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株苦楝内生真菌混合发酵菌丝体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
苦楝内生菌因其可以产生多种具有抗菌、杀虫活性且与环境有很好的相容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是研发天然药物的理想资源,在农业、医药卫生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混合发酵因其能产生单株发酵所不能产生的效果,已成为微生物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苦楝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基于混合发酵的优点,对混合发酵菌丝体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旨在从中发掘新颖的,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为进一步开发苦楝植物及其内生菌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
以两株苦楝内生真菌LN-14和LN-15为研究对象,在原有发酵条件下进行混合培养,对混合发酵的菌丝体乙酸乙酯提取物及其一级柱层析得到的8个组分(Fr.1~8)进行了苦楝素的含量检测,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含有苦楝素,且经过硅胶柱层析粗分后主要集中在Fr.4和Fr.5中。
通过滤纸片法、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载毒叶片法对LN-14和LN-15混合发酵的菌丝体乙酸乙酯提取物及其一级柱层析后8个组分进行了抗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状芽孢杆菌)、抗真菌(苹果炭疽菌、番茄灰霉菌、番茄早疫菌、西瓜枯萎菌、棉花枯萎菌、马铃薯干腐菌、玉米弯孢菌和小麦赤霉菌)和杀虫活性(三龄粘虫)测定,结果表明,菌丝体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杀虫活性,一次柱层析后得到的Fr.4和Fr.5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Fr.4对苹果炭疽菌、番茄灰霉菌、番茄早疫菌、西瓜枯萎菌、棉花枯萎菌、马铃薯干腐菌、玉米弯孢菌和小麦赤霉菌菌丝生长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0.8592、0.5316、0.5873、1.5947、1.2348、3.3806、2.0145和9.3230 mg.mL-1 ,Fr.5对这8种供试真菌的IC50值分别为1.0447、0.5015、0.5281、1.5011、1.3516、3.9959、1.1664和2.9855 mg.mL-1。
对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研究,从中分离纯化出5个单体化合物。并利用质谱,核磁共振(1H-NMR, 13C-NMR)等波谱技术对其中一个进行了结构确认,结合文献将其确定为1-O-β-D-吡喃葡萄糖基-(2S,3R,4E,8E,2'R)-2-N-(2'-羟基棕榈酰)-9-甲基-4,8-sphingadienine,即脑苷脂B,该化合物是首次从苦楝内生菌中分离得到。
|
|
|
|
1 |
兰琪,姜广华,吴文君;农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J];世界农药;2002年03期 |
2 |
南志标,李春杰;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在草地农业系统中的作用[J];生态学报;2004年03期 |
3 |
陈凤美,孙勇,蒋继宏,毛银兰;植物内生真菌抑制细菌活性菌株的筛选[J];腐植酸;2003年06期 |
4 |
周芳,高玉葆;内生真菌-禾草共生体内生物碱的种类及其生理生态作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年06期 |
5 |
王梅霞,陈双林,霍娟;一株银杏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产黄酮类物质的初步研究[J];工业微生物;2004年02期 |
6 |
孙剑秋,朱红标,刘晓兰,平文祥,周东坡,杨德柱;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分离方法的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7 |
陈光英,刘晓红,温露,林永成,周世宁,VRIJMOED L.L.P.;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1893代谢产物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8 |
徐成东,杨元美,张玲琪,郭波;一株产长春新碱内生真菌的发酵条件初探[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
9 |
姜广策,林永成,周世宁,L.L.P.VRIJMOED,E.B.G.JONES;中国南海红树内生真菌No.1403次级代谢物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
10 |
吴雄宇,李曼玲,胡谷平,林永成,VRIJMOED L.L.P.;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2508代谢物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11 |
林福呈,刘小红,王洪凯,章初龙;紫杉醇及其产生菌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微生物学报;2003年04期 |
12 |
杨显志,郭仕平,张玲琪,邵华;鬼臼类植物产鬼臼毒素内生真菌的筛选[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3年05期 |
13 |
刘开辉;丁小维;邓百万;陈文强;李娟花;;一株喜树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产喜树碱的初步分析[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年02期 |
14 |
周立刚,曹晓冬,杨成宗,吴学宏,张力群;滇重楼的内生真菌及真菌中甾体化合物的分析(英文)[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4年03期 |
15 |
方美娟,王建锋,赵玉芬,张永杰,黄耀坚,宋思扬,苏文金;用HPLC-MS-MS快速分析和鉴定三尖杉植物内生真菌发酵液中的Brefeldin A[J];分析测试学报;2005年01期 |
16 |
吴少华;陈有为;邵士成;李治滢;杨丽源;李绍兰;黄荣;;一株曲霉属印楝植物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年04期 |
17 |
李培;王永斌;;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与展望[J];饮料工业;2008年07期 |
18 |
梁卉;李联萍;欧阳敏;刘昌福;;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概况[J];广东化工;2011年05期 |
19 |
林炳文;;浙江大学研发成功木霉菌酯素[J];农化新世纪;2007年02期 |
20 |
张隽;李霞;;太空育种对喜树内生真菌的影响[J];广州化工;2011年1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