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送别诗研究
【摘要】:在现存五万五千余首唐代诗歌中,据笔者统计,抒写离情别绪的数量在五千首之上,占十分之一强。可以说送别是最为唐人青睐的主题之一,送别诗的艺术魅力一直为后世所称道,严羽言:“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谴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清代的胡寿芝也说:“唐人多于迁谪、行旅、别离中得好句。”送别诗在唐代的繁盛局面,不仅得益于历史悠久的赋诗送别的文学传统,也得益于唐代社会风靡的送别习俗。梳理唐前送别诗歌发展的历程,从社会生活、诗歌艺术的角度对唐代送别诗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唐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地体悟唐人鲜活多姿的生活状态。本文主要包含八章内容。第一章结合送别文化,梳理唐前送别诗的嬗变。送别诗的产生与先秦时期祖道、饮饯的仪式有关,在《诗经》、楚辞中可以寻觅到送别诗起源的信息,经过汉魏南北朝漫长的历史进程,送别诗逐渐成长为一个主题多元、内涵丰富的创作母题,成为唐代送别诗坚实的历史根基。第二章从历时性的角度对唐代送别诗的演进轨迹作出勾勒。本章以“四唐说”为分期,结合社会背景、创作主体、诗歌文体、诗歌内蕴,对送别诗不同阶段的风貌进行阐释。第三章选取前人关注不多的宫廷送别诗进行专题研究。宫廷作为诗歌创作的空间具有极度政治性的特征,因此,宫廷送别诗的创作表现出和朝政共振的特点。第四章从贬谪、科举、边塞三个角度,探讨典型生活在送别诗中的特质。它们与送别诗的碰撞,产生了新的诗歌领域,同时也使送别诗在视野广度和情感深度上取得了突破。第五章将送别作为一种社交活动,从社会生活的角度研究应酬社交与送别诗的互动。社交活动是催生送别诗创作的动力,激发诗人的创造性,同时也使许多诗歌沾染上了浓厚的应酬性特征,在艺术价值上产生跌落。京城送别诗正是如此。本章还以《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组诗为例,剖析集体赋诗活动中异质情感的表达问题。第六章利用诗歌并借助相关的史籍、散文资料,对唐代盛行的饯送文化进行分析。饯送活动受到上自帝王、下至普通百姓的尊崇,饯送成为兼具礼仪性和世俗性的活动,唐人的宴集活动中,有丰富的细节,如“首唱”“擅场”、同题竞胜等等。唐人宴集活动中还编集留念,形成送别诗集,诗集的体例受到宴集活动的影响。第七章研究与送别有关的序类文体,赠序、饯送序、别序、送序等不同的小类,与送别诗有着或紧或松的联系。闻名遐迩的《滕王阁序》是宴饯场合创作的作品,原始名称当为《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然而,《滕王阁诗》却并非与此同时创作的诗歌,也不能与序文连缀,日本正仓院的写本也可证明这两个结论。第八章为三个专题的论文。《从送元二使安西到阳关曲〉的历史误读及解读困境》辨析《送元二使安西》与《阳关曲》之间的关系;《图经与送别诗的风土书写》从图经记载的风土知识、唐人的图经阅读经历、送别诗中风土书写等角度,分析图经对送别诗的影响;《唐人送别习俗与诗歌书写》通过解读诗歌,分析赠物、折枝攀花、话别、垂泪、泛舟五种唐人送别习俗,一窥唐人诗意的离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