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子午岭森林群落草本植物的结构特征研究

范文娟  
【摘要】: 林下草本植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林草配置有利于人工林长期健康经营,同时也是天然林生态系统稳定发育的基础。为了给子午岭植被恢复提供合理的建议和理论依据,通过随机采样法,将子午岭3种类型森林林下草本植物的物种组成、结构特征及变化差异,与林缘山地阳坡作对照分析,研究了子午岭不同林型下草本植物生长分布状况,多样性指数,相似性以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 3种林下及林缘山地阳坡共有草本植物54种,隶属于20个科。柴松林下出现草本植物21种,隶属于14个科;辽东栎林下出现26种,隶属于12个科;油松林下31种,隶属于14个科;林缘山地阳坡32种,隶属于16个科。而4个样地共有种只有7种,隶属于4个科。3种林下绝对优势种都是大披针苔草,林缘山地阳坡优势种为茭蒿。 (2)对3种林下与林缘山地阳坡的草本植物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各林下及林缘山地阳坡物种间有显著正相关的种对数:辽东栎林林缘山地阳坡人工油松林柴松林。说明辽东栎林群落有较高的稳定性。 (3) 3种林与林缘山地阳坡进行相似性比较,发现各林下与林缘山地阳坡草本植物的相似系数在0.38-0.48之间,为中等不相似;各林间的相似系数在0.50-0.71之间,为中等相似。其中,人工油松林与林缘山地阳坡草本植物相似程度最高。 (4)对3种林下及林缘山地阳坡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得出,在不同林下和林缘山地阳坡物种丰富度Menhinnick指数和Margalef指数有显著差异,大小顺序依次为:林缘山地阳坡人工油松林辽东栎林柴松林;并且林缘山地阳坡与柴松林,辽东栎林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Shannon-Wienner指数也是林缘山地阳坡最大,与其它各林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林之间无明显差异;计测生态优势度的Simpson指数则是柴松林最高,林缘山地阳坡最低,且柴松林与林缘山地阳坡,油松林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Pielou均匀度指数林缘山地阳坡最高,柴松林最低,其间有显著差异(P0.05)。 (5)林分因子、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含量对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分布都有影响,但是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汪劲武;;草的漫谈[J];大自然;1994年05期
2 路原;;植物的生存防御战[J];科学24小时;2006年01期
3 江南;;植物的生存防御战[J];发明与创新(学生版);2006年01期
4 流亮;;植物也会“网聊”[J];科学之友(A版);2008年03期
5 何鸣;雷君;;会“咬人”的植物[J];云南林业;1992年01期
6 汪劲武;;塞罕坝植物印象[J];大自然;2006年02期
7 汪劲武;;植物的自卫术[J];百科知识;2008年20期
8 郝占庆,赵士洞,陶大立;长白山北坡阔叶红松林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季节动态[J];生物多样性;1994年03期
9 刘桂清;宿根草本植物的发展前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01期
10 徐粲如;植物的水分平衡[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79年02期
11 张爱华;邓德明;陈中义;皮慧芳;何琼;何昌浩;;湖沼地区草本植物化感作用对日本血吸虫毛蚴影响的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9年03期
12 李梅;田淞沪;;植物越冬有妙招[J];科学大众(小学版);2011年Z1期
13 郭汗生;;再谈草本植物的嫁接[J];生物学通报;1958年05期
14 王玉欣;浅谈草本植物的嫁接实验[J];生物学杂志;1996年03期
15 陈亚光;;世界植物之最[J];知识就是力量;2007年11期
16 ;植物王国猎奇(八)[J];科学大观园;2008年01期
17 骆亮军;;覆卮山草本植物垂直分布下的梯度变化调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01期
18 曾宪锋;邱贺媛;张振霞;黄雁;;广东省2种新记录草本植物[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19 汪劲武;;植物名称的奥秘[J];百科知识;2008年22期
20 郭屹立;苏思;丁圣彦;梁国付;;洛河上游河漫滩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祺;王磊;杜杉;;河北省草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2 赵静;刘利华;樊濬;;护坡植物的选择[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巧;赵毅博;高泰平;胥辉;;膏桐林地表昆虫多样性及其与白蚁危害之间的关系[A];云南省昆虫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琼;宋桂龙;辜再元;;边坡生态防护中草本植物根系的力学试验研究[A];工程绿化理论与技术进展——全国工程绿化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刚;伍钧;;甘洛废弃铅锌矿区几种草本植物的重金属耐性研究[A];四川省第十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魏小兰;张蕴薇;;草本植物的非典型性应用[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黄向军;;从《说文》“艸”部字看古人的生活[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俊华;刘兴良;何飞;黎燕琼;郑绍伟;刘世荣;;卧龙巴朗山川滇高山栎主要草本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祁如英;严进瑞;王启兰;申红艳;;青海草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应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乐尧;;从昆明盆地滇池北缘第四纪孢粉组合讨论古气候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5)[C];198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佳佳;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本植物的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D];兰州大学;2012年
2 侯颖;川西亚高山复合群落中岷江冷杉和四种草本植物生长对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及其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秦晓威;秦岭太白山草本植物多样性格局及其对林隙干扰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张美文;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工程对小型兽类群落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5 陈蕾伊;环境因子对植物入侵的影响与外来植物风险评估分析[D];中山大学;2012年
6 赵良平;燕山山地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和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吴统贵;杭州湾滨海湿地植被群落演替及优势物种生理生态学特征[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8 李武斌;九寨沟马脑壳金矿露天矿山生态恢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刘秀珍;山西中条山铜矿废弃地植被生态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10 傅尧;黄土高原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效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文娟;子午岭森林群落草本植物的结构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秦瑞杰;草本植物生长发育对土壤团聚体和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韦华)烨;黑龙江省主要草本可燃物燃烧烟气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4 杨博;中国外来陆生草本植物[D];复旦大学;2011年
5 李嘉竹;陆地C_3、C_4草本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研究[D];鲁东大学;2009年
6 代琛;草本植物纤维素提取、溶解及成膜性能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张勤敏;贺兰山西坡封育区内植被恢复与多样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8 奇凯;黑里河天然油松林主要植物种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郭屹立;伊洛河流域不同环境梯度下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10 陈征;西双版纳望天树林草本植物多样性及分布格局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先宏、通讯员 汤波;长江大学筛选出水旱共耐性草本植物[N];湖北日报;2006年
2 记者 黄文冠;下半年我区推广种植香薰精油草本植物[N];阿勒泰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海燕;植物有多少种 百人钻山摸底数[N];北京日报;2008年
4 周飞;报春苣苔野外回归的机理被揭示[N];广东科技报;2010年
5 记者 何德功;植入亚寒带树木基因 可令草本植物更耐寒[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6 本报资料室供稿;分类篇(三)[N];中国花卉报;2003年
7 叶乃卫;草本植物紫苏具有神奇的抗衰老功能[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8 任意 编译;令植物耐寒移植“WAP27”[N];大众科技报;2003年
9 周艳波 周劲松;景天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N];中国花卉报;2008年
10 窦晓竹;带盆净清香草回家[N];江苏科技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