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偏误的石化趋势及应对策略研究
【摘要】:石化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向于固定下来的状态,年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对改变这种固定状态不起作用(Selinker,1972)。石化是外语学习者中介语持续快速发展的障碍,它的特殊性使它成为近年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本文以分析石化现象的一个方面——语法偏误的石化趋势为重点,兼对其有效的应对策略作以检测及讨论。
本文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二年级18名被试对象进行跟踪调查,收集到了大量反映中介语发展过程的第一手材料。被试者每周上交一篇题材体裁均不限、不少于120字的书面输出,并被要求自行实施自我监控策略,即检查语法偏误至少两遍,将查出的偏误改正后方可上交,以此减少笔误对实验数据的干扰。作者将被试者每篇输出所暴露出的偏误收集并分类。前四周为本研究的第一阶段即偏误收集阶段,在此期间,作者从被试者的书面输出中辨别各类偏误,并对复现率较高且带有普遍性的顽固性偏误进行采样,以此作为第二阶段的研究对象。第二阶段即策略实施及偏误稳定化显现阶段,为本研究的重点,实验时间亦为四周。作者对被试者施以两项操作性较强的应对策略即继续施以自我监控并增加反馈。被试者得到反馈后,继续每周提交一篇书面输出,但被要求在后四篇输出中必须使用与曾在第一阶段出现并得到反馈的偏误相同的语法结构至少一次(介词结构除外)。实验结束后,作者将第二阶段收集到的偏误与第一阶段的偏误进行纵向比较,展示并分析了在缓解石化策略的影响下,哪些偏误具有潜在的稳定化趋势,哪些偏误已基本稳定化,并对造成偏误稳定化或趋于稳定化的成因做出了较为详尽的解释。由于时间限制而未得以实施的另外两项策略(增强动机,提高意识)也在本文的理论探讨范围之内。
研究显示,绝大部分(15名,占被试者总人数的83%)被试者的中介语系统中含有不同程度的趋于稳定化的或已基本稳定化的语法偏误。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一、实验数据表明实验中所施加的缓解石化的策略对忽略复数名词标识、宾语补足语形式不正确及混淆形式主语it与代词that三项偏误最有效,在实验的最后阶段此三项偏误的复现率皆转为零。忽略复数名词标识属于后系统错误,它的相关规则相对简单,易于监控;而后两项偏误由过度概括所引发,转化为后系统错误后很快便消失了。因此这三项偏误如不采取措施促其改正,则在被试者的中介语系统内具有潜在稳定化的趋势。
二、完成体误用、混淆限定动词与非限定动词、混淆一ing分词与一ed分词以及
忽略物主限定词这四项偏误的继发率在实验策略的影响下均有所下降,这四项偏
误的成因是多样的,主要是培训转移及母语迁移。成因是前者的偏误对实验策略
较为敏感,易被纠正;而成因是后者的偏误尽管较顽固但由于所犯人数相对较少,
其复现率亦有所下降。这四项偏误也具有潜在稳定化的趋势。
三、在实验第一阶段按各偏误所犯人次多少排名前两位的冠词使用不恰当与
主谓不一致在第二阶段结束时未有明显改观,尽管实验中所施加的缓解石化的策
略已将这两项偏误从系统错误转化为后系统错误,但由于这两项偏误自身规则的
繁琐性以及被试者严重的母语迁移导致应对策略没有产生作用,这两项偏误已趋
于稳定化。
四、用于实验的两项策略即反馈及自我监控,较为有效地控制并减少了具有
潜在稳定化趋势的偏误的数量,但是对于已趋于稳定化的偏误此两项策略并未显
现出积极效果。
本文最后以研究实验的结果为依据,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缓解石化的教学
建议,以便于外语教师借鉴,帮助学习者控制偏误石化,尽管已经石化了的偏误无
法彻底根除。