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承与创新
【摘要】:包拯,一个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名字,通常我们所能触及到的有关包拯的故事和传说多是从影视剧作品中看到的,也有一部分文学小说,这些都是在小部分史籍文献对包拯的记载之上进行的文学加工和改编。包公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深受历代人民的崇拜,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包公的个人魅力和性格特点,也是包公能被后人美名的根源。而使得包公故事历经千年还能流传下来的缘由离不开民间艺人和百姓对它的加工和传播。通过调查探访包公故里和包公祠,除了少许包公历史画像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包公形象的视觉元素,包公形象和周边的创新产品严重缺乏,故本论文的重点拟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深入了解历史上、文学上、影视剧中出现的包公的形象,来总结梳理出包公的整体发展脉络和性格特征,在此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特色,例如木板年画、连环画等,汲取可学习借鉴的元素并加以融合创新,最终设计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意识的包公新形象。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为调研法,经过实地调研合肥包公园和开封包公祠和开封府,感受包公文化气韵,实地收集资料;归纳法,通过阅读历史文籍和各时期典型的包公文学作品,梳理归纳出包公形象和性格特征;分析总结法,在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包拯形象变化过程和原因,进一步深入了解包公;创作法,基于自己对包公的调查和研究,结合传统美术元素,用现代表现手法对包公个人形象进行设计创作。该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是包拯的个人形象的承袭和创新,从宏观意义上来讲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包公视觉形象的展现对于旅游业中包公文化和周边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