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的相关性,为T2DM临床中西医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并为证的规范化和客观化做一点探索,为中医诊断、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思路。
方法:
按照1999年WHO专家咨询报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于1999年10月讨论通过的诊断标准、1997年建议的糖尿病病因学分型标准及2002年正式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辨证原则,选入106例中医证型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血瘀气滞的2型糖尿病患者,行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将各证型相关指标进行组间分析对照,探讨其相关性。
结果:
1.白细胞介素6数值的变化趋势是阴虚热盛组阴阳两虚气阴两虚组气滞血瘀组,且每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
2.肿瘤坏死因子数值的变化趋势是阴虚热盛组阴阳两虚气阴两虚组气滞血瘀组,阴虚热盛和阴阳两虚组间(P﹥0.05),无统计学意义,余每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
3.各证型间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呈正相关(r=0.976,P=0.023)。
结论:
1.2型糖尿病各证型与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数值的变化密切相关。
2.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有显著正性相关性。
3.可考虑将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趋势作为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
|
|
|
1 |
刘雪梅;赵恒侠;李惠林;李增英;;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与病理基础相关研究[J];河南中医;2010年02期 |
2 |
魏晓娜,王石红,王月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含量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14期 |
3 |
史兵伟,秦建萍,杨春秀,陈岱;IL-6、IL-8、TNF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关系探讨[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1年07期 |
4 |
赵莉娟;李晶;陈筱云;苗建英;彭宝虹;;糖尿病患者中医不同证型规律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05期 |
5 |
张亚军,赵青树,杨巧芳;支气管哮喘证型与现代医学指标相关性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20期 |
6 |
朱(门辟)疆;解冰;;慢性肾小球疾病心钠素改变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年04期 |
7 |
庞薇,卞国本;小儿肺炎X线征象与中医证型关系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年01期 |
8 |
胡雪珍,恽敏;渗出性胸膜炎中医证型的X线表现[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
9 |
潘志恒,陈国浩,梁九根,王连源,卢献平;慢性胃脘痛患者中医证型与核素胃排空功能关系的初步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7年03期 |
10 |
陈平,胡红,王明月,蒋亚非,叶灵英,白晓雪;女性盆腔肿块超声征象与中医证型关系初探[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