讯的途径,以及胶原蛋白在心肌组织生长、发育、病变和修复/再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以肌纤维和胶原纤维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力显微镜高分辨成像和纳米压痕技术,研究了牛心心肌纤维、昆虫飞行肌纤维、鼠尾肌腱胶原蛋白纤维在不同生理状态的表面超微结构、压弹性和粘弹性,尝试找到肌纤维收缩过程中肌节长度、纤维直径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找到抗I型胶原蛋白抗体在胶原蛋白纤维上的结合位点并得到二者之间的特异性作用力;从而建立心肌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的超微结构、力学特性和生理状态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研究,获得了以下主要进展: (1)不同生理状态下,牛心肌纤维的肌节长度大致在1.22μm~1.33μm,其中松弛状态的肌节长度相对于僵直态有大约9%的增长,该结果提示,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会随着生理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交替形成横桥,从而形成力学传导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信号刺激;与位置相关的压弹性曲线与AFM高度图的剖面曲线在外形上具有很高的相似性,相邻最大弹性系数点之间的距离与剖面分析得到的肌节长度非常接近,该结果显示了肌节的空间周期性和力学周期性的统一;源于AFM研究的肌纤维结构和弹性参数将会推动人们对生物结构、生物力学和生理功能之间关系的认识,为心脏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线索。 (2)飞行肌肌原纤维在僵直态、松弛态和三种活化态的肌节长度分别为:2.10±0.05μm(僵直态)、3.10±0.10μm(松弛态)、2.50±0.15μm(活化态, 2mM Ca2+)、2.60±0.25μm(活化态, 5mM Ca2+)和2.55±0.15μm(活化态, 10mM Ca2+),并得到得到5mM Ca2+浓度为合适的肌纤维活化浓度;另外,不论飞行肌纤维处于什么生理状态,A带的长度始终保持在1.50μm左右,而I带的长度则有较大的变化(0.7μm~1.6μm),该现象符合肌动蛋白纤维与肌球蛋白纤维在重叠区相对滑移的力学和空间结构模型。 AFM高度图剖面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生理状态下,肌原纤维内部肌动蛋白粗纤维之间的最小距离分别为53nm(松弛态)、58.5nm(僵直态)、56.7nm(活化态, 2mMCa2+)、54.8nm(活化态, 5mM Ca2+)和55.6nm(活化态, 10mM Ca2+),进而结合同根纤维的肌节长度变化建立了肌纤维的钙离子诱导等体积伸缩模型;根据沿肌球蛋白纤维纵向的剖面曲线分析图,找到了横桥在肌球蛋白纤维表面的位置及其周期性间距为37.5±0.5nm;另外,在同一生理状态下,肌原纤维的弹性系数和杨氏模量的大小关系满足:Z线M线重叠区I带;同一肌节位置在不同活化态下的弹性系数和杨氏模量的大小关系基本满足:活化态(5mM Ca2+)活化态(2mM Ca2+)活化态(10mM Ca2+)。 (3)固定在云母片上的胶原纤维在空气中自然干燥时,胶原纤维的D单元长度在干燥的过程中并无显著变化,基本稳定在66.67nm;而间隙带的深度则有一定的增加,从4.4nm逐渐增加到4.7nm,增幅达7%;变化最为明显的则是纤维的直径,从201nm降到了187nm,减幅达到7%,尽管如此,由于D单元长度并无变化,因而该方法(样品制备和空气中成像)依然适于研究胶原纤维的纵向精细结构。 文中采用抗I型胶原蛋白抗体偶联金纳米颗粒对胶原蛋白纤维成功实现了定位标记,AFM研究发现,抗体作用时间不同的纤维样品表面上的金纳米颗粒分布密度有较大差别。抗体作用时间越长,金颗粒的密度越大;其中,抗体作用时间等于2h的金纳米颗粒密度与厂家提供的标准结合密度很接近,但从实际的AFM图像质量可知,抗体作用时间为1h的金颗粒密度更适合做抗体结合位置的统计分析。以抗体作用时间为1h的样品作为研究对像的实验结果显示,与抗体结合的金颗粒主要分布在胶原纤维的重叠区,显示出抗I型胶原蛋白抗体对胶原纤维重叠区的结合特异性。 (4)用未加修饰的探针对抗体结合时间不同的胶原纤维样品进行了成像,分别得到了高分辨的高度图和低分辨的摩擦图,二者分别从结构细节和总体力学特性上反映出抗体在胶原纤维上的结合位点主要集中在重叠区。而未加修饰探针的单点力学测量结果显示,胶原纤维表面结合的抗体对肌原纤维压弹性的测量几乎没有影响;但对于粘附力的收集结果却有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在重叠区,随着抗体结合时间的增加,探针与胶原纤维间的粘附力相对于探针与天然纤维样品之间的粘附力分别增加了17.8%、48.9%和82.2%,而间隙带的粘附力则保持相对稳定,说明抗体主要分布在重叠区,与前述高度图和摩擦图的结果保持一致。最后,本论文重点研究了抗体与胶原蛋白的结合力。主要用抗I型胶原蛋白抗体对探针进行了修饰,并用修饰过的探针进行探针-天然胶原纤维间的粘附力(结合力)测量,统计结果显示,单个抗I型胶原蛋白抗体与胶原纤维重叠区的结合力约等于250pN。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纪申;罗雪云;刘头玠;温世凡;;半裸镰刀菌的超微结构[J];生物学通报;1985年03期
