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票价格指数投资功能研究
【摘要】:在全球证券市场快速国际化的进程中,我国证券市场也为与世界接轨做着不懈的努力,现在,每当我们探索证券市场发展遇到的问题时,也加入了更多的国际比较的视角。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可就现有的股票价格指数来说,与西方成熟的市场还有一定差距。在西方成熟的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指数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指数体系,并且指数的功能也已经从最初简单的反映功能演化出了投资功能这一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功能。
本文旨在从股票价格指数的投资功能出发,分析这一功能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挥情况,并探讨其与西方成熟市场的差距,试图找到在我国阻碍股票价格指数投资功能发挥的原因所在,辅之以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可以为我国广大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一些帮助,也为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我国股票价格指数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希望为股票价格指数功能的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在叙述了股票价格指数概念、编制方法后,着重介绍了股票价格指数的功能及演进过程,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本文研究股票价格指数投资功能侧重的两个层面,一是作为投资工具的基础,这是在指数化投资理念下发展形成的,指数基金便是这方面成功的实践;另一层面是作为金融衍生工具的投资标的,这是金融衍生工具与指数的创新结合,指数期货、指数期权等都是这方面成功的典范。
其次,为了深入的研究股票价格指数投资功能的实现基础,本文先从理论分析入手,详细介绍了指数投资功能的理论渊源,即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理论以及随机漫步理论。在探讨了理论溯源之后,本文联系实际,介绍了股票价格指数投资功能在现实中的成功应用,主要选取了指数基金以及指数期货作为典型代表。
再次,为了检验我国股票价格指数投资功能的发挥情况,本文立足实证,分别从投资功能的两个层面进行了检验,先是通过回归分析、跟踪误差、夏普指数等相关指标对样本指数基金的绩效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指数型基金对目标指数的跟踪复制能力较好,但绩效低于基金产品的平均水平,其中完全复制型指数基金的指数化投资优势还不十分明显,增加了主观风险的增强型基金没有达到“战胜大盘”的初衷,反而呈现出高风险低收益。另外,只有沪深300指数表现出了优越的代表性和优秀的选股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指数;而后针对我国新近推出的股指期货,本文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协整检验分析了指数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和套期保值功能,得出沪深300指数期货价格没能引领其相应的现货价格,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同时也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和套期保值功能尚未具备很好的发挥基础。总的来说,目前我国指数基金收益较低,指数化投资优势不明显。指数期货市场还很不成熟,其基本功能尚未完全发挥,而且在指数期权、指数权证等其他指数产品上仍是空白。并且能满足投资功能基本要求的股票价格指数偏少,因此,我国股票价格指数的投资功能基本处于未能完全发挥的状态。
最后,本文从股票市场、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的缺陷以及指数自身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入手分析目前现有指数投资功能缺乏实效性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大信息披露监管力度,提高市场效率;培养合格的投资者,优化投资者结构;丰富指数产品,构筑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建立完整的股票价格指数体系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