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

吴海霞  
【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证农业投入持续稳定增长,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而且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增长和社会稳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所提供的服务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金融服务功能的拓展,金融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关键。农民收入增长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 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我国最早推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试点的省份之一。经过多年的改革,山东省农村金融已经成长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力军。因此研究山东省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不仅能够为山东省金融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可以丰富我国农村金融理论。本论文由七个部分组成: 第一章导论 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较为详尽地阐述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对国内外理论与实践作了充分研究之后,结合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阐述了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对本文的创新之处作了简要说明。 第二章金融基础理论与农民收入基础理论 本章对有关金融发展理论及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做了界定,详细介绍了农民收入的定义和构成等相关问题,为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的指标选取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章山东省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本章主要阐述了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以及山东省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解析了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山东省农民收入的趋势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山东省农民收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实证分析 实证研究均需基于一定的经济和环境之下,本文将基于山东省的具体省情,指出本研究指标选取的原则和研究前提,以及选用的经济计量模型,借助E-view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检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说明。 第五章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是现代经济学中一种应用广泛且极为重要的经济分析方法,本章主要通过对山东省近20年来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及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统计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希望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第六章从农村金融角度增加山东省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本章主要基于前几章对有关理论的论述和具体数据的分析发现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根据山东省的具体情况,从农村金融的角度,提出了具体化的对策建议。 第七章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通过上述几章的分析,我们看到目前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农村正规金融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对金融发展的要求,客观上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基于此,我们得出了四点结论,并为山东省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三点需继续深化的地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一鹿;冉光和;钱太一;;经济转型期农村金融资源开发对农民收入影响效应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10期
2 陈辉;刘钟钦;贾伟生;;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3 李喜梅;;陕西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11期
4 祁永忠;;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J];经济师;2009年02期
5 刘亭亭;刘传哲;;中国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78~2009年数据的检验[J];特区经济;2011年02期
6 胡金焱;卢立香;;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因应:1986~2007[J];改革;2009年02期
7 赵永红;;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8 焦瑾璞,周诚君;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八大理论争论[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周卫辉;戴建兵;;河北省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张永乐;;河北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增长问题的实证研究[J];河北金融;2008年06期
11 苏波;徐璋勇;;转型时期西部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以陕西省为例的实证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2 郝文;;提高农民收入途径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04期
13 张韵沛;孙景;张劲;;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经济师;2009年07期
14 张瑛琦;;区域农村金融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实证分析[J];经济师;2010年11期
15 傅芳荣;理性看待取消农业税对农村金融的影响[J];地方财政研究;2005年11期
16 庞智强;仇菲菲;;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的灰关联分析[J];统计教育;2007年11期
17 陈小威;张杰;李宁芳;;云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因果分析[J];时代金融;2007年07期
18 李昌平;;开放农村金融的机遇与“陷阱”[J];南风窗;2007年05期
19 翟书斌;论化解“三农”问题的金融支持[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年09期
20 王亚飞;;试论金融发展对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作用[J];现代商业;2008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云;;共同开创农村金融新局面[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2 张天;;浅谈吉林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策略[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加大力度优化广东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A];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蕊;;我国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可持续发展为视角[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君生;;县域农村金融改革与现代农业发展[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6 刘颖;;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供求失衡问题解决路径选择——从政府职能视角分析[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萧芍芳;;应对中国农村金融缺位的若干对策[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蔡力峰;;农村金融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张天强;韩斌;张若唅;马文杰;;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关于林州、汤阴、桦甸、舒兰4县农村金融的调研报告[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10 周云娟;;农村金融支持“三农”对策思考[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剑伟;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张霞;云南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3 吴斌;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付东升;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姚雯;农村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D];武汉大学;2011年
6 田杰;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7 张远军;中国农村走向繁荣的财政金融选择[D];辽宁大学;2007年
8 卢文祥;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卞靖;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深层机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10 董杰;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维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吴海霞;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栾蕾娜;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4 俞佳佳;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绩效分析[D];宁波大学;2011年
5 王忠钦;我国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王志富;云南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高希武;论农村金融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邱美琴;我国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支持作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余涛;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杜静;农村金融供需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会昌 胡涛;从金塔县现状看农村金融发展[N];中国信息报;2007年
2 徐楠;央行《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首次发布[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3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蒋定之:三项措施推进农村金融改革[N];证券时报;2008年
4 王镇江;汇丰加速进军农村金融 至少6家村镇银行今年开设[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5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 肖四如;小额农贷破解农村金融难题(五)[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6 中国银河证券公司高级经济学家 苑德军 博士;建设新农村必须振兴农村金融[N];金融时报;2006年
7 宋常青 黄会清;农村金融边缘化该怎样破解[N];中国财经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杨世智;站在农村看银行[N];甘肃日报;2006年
9 余丰慧;国际粮价暴涨给农村金融带来了什么?[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10 吉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学院 王丽君杜梅;农村金融边缘化对策探讨[N];国际商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