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岭森林群落草本植物的结构特征研究
【摘要】:
林下草本植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林草配置有利于人工林长期健康经营,同时也是天然林生态系统稳定发育的基础。为了给子午岭植被恢复提供合理的建议和理论依据,通过随机采样法,将子午岭3种类型森林林下草本植物的物种组成、结构特征及变化差异,与林缘山地阳坡作对照分析,研究了子午岭不同林型下草本植物生长分布状况,多样性指数,相似性以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 3种林下及林缘山地阳坡共有草本植物54种,隶属于20个科。柴松林下出现草本植物21种,隶属于14个科;辽东栎林下出现26种,隶属于12个科;油松林下31种,隶属于14个科;林缘山地阳坡32种,隶属于16个科。而4个样地共有种只有7种,隶属于4个科。3种林下绝对优势种都是大披针苔草,林缘山地阳坡优势种为茭蒿。
(2)对3种林下与林缘山地阳坡的草本植物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各林下及林缘山地阳坡物种间有显著正相关的种对数:辽东栎林林缘山地阳坡人工油松林柴松林。说明辽东栎林群落有较高的稳定性。
(3) 3种林与林缘山地阳坡进行相似性比较,发现各林下与林缘山地阳坡草本植物的相似系数在0.38-0.48之间,为中等不相似;各林间的相似系数在0.50-0.71之间,为中等相似。其中,人工油松林与林缘山地阳坡草本植物相似程度最高。
(4)对3种林下及林缘山地阳坡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得出,在不同林下和林缘山地阳坡物种丰富度Menhinnick指数和Margalef指数有显著差异,大小顺序依次为:林缘山地阳坡人工油松林辽东栎林柴松林;并且林缘山地阳坡与柴松林,辽东栎林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Shannon-Wienner指数也是林缘山地阳坡最大,与其它各林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林之间无明显差异;计测生态优势度的Simpson指数则是柴松林最高,林缘山地阳坡最低,且柴松林与林缘山地阳坡,油松林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Pielou均匀度指数林缘山地阳坡最高,柴松林最低,其间有显著差异(P0.05)。
(5)林分因子、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含量对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分布都有影响,但是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