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学活动情况调查研究
【摘要】:从2010年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以来,乡镇及连片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一直是政策和财政投入的重中之重,经过近六年的不断推进,乡镇学前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立幼儿园供地域内的幼儿接受相应的教育,是发展乡镇学前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乡镇中心幼儿园承担着引导所在乡镇学前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工作,只有真正发挥其中心性、指导性、示范性、辐射性的作用,才能切实推动和协调该乡镇其他性质幼儿园的健康发展。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兴建涉及师资配置、环境创设、课程建构、教学开展等方方面面。其中,作为一日活动重要环节之一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在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过程中当然不容忽视,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发展步伐。研究者有幸参与四川省荥经县携手乐益会(中国)开展的“四川儿童早期发展项目”,推动荥经县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发展。经过两年的项目开展,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学活动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仍然存在有哪些问题?问题的背后又受到哪些根深蒂固的因素影响?研究者希望通过实地调查,深入探讨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结合国家政策与个人实践经验介绍研究背景,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查阅整理,确定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第二部分,研究设计。在研究目标的指引下,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与访谈法,设计研究工具,选取荥经县6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聚焦于目标园教师情况和教学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研究。第三部分,研究结果。由教师从业背景和在职现状谈起,从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安排、目标的确立、内容的择取与准备、过程的开展、评价与反思中全面呈现目前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第四部分,讨论及分析。根据调查结果,研究者发现两期项目活动后荥经县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学活动呈现出良性发展,包括教学资源日益充实,教师观念持续增强,教学活动的开展不断完善。但由于教师、政府、幼儿园管理者和家长多方制约,目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包括教学资源利用率低,缺乏维护;教学计划不规范,指导性低;教学准备不足,内容“小学化”;教学过程缺乏科学性,师幼互动低效;教学评价内容片面,主体单一。第五部分,研究结论与建议。总结得出研究结论,即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学活动在物质资源的投入上已日趋完善,但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仍有痼疾存在。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强化政府职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园所提供全面支持;教师加强自主专业学习,科学开展教学活动;增进家园共育,转变家长观念四点建议,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活动开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