2 刘宏迪;梁平彦;;感染病毒的侧耳的超微结构[J];微生物学报;1986年03期
3 严世都;邱治民;邹宁生;梁平;;胎儿圆窗膜超微结构的观察[J];解剖学报;1987年02期
4 王福生;王宏霞;李予川;胥照平;汪民;;斑点热群新疆立克次体对宿主细胞感染过程的形态学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1990年03期
5 杨文成;;胎儿大脑皮层枕极突触超微结构的形态学观察与分析[J];大连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6 陈卫,李维琪,王钫;经中试加工的变色人发超微结构[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7 杨丽珍,谢衷明,陈惠卿,沈颖,朱建宇,蒋文珏;硅橡胶堵塞兔输卵管对其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生殖与避孕;1992年06期
8 阎蕴力,亀家俊夫,郑力芬,王美华,饭野晃啓;小鼠生精细胞染色质与染色体构筑的扫描电镜研究(简报)[J];实验生物学报;1997年02期
9 盛春;罗永婷;章骏;袁维佳;顾福康;;三疣梭子蟹光感受器超微结构在昼夜光周期中的变化[J];水产学报;2007年S1期
10 张永志;郑纪慈;徐明飞;阮美颖;俞林火;王钢军;;铅对茄果类蔬菜生长特性及其细胞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11 徐青;祁建钊;秦恳;谢亚军;张炎;田惠桥;;宁夏枸杞异型绒毡层发育的超微结构特点[J];西北植物学报;2009年12期
12 任国峰;袁泉;杨爱青;汤凌;黄忆明;;形态学与形态计量学观察大豆异黄酮对前列腺增生大鼠的作用[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0年01期
13 余红卫;;彩虹明樱蛤精子的超微结构[J];台湾海峡;2011年03期
14 李荣森;陈涛;邓海凡;袁丽;;几种苏芸金杆菌晶体的超微结构[J];微生物学报;1983年04期
15 王玉芝,吴祖泽,薛惠华,曹菊荣,肖路;体外琼脂和甲基纤维素培养骨髓粒和巨噬细胞集落超微结构分析[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7年06期
16 雷建章;应国华;李向印;张玉英;赵玉珍;;部分感觉器官的超微结构[J];生物学通报;1987年04期
17 吴淑兰;王仲涛;王树娥;张玉英;刘贵生;;小白鼠甲状腺的超微结构——超薄切片及冷冻复型透射电镜观察[J];电子显微学报;1988年03期
18 胡人义;范淑荣;;脊髓运动神经元胞体上的突触超微结构[J];神经解剖学杂志;1989年01期
19 刘代成;吕连升;隋顺霞;孙京田;谢英勃;张晓凯;;家猫精子的超微结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20 戴玲美;吴敦肃;郭一松;;松毛虫赤眼蜂雌性触角五种感器的超微结构(膜翅目:赤眼蜂科)[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雷;张惠娟;洪素兰;;肝舒乐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学荣;覃柳燕;班建东;雷丹青;;蛇毒神经生长因子作用PC12细胞后超微结构变化的观察[A];第九届中国生物毒素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3 赖晃文;杨传红;王卓才;赖日权;唐赓云;;胃肠道间质瘤的光镜电镜观察[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张蕴晖;倪兵;季玲妹;丁训诚;;BZB对人精子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翟琦;王士平;周宜南;刘文杰;孙惠敏;吕永福;;体质性黄疸的肝超微结构[A];第六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6 闫晓红;侯金凤;闫美荣;苏秀兰;哈森;;生物活性因子对白血病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姚洪军;张晶;邓丽娜;高荣孚;;瞬时脉冲光调控脱黄化叶绿体发育的超微结构[A];纪念殷宏章先生百年诞辰暨全国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关巍;房舒;王春梅;刘志恒;陈浩;蔡春;石志琦;;蛇床子素结构修饰物抑菌活性研究[A];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海峰;孙明莉;及志勇;雷宇;刘晓亮;;心跳骤停大鼠复苏后心脑超微结构的变化及药物治疗影响[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10 张丽琼;滕岩;崔浩;李明生;栾丽娟;刘学琴;;丹参对兔视网膜光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杰;心肌纤维与Ⅰ型胶原纤维的超微结构及生物力学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申屠形超;独特表型簇状混浊先天性白内障的超微结构和疾病相关候选基因的定位和克隆[D];浙江大学;2005年
