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简化计算与预测模型研究

战国隆  
【摘要】: 由于分形和混沌理论在解决多参数非线性问题表现出的极强的自适应能力,论文采用分形和混沌理论重点研究了气象资料缺省条件下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 ET0 )的简化计算和预测模型研究。论文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1B0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9072)。论文从分形理论中自相似性角度进一步验证了温度与植物表面的净短波辐射和净辐射关系的合理性,从而简化了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并将双线性理论用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计算;用混沌理论分析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混沌特征并进行预测。为解决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复杂问题提供简单的计算和预测方法;研究得到了以下研究成果和结论: 1)用分形理论研究温度和辐射的分形特征建立了温度和辐射计算模型。通过对温度与理论太阳辐射、植物表面的净长波辐射、植物表面的净短波辐射和净辐射趋势分析,建立温度与植物表面的净短波辐射和净辐射的模型,从分形理论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温度与植物表面的净短波辐射和净辐射良好关系。 2)对建立的温度与植物表面的净短波辐射和净辐射模型代入Penman-Monteith公式进行简化计算值和Penman-Monteith计算值的误差分析,简化模型的计算值和Penman-Monteith模型的计算值之间的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都较小,简化计算的结果精度较高,可以运用简化模型进行计算。 3)将双线性理论应用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计算,采用温度和净辐射建立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双线性模型,并将建立的温度和净辐射的关系代入双线性模型,建立了由温度推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简化双线性模型;通过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和简化双线性模型计算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平均绝对偏差和平均相对偏差比较,简化双线性模型计算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在遂宁和泸州偏差较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选择通过简化双线性模型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 4)以成都等站点为例,采用温度、相对湿度和净辐射两两组合建立双线性模型,并用其建立的双线性模型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再将上一步计算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建立双线性模型,依此类推,共进行五次。除了利用温度和相对湿度建立的双线性模型精度较低外,其它模型精度都较高,并且四个站点由温度和净辐射建立的双线性模型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精度都较高,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该方法快速和准确的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 5)采用Welch法、小数据量法、G-P关联维和C-C方法,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时间序列进行混沌特征识别和分析,并利用RBF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和Volterra级数自适应预测模型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进行一步预测。结果表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具有一定的混沌特征,其最小嵌入维数m=6时对应的吸引子维数D =2.025,最大李雅诺夫指数大于零,表现出复杂多变性;通过对RBF神经网络和Volterra级数自适应一步预测结果的误差的比较,Volterra级数自适应一步预测结果误差较小,预测精度较高。因此,在实际中可采用Volterra级数自适应模型进行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一步预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严昌荣;申慧娟;何文清;刘爽;刘勤;;基于多元回归方法的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张迪;崔旭光;公言会;;烟台港货物吞吐量灰色预测模型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3 胡安焱;郭西万;;新疆平原地区水面蒸发量预测模型研究[J];水文;2006年01期
4 王翚;;我国石油需求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研究[J];科技广场;2006年09期
5 韩力群;毕思文;宋世欣;;地表层温度的级联递推预测模型研究[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6年S1期
6 韦艳玲;;基于主成份分析的模糊聚类虫害预测模型研究[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邓柯;申艳;王宇;;天然气水合物预测模型研究的进展[J];特种油气藏;2006年04期
8 王嘉;张欢;曾江洪;;高速公路运营收入支出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J];山西科技;2006年05期
9 崔屾;迟道才;孟丽丽;孙号茗;;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年降水量预测模型研究[J];人民长江;2008年20期
10 刘雪峰;熊熊;;考虑基差非对称效应的期货波动性预测模型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1 贺爱萍;;井下直巷道无线电波传播衰耗预测模型研究[J];硅谷;2011年14期
12 马守春;;西藏自治区农牧民人均年收入发展趋势的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04期
13 马守春;;人口与基础教育发展趋势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年11期
14 笪秉宏;亓四华;;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改装汽车销售收入预测模型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5 吴振玲;宛公展;白玉荣;段丽瑶;刘彬贤;;天津气传花粉预测模型研究[J];气象科技;2007年06期
16 姜华平,陈海泳;城市公交客运量的预测模型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5年12期
17 娄井杰;张青松;陈成戴;陈艳君;;原油中气油体积比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7年03期
18 冯震;王娜;王连俊;;沉降组合预测模型研究及其应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9 薄志毅;张瑞新;吴川;;滚动组合预测模型研究及其应用[J];测绘通报;2009年05期
20 朱西存;赵庚星;王凌;董芳;雷彤;战兵;;基于高光谱的苹果花氮素含量预测模型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振玲;宛公展;白玉荣;段丽瑶;刘彬贤;;72小时气传花粉预测模型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2 杨兴斌;冯辅周;;发动机油液光谱分析预测模型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赖丽娟;王志刚;吴效明;熊冬生;;ICU中发生急性低血压的预测模型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壁报展示论文[C];2010年
4 李欢;张晓博;陈红岩;卢大儒;;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中国肺癌风险预测模型研究[A];2012年中国青年遗传学家论坛会议文集[C];2012年
5 王伟珍;刘春红;张漫;李民赞;刘刚;;基于BP神经网络的温室番茄光合作用速率预测模型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潘志刚;万永敏;蒋荷君;黎学润;沈晓冬;;基于Rietveld定量分析结果的水泥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李兆芹;姚克敏;;一种新的疾病发病率预测模型研究[A];首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李兆芹;姚克敏;;一种新的疾病发病率预测模型研究[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叶必雄;王五一;魏建荣;杨林生;;我国典型城市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预测模型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彭家敏;;事故概率的广义线性预测模型研究[A];长江三峡库区蓄水与航路航法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伟;基于泄漏量监测的减压阀泄漏预测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董英;结合踝臂指数预测死亡风险及预测模型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庄道泽;新疆东天山成矿地质条件与综合信息预测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孙韩林;互联网流量、时延性质及预测模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曾聪;管道运行状况评估和风险预测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6 常城;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灰色预测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丁菡;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与预测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李志瑶;基于活动的出行需求预测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陈吕义;细水雾抑制受限空间轰燃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中国生;基于小波变换爆破振动分析的应用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大庞;上市公司财务困境及其预测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2 李光珍;电网短期母线负荷数据预处理及预测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3 夏青青;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成因及预测模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谭慭莘;三峡库区某县三种介水传染病发病情况的预测模型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5 战国隆;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简化计算与预测模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盛宇;中小城市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张丽琴;住宅市场预测模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石伟;自由现金流量预测模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9 刘永强;广东省住宅市场的预测模型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孙红霞;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干旱特性及预测模型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系李建军范力;股市分析新方法:分形理论[N];中国信息报;2002年
2 于凌云;分形理论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及优势[N];光明日报;2006年
3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常见土壤检验项目和标准(一)[N];农资导报;2006年
4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常见土壤检验项目和标准(四)[N];农资导报;2006年
5 四川 周鸣扬;奇妙的分形世界[N];电脑报;2001年
6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常见土壤检验项目和标准(二)[N];农资导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冯海波;探求贯通文理的“钥匙”[N];广东科技报;2008年
8 李忠;不断进取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N];科技日报;2006年
9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常见土壤检验项目和标准(六)[N];农资导报;2006年
10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刘相东;多孔介质干燥理论与应用并行[N];中国化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