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雕且琢,复归于朴—浅论中国书法里的“金石趣味”
【摘要】:契刻历史与中国书法的发展一直相始终,金石亦存于历史上千年,随着人文环境的变迁,金石材质的客观物体由烧铸、契刻或者其他方式,所带来的金石气息亦是客观的存在的,随着主观的审美过程,再经过书家二次创作,也就形成了带有浓厚金石趣味的书作。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如何系统的认识书法里的金石趣味。文章首先叙述契刻历史带来的金石趣味的思想发展渊源,并通过历代书论把其发展脉络相串,以求得知金石趣味的思想发展沿革及内部的逻辑思想关系。其次,本文着重笔墨对中国书法里的金石趣味进行探讨。笔者就界定、分类、产生原因、笔画形态和发展书家等方面略作爬梳探讨,以期说明何为金石趣味,并能说明金石趣味的外在表现形态,适当阐发追求金石趣味所带来艺术创作的启示。对于金石学、金石篆刻以及书家之间金石学交流的趣味,笔者因章节篇幅原因,只做了简单表述,以期能补充论文单调之感。最后,本文适当谈论了对于一味追求金石趣味会产生什么样的弊端,以及金石趣味对于书法审美体系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尝试性探讨。并结合自己的学书经历和毕业创作,将金石趣味的理论研究转化为技法形态,通过书作的直观对比研究,得出应该向着碑帖结合道路发展的艺术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