3 高克祥;内生真菌Chaetomium spirale, Stagonospora sp.与病原菌、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陈旭;二氧化碳气腹压力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异位灶影响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5 余江;大型海藻龙须菜对环境胁迫的响应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初探[D];暨南大学;2008年
6 董英伟;辣椒辣素镇痛作用及安全性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7 靳红;兔圆小囊在抗原刺激下脑肠肽类物质及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观察[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舒林华;急性肺损伤幼鼠肺Ⅱ型上皮细胞和SP-A及SP-D变化及地塞米松干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9 张艳杰;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机理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费永俊;狗牙根在护坡植被砼上的形态和光合生理响应[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广;地塞米松、1,6-二磷酸果糖对内毒素血症大鼠心肌酶学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2 关禹博;全氟萘烷液在眼内应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3 曾金;参附注射液对大鼠糖尿病性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4 匡琳;糖尿病大鼠肝细胞、毛细胆管超微结构的改变及PPARgamma激动剂对其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陈智颖;慢肾1号方对小鼠系膜增生性肾炎自由基损伤及免疫病理学等超微结构干预的对照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6 刘玉香;二氧化硫对小鼠几种脏器超微结构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5年
7 刘玉双;中国纹吉丁属Coraebus分类研究(鞘翅目:吉丁科)[D];河北大学;2005年
8 陈仕生;电离辐射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9 杨艳东;米非司酮对人输卵管IGF-1、IGF-1R、MC和超微结构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5年
10 李霞;保加利亚乳杆菌超浓缩培养及生物学变化规律[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定槐;站在先进材料研发前沿[N];中国化工报;2007年
2 记者 钱铮;纳米半导体将成现实?[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由肌肉驱动的自动装置在美问世[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辛心;美研制出世界首台由肌肉驱动的自动装置[N];医药经济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李凝;对心脏生理学“经典理论”提出质疑[N];科技日报;2009年
6 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 张禹;静止胆结石 肝脏也受损[N];健康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曹玉祥;救护心梗:命系一小时[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8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教授 程蕾蕾;心脏的收缩功能[N];家庭医生报;2010年
9 李德姣;蒋伯龄;朱元莉;实验研究证实:当归补血汤可抑制RGCs凋亡[N];中国医药报;2005年
10 张中桥;加味补阳还五汤可防护次声所致损伤[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