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负循环矩阵的性质及应用
【摘要】:本文研究了非负循环矩阵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循环M-矩阵的性质,并研究了一类特殊的Markov链-循环Markov链.以下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章,介绍了本文涉及的主要概念及与之相关的重要定理,包括非负矩阵、不可约矩阵、本原矩阵的定义及相关定理,循环矩阵的定义及其相似对角形,M-矩阵的几个常见等价定义及性质.
第二章,研究了非负循环矩阵的范数、广义逆逆矩阵和极限,并得出非负循环矩阵半收敛的必要条件及充分条件,并得出了半收敛循环矩阵的极限矩阵.
第三章,研究了循环M-矩阵的性质,包括特征值、范数、循环M-矩阵类在某些矩阵运算下的封闭性,并据此进一步得出Toeplitz M-矩阵类这些运算下的封闭性.
第四章,研究了循环Markov链的性质.通过研究对半收敛非负循环矩阵进行特征值和谱半径分析,得出非负循环矩阵不可约的充要条件;进一步得出了半收敛Markov链的极限概率分布状态,并把Markov链的状态集分成若干遍历类;最后,推出了半收敛循环矩阵的伴随有向图的结构.
|
|
|
|
1 |
潘伟;;线性最优控制的反问题[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
2 |
马国治;袁东锦;;矩阵求广义逆条件数达到极小的条件[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
3 |
侯双印;侯双根;;矩阵范数的应用——矩阵方程解的误差估计[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1990年01期 |
4 |
李仁豪;;赋有权向量网络的2-范数意义下的最短路[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
5 |
彭振赟,陈亚波;子阵约束下实矩阵反问题有解的条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
6 |
李欣,张永林;线性方程组的理论研究及应用[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7 |
张涌逸,张景辉,张效娟;一类(0,1)矩阵重排极值[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3期 |
8 |
司书红,钱爱林;约束条件为双反对称非负定阵的矩阵方程AX=B的求解[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
9 |
伍国兴;;乘积矩阵为对角占优阵的充分和必要条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
10 |
许洁;刘丽波;崔晓梅;;块广义对角占优矩阵的充分条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
11 |
赵琳琳;陈果良;;子矩阵约束下的一类特征值反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
12 |
石钟慈;关于系统的Robust稳定性条件的特征值分析——兼评“特征值扰动和系统的稳定性”一文[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5年02期 |
13 |
侯双印;;向量范数、矩阵范数的应用——线性方程组解的误差估计的推广[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1989年03期 |
14 |
张英林,张延华;用频域模型近似多变量系统时的反馈稳定性[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
15 |
冯小霞,杨月婷;关于矩阵奇异值包含区间[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
16 |
党亚民;矩阵扰动分析及其在大地测量反演误差分析中的应用[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7年04期 |
17 |
胡锡炎,张磊,谢冬秀;双对称矩阵逆特征值问题解存在的条件[J];计算数学;1998年04期 |
18 |
谢冬秀,丁有成;关于双对称矩阵特征值的估计[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
19 |
胡俐蕊;矩阵差分方程的稳定性[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20 |
吕火同兴;几个矩阵范数不等式及其在谱扰动中的应用[J];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