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状病毒介导O型口蹄疫病毒P12A和3C基因在Sf9细胞和BHK细胞中的共表达
【摘要】: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 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引起偶蹄动物的烈性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给各国畜牧业带来严重损失。虽然传统疫苗在该病的防控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存在成本高、散毒等缺点,因此,研发一种新型高效的疫苗对于FMD的防控至关重要。空衣壳具有与完整病毒粒子相似的免疫原性,从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本试验以O型FMDV衣壳蛋白前体P12A和蛋白酶3C为研究对象,成功构建了分别在Sf9细胞和BHK细胞中表达空衣壳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为口蹄疫空衣壳疫苗及活载体疫苗的进一步研制奠定了基础。
1.通过PCR的方法得到编码O型FMDV衣壳蛋白前体P12A的基因和编码蛋白酶3C的基因,将P12A和3C基因片段分别插入到杆状病毒载体pFastBacTMDual的PH启动子和P10启动子之下,构建了同时包含P12A和3C的重组杆状病毒BV-P12A-3C。感染Sf9细胞后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在Sf9细胞中观察到绿色荧光,表明目的基因获得了表达。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表达的蛋白能被O型FMDV阳性血清识别,具有一定的反应原性,但表达量较低,这一结果为O型FMD空衣壳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通过基因合成的方法,将水泡性口炎病毒外功能区序列(VSV·GED)、poly A序列及CMV启动子的序列串联合成,命名为VSV·GED-CMV。将VSV·GED-CMV插入到杆状病毒载体pFastBacTMDual的PH启动子之下,将PCR扩增得到的O型FMDV P12A基因和3C基因串联后插入到VSV·GED-CMV序列之后,感染Sf9细胞后获得了包含P12A基因和3C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BV-VSV·GED-P12A-3C。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BHK细胞,48 h后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同时,收集被感染的BHK细胞裂解液进行双抗体夹心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经重组杆状病毒BV-VSV·GED-P12A-3C感染的BHK细胞中观察到绿色荧光,表明目的基因获得了表达。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结果显示,被感染的BHK细胞裂解液能被O型FMDV阳性血清识别,但目的蛋白表达最高OD值约为阳性对照最高OD值的1/4。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在25 Kda处有一条VP3/VP1的带,表明蛋白酶3C成功裂解衣壳蛋白前体P12A。然而,目的基因P12A-3C能否在哺乳动物活体内成功表达并自我组装成空衣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一结果为研究FMD活载体疫苗提供了前期资料。
|
|
|
|
1 |
田飞鹏;曹轶梅;卢曾军;孙普;高云英;刘在新;;共表达O型口蹄疫病毒P12A+3C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J];华北农学报;2010年01期 |
2 |
信爱国;李华春;廖德芳;李乐;高林;杨永钦;张念祖;陈保善;;亚洲1型口蹄疫病毒衣壳蛋白前体P1-2A基因和蛋白酶3C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共表达[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8年06期 |
3 |
郑敏,金宁一,鲁会军,韩松,李昌,金扩世;C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串联与原核表达[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5年05期 |
4 |
李云峰,达来,孙薛蔚,谢秀杰,江晓勇;口蹄疫病毒抗原表位的编码序列在大肠杆菌中表达[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5 |
陈祖欢,张洪英,郭瀛军,林懿,朱维佳,孙树汉;口蹄疫病毒融合表位基因在pET原核系统的高表达及产物的纯化[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8期 |
6 |
田纯见,曹永长,毕英佐;口蹄疫病毒泛亚株全衣壳基因克隆和序列结构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7 |
杜以军,姜平,杨晓玮,汤景元,李玉峰,李永东;猪口蹄疫病毒多抗原表位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鉴定[J];中国病毒学;2005年05期 |
8 |
林小敏;孙彦伟;余业东;罗满林;林绍荣;贺东生;;口蹄疫病毒R株基因组序列分析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9 |
郎需龙;路浩;王兴龙;党源;王英超;唐婕;崔丽谨;孙春晖;;口蹄疫病毒对树突状细胞感染能力的研究[J];现代畜牧兽医;2009年06期 |
10 |
于永忠;赵磊;周国辉;徐香玲;于力;;O型口蹄疫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生物学特性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年04期 |
11 |
贾俊涛;陈立军;赵明秋;琚春梅;吕英然;陈金顶;;口蹄疫病毒VP1基因siRNA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介导的RNAi抑制口蹄疫病毒复制的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2010年01期 |
12 |
刘永杰;张克山;尚佑军;刘湘涛;;口蹄疫病毒前导白蛋(L~(pro))功能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年01期 |
13 |
罗明典;;制服口蹄疫FMDV基因工程疫苗获得成功[J];遗传工程;1981年03期 |
14 |
郑兆鑫,贺沛富,严维耀,王启松,施文,赵洪兴,周智爱,朱慈晖,徐泉兴,陈嘉棣,李致勋,施履吉;编码口蹄疫病毒VP1免疫活性肽基因片段的化学合成及克隆与表达[J];病毒学报;1989年01期 |
15 |
杜以军;姜平;李玉峰;王先炜;;猪α干扰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抗口蹄疫病毒活性研究[J];中国病毒学(英文版);2006年04期 |
16 |
刘萍;丛国正;杨孝朴;沈小燕;邵军军;独军政;林彤;王光华;易华山;常惠芸;谢庆阁;;O型口蹄疫病毒OA58株3C基因的克隆与真核表达[J];中国兽医科学;2007年01期 |
17 |
李志勇;柳纪省;张兴旺;王辉;殷相平;兰喜;李宝玉;谢庆阁;;口蹄疫病毒P1+3CD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7年03期 |
18 |
独军政;常惠芸;高闪电;才学鹏;;整联蛋白与口蹄疫病毒感染[J];微生物学通报;2007年05期 |
19 |
刘萍;丛国正;杨孝朴;常惠芸;;口蹄疫病毒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
20 |
吴国华;张强;;口蹄疫转基因植物可饲疫苗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